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30日 星期三

毛澤東最強對手——張國燾

在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歷史中,張國燾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他是中共創始人之一,也是毛澤東的最強大對手,投靠國民黨又被國民黨拋棄,最終客死異鄉。

張國燾(1897-1979),愷蔭,又名特立江西萍鄉人,出生於江西省萍鄉縣(今萍鄉市上栗縣金山鎮山明村)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之一,中共早期領導人之一,是八一南昌起義主要發起人之一。張國燾在中共黨內資歷極深,長征後他領導的紅四方面軍的實力遠在中央紅軍之上,是最有資格與毛澤東爭奪領導權的人。後來由紅四方面軍主力和紅九軍團等組成的西路軍河西走廊幾乎全軍覆滅,張也在中共黨內失勢,遂改投於國民黨,不過他並沒有在國民黨擔任職務太久,此後便退出政壇移民加拿大。

1920年參與發起北京共產主義小組。1921年主持中共一大,被選舉為中央局組織主任。不久又任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主任。1922年,陳獨秀去莫斯科參加共產國際四大期間,張國燾代理中共總書記職務。


1925年,張國燾任中央工農部主任,直接領導五卅運動。同年10月,中共設立中央軍事部,張國燾任主任,成為中共第一任軍事領導者。在1927年中共五大上,張國燾當選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任中央組織部部長。1928年中共六大後,張國燾留在莫斯科並任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1931年回國,歷任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書記兼軍委主席、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副主席、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在鄂豫皖和川陝蘇區大搞「肅反」。

1935年6月,毛澤東率領的紅一方面軍(一萬多人)和張國燾率領的紅四方面軍(八萬多人)在四川懋功會師。這是張國燾與毛澤東分別八年後重逢。在張國燾部下、中共開國上將許世友看來,這是一對才能、資歷和威望真正匹敵的對手。他説:「在黨內,除了毛澤東,誰也不是張國燾的對手。」

由於兩軍兵力懸殊,張國燾的心態開始發生變化。會師後,中共中央確定了北上建立川陝甘根據地的方針,張國燾主張向川康邊轉移。後來,中共中央為了兩軍團結,任命張國燾為紅軍總政委。8月,紅一、四方面軍混合編成右路軍和左路軍共同北上,毛澤東等隨右路軍行動,張國燾等隨左路軍行動。

9月張國燾拒絕執行北上方針,電令老部下、右路軍政治委員陳昌浩率右路軍南下,「徹底開展黨內鬥爭」。毛澤東得知這一情況後,與周恩來等緊急磋商,決定率領紅一、紅三軍先行北上。

張國燾則率領左路軍和右路軍中原紅四方面軍的四軍、三十軍南下,並另立中共中央。南下後,紅四方面軍在作戰中減員一半。1936年6月,張國燾宣佈取消第二中央。7月,紅二方面軍與紅四方面軍在甘孜會師。會師後,毛澤東頻頻去電張國燾強調團結,「對過去爭論一概不談」,「等待國燾同志等北上商討一切」。張國燾最終同意北上。10月,紅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

1937年12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開政治局會議,右一就是張國燾


張國燾是個精明人,知道依照中共黨內鬥爭的慣例,長征路上的這番折騰,是不會輕易過去的,與其被動挨批,不如主動過關。1937年2月,他寫了一份檢討,承認「犯了反黨反中央的錯誤」。在3月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又作了檢查。毛澤東發言説:「左路軍和右路軍的時候,葉劍英把秘密的命令偷來給我們看,我們便不得不單獨北上了。因為這電報上説:『南下,徹底開展黨內鬥爭。』當時稍微不慎重,那麼會打起來的。」

這就是所謂「草地密電」。對於這次黨史、軍史上的大事件,其真偽歷來存在很多爭論。不過再關乎張國燾過往行跡,譬如1935年9月下令三十一軍政委詹才芳扣留軍委縱隊的電令,便可知道他的確多次動過「武力解決中央」的念頭。

