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17年12月27日 星期三

張翔:一個研「隱身衣」的校長


現年54歲南京出生的華人光電學家、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機械工程學教授張翔,被美國《時代雜誌》雜誌列入二零零八年十大科學發現;2010年因他發明世界最小納米雷射器、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2018成為港大新校長。
生於內地,是一種原罪,就像當年文革的黑五類,他的身份,決定大家對他的評價。張翔教授受聘後跟港大教職員、學生及校友的會面,就是在一片質疑聲中展開。
港大學生會會長黃政鍀說:「張翔沒有直接回應同學有關港獨的提問。」港大校友關注組成員、教育界議員葉建源說:「張翔對院校自主、學術自由,未能給予確實答覆。」
葉建源又指:「張翔在美國只是一間實驗室其中一個部門主管,港大校友對於其管理能力、範疇仍有疑問。」
翻查履歷,其實張翔教授是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機械工程系特級教授(chancellor's professor),他擁有以其姓氏命名的「Zhang's Lab」,也是美國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主任、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這樣的成就,在葉建源眼中,原來只是「一間實驗室其中一個部門主管」而已。說這話的,如果是霍金,我覺得情有可原,但此話卻出於葉建源之口。葉的「成就」是甚麼?也許張校長不了解,那我再舊事重提,讓大家溫故知新。葉議員是一個在香港教育學院做講師,做到要被教育局高官點名要炒的人。如此履歷,夠膽批評世界級學者,可見葉有過人自信。
質疑新校長的,還有黃媒,因為校長在指定問題上沒正面回應。甚麼是指定問題?就是以下這條很簡單的公式:
不對六四表態 = 你的低評分
任何人,無論你當新校長、新局長、新特首……入行必答題,就是六四劉曉波李旺陽,不答或者不譴責,必定萬箭穿心受盡質疑。換個角度看,如果你肯喊句「平反六四」,哪管你是個學棍、哪怕你不學無術,你就是個好校長。
正如張翔教授,一個五十四歲科學家,在內地生活了二十六年,再在美國工作及居住二十八年,因為一副中國臉孔,就成了黑五類,縱有轟天成就,在歧視偏見者眼中,亦只是一個小小實驗室主管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