加之西路軍(紅四方面軍主力)全軍覆沒的原因,對張國燾路線的批判在延安掀起高潮。這時,王明從莫斯科回到延安。1937年12月,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王明在會上傳達了莫斯科關於抗日統一戰線的精神,主張加強對託派及其他反黨分子的鬥爭。這些火藥味極濃的話,令張國燾有些心驚膽戰。
會後王明單獨找張國燾談話,説張國燾與中央鬧分裂是「托派在暗中作怪」,並且告訴他,李特、黃超(均為張國燾部下,西路軍高級將領)就是托派,他們在迪化(今烏魯木齊)已被槍決。「王明反託派的矛頭,竟是指向着我的。」張國燾説:「由於這種重大的刺激,我經過一番考慮,最後決定脱離中共。」
1938年清明節,他利用代表中共與國民黨一起祭祀黃帝的機會離開延安到西安,隨即逃往武漢,投靠國民黨。在武漢的中共代表周恩來等苦口婆心勸導他返回延安,毛澤東等五人也聯名發電勸返,但張國燾不為所動,最終被中共開除黨籍。
會見蔣介石後,張國燾進入軍統,並被授予中將。軍統特務頭子戴笠很器重張國燾,他也很賣力,但沒有取得令戴笠滿意的成效。當蔣介石在一份報告上批示「凡是能叛變共產黨的人,也會隨時叛變我們」後,戴笠的態度發生很大變化。1941年,張國燾找到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長朱家驊,謀得國民參政會參政員職務,可是,每逢國民參政會開會,他只能一個人向隅而坐。抗戰勝利後,張國燾又被安排到善後救濟總署江西分署任署長,而江西省省長王陵基,恰好是張國燾在紅四方面軍時的老對手。張國燾只好主動辭職,轉赴上海。
轉眼間,淮海戰役、平津戰役開始,國民黨敗局已定。1948年11月,他偕全家秘密赴台灣。在台灣也不過一年時間,他倍受冷遇,又逃往香港另謀生路。在香港,他與國民黨左派要人顧孟餘等人發起「第三勢力運動」,可又被顧孟餘等排擠出局。
1956年中共八大召開時,困局中的張國燾托友人向北京捎去想北上的信息。北京的回覆很簡單,只要公開承認錯誤,北歸的門是敞開的。可他不願認錯,這扇門又被關上了。山窮水盡之際,美國堪薩斯大學(University of Kansas)請他撰寫個人回憶錄《我的回憶》,並答應每月付給2,000港元研究費,1966年《明報月刊》購買版權連載,張的日子方才有了起色。
張國燾的三個兒子皆在美國與加拿大定居。文革爆發後波及香港,1968年,為了保險起見,張國燾和妻子移居加拿大多倫多,並加入教會,與王明一樣流亡異鄉。1973年中風之後,行走不便的張國燾被送入護老院。1979年12月3日,這位曾經叱咤風雲的傳奇人物,於他國的護老院逝世,享年82歲,葬在多倫多松山墓園。

2021年6月29日 星期二

建黨百年——沒有新中國,沒有一國兩制,也沒有新香港

        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在北京舉行大型慶祝活動,香港政界人物獲邀出席,在觀賞於鳥巢舉行大型情景史詩文藝演出——《偉大征程》,之後在社交媒體分享感受。行政會議成員、新民黨主席葉劉在面書發表自己感受:隨著現場觀眾高唱了四五次「沒有共產黨,哪有新中國」,深感兩句話寓意深遠,「沒有共產黨百年奮鬥,我國哪有今天輝煌成就?」令我感到共鳴。我認為不止「沒有共產黨,哪有新中國」,同時「沒有共產黨,哪有新香港」!


  隨着香港撥亂反正,大是大非問題得以釐清,香港社會已開始重新審視並把握中國共產黨於香港的關係。這一步儘管來得太遲,早就應該在香港回歸祖國之日起邁出,但終歸是歷史的進步、時代的進步、香港的進步。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確立中國共產黨在香港的地位,關係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正是全面準確貫徹落實「一國兩制」的最大基礎。這一基礎,必須得到夯實。

  中國共產黨於香港的關係,可以從多個維度展開。一是沒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中國,就不可能解決歷史遺留的香港問題;二是沒有中國共產黨創立的「一國兩制」,香港回歸後就不可能有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三是沒有中國共產黨領導這一根本保證,就難以守護「一國之本」、發揮「兩制之利」,推動「一國兩制」事業在香港行穩致遠。或者說,香港過去之歷史、現實之發展、未來之前途,均與中國共產黨息息相關,不曾分離亦無法脫離。

  中國共產黨於香港的關係,是政治現實問題。中國共產黨作為國家執政黨,全面領導國家;香港特區作為地方行政區域,必須接受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所謂政治現實,就是說中國共產黨在管治香港上擔負最終責任、掌握最終權力,享有實際地位、具有實際角色。不正視這一政治現實,就是否定香港回歸的歷史,就是瓦解香港發展的根基。

  中國共產黨於香港的關係,是依法治港問題。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已經寫入憲法。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僅包括在內地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還包括在香港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在香港特區實行「一國兩制」方針,恰恰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表現。所謂依法治港,就是說首先要依憲治港,明確中國共產黨在國家的地位和在香港的地位,明確中國共產黨在領導內地實行社會主義制度上的角色和在香港實行資本主義制度上的角色。不遵循這一憲法精神,就是否定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權,就是突破基本法設定的香港特區的高度自治權。

  中國共產黨於香港的關係,是香港的前途命運問題。中國共產黨是「一國兩制」的創立者和領導者,更是踐行者和維護者。因為中國共產黨,才有了「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隻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一國兩制」才能行得通、辦得到、走得遠。按照基本法規定,要確保香港特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根本保證;回答香港2047年後的前景問題,也唯有堅持和依靠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不貫徹體現這一要求,就是對「一國兩制」的發展未來不負責任,就是對香港的前途命運不負責任。

  中國共產黨於香港,地位重要、角色關鍵、作用關鍵,正視並接受當是香港社會的基本步,認同與擁護當是香港社會的公約數。隨着香港撥亂反正,香港社會再次釐清這一問題,舉辦主題論壇明晰之,開展宣講活動重申之,更重要的是全面客觀看待中國共產黨為香港同胞謀幸福的歷史貢獻和使命初心,全面跟隨參與中國共產黨領導香港同民族一道走向復興的時代進程和偉大事業。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1997年後的新香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2047年後的新香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推進「一國兩制」事業,香港的明天繫於此,市民的美好生活繫於此。這一條樸素且根本的道理,需要香港社會銘記。

2021年6月28日 星期一

自己五行屬什麼?



其實算命並不是簡單的以自己屬甚麼金、木、水、火、土來推算。術數理論中,所有的生物都應該有齊五行,只不過因為其中某元素對某人較有利,在子平命理中所謂之用神作為命格。

中國的術數是世界上內容最豐富的,各種算命方法五花八門,舉一些例,有子平八字、紫微斗數、七政四餘、河洛理數、六壬數、鐵板神數、奇門遁甲及各派風水等等。同是五行八卦,但是不同符號,不一定能互換使用。其中把某人定性為某五行,今天多用於子平八字及風水上。以我所知,風水上命格是以出生年男女分陰陽算卦而定,與子平之用神不同,但是此卦只可用於一些實用物品,例如家居、衣錦等,並不能用於算命之喜忌。

子平八字,是宋代徐子平根據唐代宰相李虛中整理,託命鬼谷子所著的《李虛中命書》再整理而成,是以日柱中之天干為基礎定命,但其實在唐代以前,東晉郭璞等算八字是以年柱的天干,地支及年柱納音三個五行來算命,而不是單一天干來推算,古人稱這干支納音為三命。

今天有不少人是以天干為基礎,以比對其他七字五行來算命,這是把術數簡化的毛病。

唐代以前算八字是以年柱的天干、地支及納音五行三個元素來算一個人,古稱三命,所以有算命書《三命通會》。在《李虛中命書》中也可以一窺其貌,書中上卷全是介紹六十甲子,把納音之性質納入其中。他談的四柱也與今天子平不同:「四柱者,胎、月、日、時。」胎是指胎元,今天八字有但少用。「年為本則日為主,月為使則時為輔。」「年為日之本,日為命主。」由此可見,他也不是用單一天干以比對其他三柱,而是整體而論,所以單一定自己是某五行是有點以偏概全,所以看八字要全盤而看。不妨參考古人所說的年干支及納音此三命之算。

有人會覺得用年柱為基礎是匪夷所思,因為一年中有很多人出生,用年柱便算不準,年柱雖然一樣,但因為月、日、時柱不同,所以也有差別。如果用日柱之天干作命,每十天便有同一個人有同一日干,每60天便有同一個人有同一日柱,其實情況也差不多。

今天因為不少藝人沒有公佈其出生時間,不少坊間大師也是用年、月、日三柱為藝人算命,只因數據不足,所以是間中有準,但因為紅鸞星是依年支而排,所以較容易定出藝人何時結婚等事。依我所說,並非自創,是有經典可依的歷史實況。

1921年 恰同學少年 風華正茂

沁園春·長沙       毛澤東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很欣賞毛澤東的詩詞,早前寫了一篇關於沁園春·長沙》,詞中'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一九二一年的夏天,他過了一個不尋常的夏天。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的一處民宅召開。那是七月二十三日,共產黨員代表從全國各地來到上海,秘密匯集於當時法租界貝勒路的李公館。一百年後,即將在今年夏天上映的電影《1921》要回到中共一大,講述由一群風華正茂的青年改變中國的故事。


  這個標誌着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的會議,在當時是一次秘密的行動。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在六月抵達上海,向當時主持上海共產主義小組的李達等人提出召開全國代表大會的建議。正是這個建議掀起了中共一大的序幕。從全國各地到會的有十三名代表,劉仁靜、張國燾來自北京,陳公博來自廣州,王盡美、鄧恩銘來自濟南。而董必武、陳潭秋是武漢代表,毛澤東是長沙代表,他與日本代表周佛海共同記下了這場會議的細節。會議所在地李公館是上海代表之一李漢俊的家,另一名上海代表則是李達。

  在電影《1921》裏,李達由青年演員黃軒飾演,倪妮飾演其妻子王會悟,同為「八零後」演員的還有毛澤東的飾演者王仁君。不僅如此,在其他代表的飾演者中,我們能看到大量青春面孔。例如,劉仁靜扮演者劉昊然,今年二十三歲;飾演鄧恩銘和王盡美的王俊凱和劉家禕分別出生於一九九九年、二零零一年。哪怕是年齡稍長的演員韓東君也是「九零後」,他在電影中飾演張國燾。而在中共一大代表之外,電影中的鄧小平、宋美齡、楊開慧等人的飾演者都屬於「Z世代」。

  可能有人就此發出疑問:這些年輕演員如何能夠呈現偉大人物的精神面貌?這一「青春班底」憑藉什麼刻畫革命先烈與英雄人物光輝燦爛的歷史記憶?其實,在我們第一次認識這些歷史人物時,他們往往已經走進了歷史課本。而在大多數影像呈現中,他們往往都是嚴肅的、穩重的。

  不過,我們似乎都忘了,百年前改變中國的一群人,在當時都是正值青春年華的青年。正如梁啟超所言,那是一個「少年中國」。「五四」作為中國的啟蒙運動,是由一群青年學生領導的。當年扛着大旗走在遊行隊伍最前方的傅斯年不過是一個二十三歲的青年;起草印刷傳單中的白話文宣言,提出「外爭國權、內除國賊」口號的羅家倫也隻有二十二歲。在一九二一年的中共一大中,參會代表不是「九零後」,就是「零零後」。毛澤東、陳潭秋、李漢俊、李達、張國燾、陳公博、周佛海、王盡美都出生於十九世紀的最後十年間,是名副其實的「九零後」。劉仁靜參加一大時不及二十歲,是參會代表中最年輕的一位。而鄧恩銘比他大一歲,他們當時都是學生。這些參會的年輕人代表全國五十多名共產黨員,在李公館的餐桌上討論「少年中國」的「紅色未來」。會議後來分多次進行,不僅通過了黨的綱領,也確立了未來的奮鬥目標。那一年的青春往事無疑是屬於「少年中國」的珍貴歷史記憶。毛澤東稱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開天闢地的大事件」,而它最初乃由一群熱血青年打開前進的道路。正因為青春的稚氣、銳氣和勇氣,這群青年才敢於迎難而上、不顧險阻,勇於在一切未知中開闢新局面。

  這一份歷史記憶充滿動人的細節。在這群代表中,年紀較長的當屬董必武,參與一大時三十五歲。將近半個世紀過去後,某天董必武途經山東,往事湧上心頭,留下這樣的一首詩:「四十年前會上逢,南湖舟泛語從容。濟南名士知多少,君與恩銘不老松。」詩名為《憶王盡美同誌》。那時,王盡美已經辭世三十六年,肺結核擊潰了這位年輕的馬克思主義者。而在董必武作成這首詩的前一年,哥倫比亞大學的一名歷史學者在圖書館最新挖掘的史料中發現了一份特別的碩士論文,它是陳公博在一九二二年在哥大求學時撰寫的碩士論文。這篇論文讓在歷史煙海中散佚多年的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和關於黨的目標的第一個決議案得以重現,為中共一大提供了鮮活的青春證明。

  一九二一過去一百年後,一群同樣正值青春的年輕人在電影《1921》中試圖重現一百年前那個熱火朝天的夏天。在上海,他們中有的人在狹小局促的房間中研讀馬克思主義,為中國的未來殫精竭慮,有的開辦書局、出版圖書、印刷報紙,為傳播共產主義思想揮灑汗水,有的走上街頭,為爭取國家的利益大聲呼喊。那是青春的激情,隔着悠悠歲月,它們依然振聾發聵,光芒四射。只要信念仍存,精神不滅,前人締造的「少年中國」就能始終正值青春,因為永遠都有新一代的青年追尋黨的光輝歷史。而他們總要回到青年為新中國上下求索的那一年─一九二一年,那時,有一群創造歷史的年輕人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二零二一年,風華正茂的香港年輕人值得深思!

2021年6月27日 星期日

Unfriend

自從2014年9月發生佔領運動之後,不同立場的同事朋友、同學乃至學生,就算認識數十載,也會在面書社交平台出現「Unfriend」現象。自此以後,是否因為第三者,某些個別事件生物或死物,而要斷絕彼此關係?對我個人來說,並不是一個輕而易舉的決定。

當代人判斷問題容易出現偏差,這是社會的頭號問題。某些人一聽到某種講法便輕易接受,接受的原因有許多,可能是出自權威之口,可能是與自己親近之人相告,也可能是該意見得到大眾認同。然而,單憑意見來源就決定可信與否,這樣得出來的結論卻絕不可信。我跟遇到的年青人說,你該先看對方的判斷是否合乎邏輯,要是不合邏輯,哪怕是上帝現身告訴你的,也不要輕信。


2019年反修例風波期間,鑑於其時愚民眾多,局勢又太緊張,我和他們表示,政府絕對不會讓步。其後當特首提出「壽終正寢」時,表示已接受他們意見,為何不立即停手?等待雙方回歸正軌。
當年有無數人煞有介事,告訴你警方打死了很多示威者,有的講得像是親眼目睹,有的說死者是他好友,消息來源似乎甚是可靠。然而,港警不像外國的執法者,他們素來文明,哪來這麼容易打死人?還傳說打死了這麼多人,這明顯是一件不合邏輯的事。到頭來,至今也沒證據顯示,警方殺害過任何一個示威者。由此可見,一切不合理的講法,隨着時間推移,都要自動破產。
最近「unfriend」事緣出自《蘋果日報》停刊,學生A和B覺得政府打壓新聞自由,雖然特首已講出原因,我也舉出真實例子,蘋果如何蠱惑無知學生,造出犯法暴亂,因而被法庭判罪,影響未來前途,可是兩位學生仍然忠心於該報,為它的消失而發圖文哀悼。Fine!我也說出看法,同意與否,悉從尊便;如果因此而痛下「unfriend」殺手,我也無法改變,只能可惜師生一埸因緣。事實上,我對報紙的停刊沒有任何影響力,我只是說出實情;它也不是因為政府採用新聞法將它關閉,而是該報自行關閉的。該報5名高層涉嫌「串謀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被警方扣留調查,同時3間相關公司也有1800萬港元被依法凍結。這一來該報立即失去最高管理人員,沒有社長,沒有總編,也沒有運作經費,剎那間整個報館員工人心惶惶,擔心報館末日已到,也預見到拿不到薪水,開始有人主動辭職走人。處此困境下,該報董事無能為力,決定將報館關門,6月24日印發了最後一天的報紙,從此絕跡於香港,同時《壹週刊》也宣告停刊。
可以預料到的是,對該報的倒閉會有不同的看法,尤其是以美國政府為首的西方國家,將會一口咬定《蘋果》的倒閉是「打壓新聞自由」所造成。該報創辦人黎智英與該報同人也會有同樣的看法,平日愛看該報的讀者,有人基於支持該報的「反中亂港」立場,也會趁機指摘這是打壓新聞自由,政府無法容納《蘋果日報》云云。
在不同的國家,甚至隨時有新的立法約束涉及國家安全的新聞。例如2001年「911事件」發生後,美國立刻通過《愛國法》(其實就是反恐怖主義的國安法),全面禁止有害國家安全的新聞報道。在發動伊拉克戰爭時,美國國防部還約束記者只許跟着軍隊身邊採訪新聞,不許自行在戰區自由採訪。由此可見,新聞採訪在國家安全方面有嚴格的禁區。
香港自從發生2019年「黑衣暴亂」公然要「港獨」,而且對公共秩序與公共設施造成嚴重破壞,這顯然已出現了危害國家安全的情況,中央因此制訂香港國安法,列入特區基本法附件三在港付諸實行。依據國安法第29條,請求外國或者境外機構、組織、人員實施,與外國或者境外機構、組織、人員串謀實施,或者直接或者間接接受外國或者境外機構、組織、人員的指使、控制、資助或者其他形式的支援實施有關行為的,均屬犯罪。黎智英之所以被扣查待審,正是因為他毫不諱言要求美國制裁國家制裁香港,至於他辦的《壹週刊》與《蘋果日報》更是高調以言論支持「港獨」與「黑衣暴亂」,故受到警方扣查,其罪涉嫌危害國家安全,一點也不含糊。因此與新聞自由沾不上邊,不能混為一談。
《蘋果》倒閉既然涉及危害國家安全所遭受到的後果,這也就說明:媒體人員必須熟悉香港國安法,尤其是其上層的社長、總編輯,都得熟讀香港國安法。最好還要常備這方面的律師,隨時作出提點,以免觸犯法律。這是對一般的報紙而言。至於有些媒體,在《蘋果》發生沒頂遭遇前,也有人以為炒作「反中亂港」的新聞很吃香,可以把銷路推高,這是「飲鴆止渴」,效法不得。也有報館愛打「擦邊球」,採用突擊的辦法偶爾刊發危害國家安全的信息,可是犯法的事,只問有無觸犯,那怕是只此一次,也都難逃法網,這一點某些報館經常犯上。
此外,除了報館外,也有專欄作者被某些報館抬舉,愛在他們的評論上突出危害國家安全的言論,這樣的作者為數不少,這類情況在美國早已立例管制。政府有權監管任何人在美國撰寫的評論或著作,一旦被認為會危害國安或涉及間諜行為,便會驅逐出境,或扣捕起訴。類似的法例也在新加坡出現,2017年8月,有一對美國籍夫婦被列為不受歡迎的移民,禁止入境,罪名就是其為外國政府作代理人對新加坡施加影響。由此說來,要終止類似情況,香港有必要制訂類似條例,管制有政治目的之專欄作者。

2021年6月26日 星期六

軍訓

近日重看韓劇太陽的後裔》,講述大韓民國國軍特戰隊所屬隊長劉時鎮(宋仲基 飾)、 海成醫院外科醫生姜慕妍(宋慧喬 飾)、海外派遣部隊軍醫官尹明珠(金智媛 飾)和特戰隊所屬副隊長徐大英(晉久 飾)兩對戀人往返於海外和韓國之間的愛情故事。

這部《太陽的後裔》以“戰地維和+愛情”為主題的電視劇在眾多韓劇中算是上上之作,但如果和國內一些軍事題材電視劇相比,還是不相伯仲,要從不同組群來看。毋庸諱言,這部劇的火爆刺痛了部份觀眾,對國內軍旅題材影視創作的“恨鐵不成鋼”之心。

值得一提的是,《太陽的後裔》是第一部中韓同時播出的電視劇,為了符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先審再播的規定,它也是KBS電視臺第一次採用“先拍後播”方式製作的電視劇。由此可以看出,該劇一開始就瞄準了中國觀眾市場,在實現了經濟效益的同時,成功輸出了南韓式愛國文化。

《太陽的後裔》的許多情節都在強化一種國家意識。劇中出現南韓國旗升起的鏡頭時,所有人都會起立面向國旗敬禮或行撫心禮,這是香港教育局官員,希望學生如何對待升旗典禮。在劇中,一些情節的設計值得玩味,比如劇中有美國利用走私分子阿古斯走私軍火等橋段,顯然不顧老大哥的顏面,關照了南韓渴望擺脫美國控制,爭取國際發言權的現實。從這一層面上講,《太陽的後裔》也絕不僅是一部單純的愛情劇了。

南韓總統樸槿惠也認為該劇對南韓愛國主義教育、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國家觀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該劇也是宣傳南韓文化的窗口,從而提升了海外遊客對南韓的關注,引發了人們對南韓維和部隊、南韓軍人的關注。



回到香港式國家認同,自2009年推行國民教育失敗,至2014年的佔中,多少都與同學對國家觀念出問題。忽發奇想,香港應否強迫年青人軍訓?為人父母者都知道,這年頭的孩子難教,平素在家,有的口沒遮攔,說話沒上沒下;有的經常跟長輩抬槓,你叫他向東行,他偏要向西走;尤有甚者,有的一言不合,就摔東西、砸物件,把廳房搗亂得不成樣子。碰上如此驕矜野蠻的子女,你有何辦法呢?
有些家長便試過出奇招,在一個長假期中,二話不說,將愛兒愛女送回內地,到黃埔軍校接受訓練。在受訓期間,校內營造的是一片肅殺氣氛,長官說一不二,做學員的,只能俯首低頭,一一凜遵。過去積習多年的皇帝仔、皇帝女性格,不少人在短短一個月內便如桶底脫落般,給徹底甩掉了。孩子回到家中,就像換了一個人,從此規行矩步,有的長大後,更終身不忘在黃埔軍校時期的受益。
原來嚴格的軍訓不一定是不好的,然則,所謂的「警察治港」,說不定正是讓香港撥亂反正的好機會。回歸後,很多香港人就像慣壞了的孩子,對中央、對特區政府的批評惡口毒舌,早已逾越了合理的尺度;有些人更將京港政府視如仇讎,所抱的態度是:但凡敵人贊成的,我們就要反對。故官方想推行任何政策,不論好壞,都會招致阻力重重。最嚴重的是在反修例風波期間,部分年輕人不管有理沒理,走上街頭,肆意搗毀商舖、打砸公共設施,儼然就是一群被寵壞了的野蠻孩子。
因此,要想香港重回正軌,是時候該來一段「軍訓時期」,好好教導港人如何守法守紀,如何做一個理性的公民。特區政府剛公布,警隊「一哥」鄧炳強升任保安局局長,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則調升為政務司司長。李家超是警隊出身,由他出掌政務司,就被反對派批評,說特區將進入警察管治時期。然而,警察的形象得到提升,進而向社會傳遞出維護法紀、守土安民的訊息,試問對香港又有何不好?

2021年6月25日 星期五

宇宙精靈

上日談問蒼茫宇宙,誰主浮沉?》,今天突然有所領悟,繼續論述有關話兒。宇宙探之無窮,其理推之不盡。今人窮追宇宙之可見,卻不知宇宙之不可見,如暗物質者,可見者為陽,不可見者為陰。是故宇宙也分陰陽,矛盾而共存,陰陽雖互變,界限卻分明。


五星五行

古人認為天有五星,即火星、水星、木星、金星及土星,地氣流動,也相應而分五行,即火、水、木、金及土,所謂五行之氣,其實是五星和地球之間互相牽引所產生之磁場力量而已。

若以宇宙學家勒梅特所言,宇宙爆炸論而推之,人間天地之形成也有次序,先有爆炸而火石紛飛,火石凝結而生礦物,礦物中有金屬,金屬含各種化學元素,因化學作用而有水,地球本生於火石,高溫地氣遇水,即成水火相濟,地氣上升,天氣下降,產生大氣層也,地球有大氣層包圍,更有日月配合,地潤天和,儼然胚胎孵化器,可以孕育眾生。

眾生不可有命而無性,或有性而無明。明者指日月也,日月之變,即陰陽之道也,能通日月陰陽之變者,神也。日月之精華者,靈也。「人稟於天地,命屬陰陽,生於覆蓋之內,盡在五行之中」,人之性命稟賦於日月精華,集五行沖合之氣,獨具陰陽變化之靈,故超異禽獸,稱萬物之靈。

靈之為物,可感知而不可觸見,或謂之意識界,意到識到,心到靈到,無時空之差距,無形體之障礙,顯之於人則靈氣逼人,顯之於神則神靈莫犯,穿越陰陽,莫名終始,如今人所稱之量子力學,有無難以捉摸。

靈托於人身,宿舍於五臟六腑,顯露於五官九竅,但於靈界而言,人身難得,須經萬年演化,始得因果造化,若說宇宙中另有星球之生物如同人類者,實在難以置信。

精靈轉世

或許星際間有靈體投向地球人類胚胎中,轉世還陽,或因有異類基因混雜地球生態,致使人類歷史有不同時段的發展和演化,因而產生地緣和種族的差異。

據考古學家發現,地球上殘留着不少古文明及史前遺物,大都與火星有關連,甚至認為人類起源於非洲熱帶,膚色本黑,後來流散至世界各地,膚色跟地域氣候不同而演變。

據五行分野,非洲屬火,位於南方,火色為紅,燒焦成炭,故胎生時膚色先紅而後黑,據資料顯示,非洲及其他熱帶地區多處留下拜祭火星之圖騰及遺蹟,非洲是否與火星曾經扯上關係?

天際中五大行星外貌上都似是消失了的文明,是否還有生物幸存?尚未證實,全屬個別推敲。倘若五大行星過去曾有高度文明,則其生靈也具高度智慧,其亡靈也許有往生極樂世界,或有轉往異地投胎,借身成形,而地球世界則是最佳選擇。

地球人類,混雜各種靈體,分別來自五大行星,其靈氣也對應地上五行分野,如東方屬木氣,對應木星;南方屬火氣,對應火星;西方屬金氣,對應金星;北方屬水氣,對應水星;地球四維屬土氣,亦對應土星。

出類拔萃之精英,其精靈必有其來處,亦想強勢回歸,恢復其昔日國土。有來自火星者,始終念念不忘,設法飛回火星,甚至欲借核爆以激活火星大氣層,創造另一個可移居的地球。

佛說有無數西方極樂淨土,瞬間即可來回三千次,神的天國,就在信眾的眼前,對其作最終審判,問題在於誰個願意放下軀殼?

2021年6月24日 星期四

蘋果的評價

   上月寫過生果的下場》,不幸言中;六月二十三日是《蘋果日報》被迫執笠的日子,也是在同一天,美國封鎖三十六個與伊朗有關的新聞網站,其中包括伊朗官方英語新聞電視台Press TV。美國指這些新聞網站涉及虛假訊息,違反美國制裁規定等等。

  或許今次美國對伊朗網站動手,在《蘋果》收檔的同一天發生,純屬巧合,但委實諷刺。由此可見,一個國家封閉那些想顛覆自己的敵對媒體,舉世皆然。蘋果被迫收檔,究其原因,算是涉及發放虛假訊息。


  在美國政府的眼中,黎智英先生已成為一隻棄子,在搞亂香港的殘局當中,已失去了價值。黎智英近年與美國政府的關係,由熱變冷,起了微妙的變化,可以簡單總結成三個時期。
  一、「取而用之」期。黎智英過去一直和美國共和黨傳統精英過從甚密,和民主黨關係只是一般。二○一七年身屬共和黨特朗普成為美國總統,但他並非共和黨傳統精英,只是一個投機上位的民粹總統,行事不跟規距,和黎智英也無聯繫。同年年中,黎智英去了美國,沒有聽說他見過特朗普政府甚麼政要,回港後顯得悶悶不樂,他在《壹週刊》的文章中,說自己不舒服了一個月。
  二○一八年美國向中國發動貿易戰,二○一九年香港爆發反修例風波,黎智英這隻棋子的價值立時浮現,突然就受到美國政府的高度重視。二○一九年七月,黎智英再度赴美,便獲得包括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國務卿蓬佩奧、副總統彭斯等美國政要,先後接見。特朗普想起要下黎智英這隻棋了,就抬捧他一下吧,當時正值反修例暴亂風起雲湧的時候,這一着既可令到黎智英如打雞血那樣為美國賣命,也可為香港暴亂推波助瀾。黎智英當時受到鼓勵,就說出「香港正在美國的敵營裏為美國而戰、香港與美國站在一起對抗中國」的「豪言壯語」。
  二、「用完放手」期。特朗普動用黎智英這隻棋子,希望能夠搞出一個顛覆香港政府的暴潮,藉此逼迫中國政府在貿易戰中讓步。二○二○年一月,中美達成了貿易協議,黎智英這隻棋子的作用也隨之下降。阿爺在同年六月三十日為香港制訂《港區國安法》,黎智英在六月十日接受美國《自由亞洲電台》訪問時,就乞求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中國實施制裁。他建議美國先制裁中國,然後制裁香港。又說即使香港有了《港區國安法》,也未必會執行,而關鍵在於美國要對中國實施制裁,而不是空口講白話。他又為自己壯膽,聲稱中國並非想像中的穩定,話「留意到總理李克強和主席習近平已翻臉,權鬥十分激烈。認為只要外國制裁,就可以脅逼到中國。」單看黎智英對中國高層政治的分析,就知他如何無知。
  美國隨後的確對中港官員實施制裁,但都是一些不痛不癢地針對個人的制裁,而沒有對香港或中國整體作出制裁。黎智英那次接受《自由亞洲電台》訪問,只能算是一個瀕死的哀鳴。
  三、「基本放棄」期。去年十一月,美國總統特朗普敗選,今年一月,拜登正式上台,美國政局大變。美國新總統上台,對中國的敵對態度沒變,但對黎智英的態度肯定已經改變,要由一件小事說起。在去年十月底,美國總統選戰正酣,爆出拜登兒子亨特涉及多宗醜聞,先說他丟失電腦,當中有很多淫褻影片,其後網上又流傳一份關於亨特在中國投資的六十四頁調查報告,這全是針對拜登的選舉工程。但後來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突然爆料,話關於亨特的報告假話連篇,連發表報告的人物頭像,也是一個用電腦合成圖像的假人,而這份報告其中一個資助者是香港《蘋果日報》。試想拜登知道了黎智英有份出錢找人造假報告污蔑自己的兒子,在選舉時抹黑,會有多憤怒呢?所以黎智英入獄,《蘋果日報》執笠,拜登會有多同情呢? 黎智英對美國政治的投機,又買大開細了。
  黎智英投身美國陣營,對抗中國,最後變成一隻棄子,這個血的教訓,值得每個香港從政者深刻吸取。
        此外黎智英創辦《蘋果日報》,為什麼叫「蘋果」呢?據他所說,靈感來自聖經的伊甸園禁果——只要阿當、夏娃吃了那智慧樹的果子,「就能像神一樣知道善惡」。當然,黎先生身為虔誠天主教徒,不會不知道那是一樁大大犯禁的事。
        關於這聖經典故,不妨談談一個耐人尋味的細節。聖經其實從未說過禁果是蘋果,原文只寫「果子」(希伯來文:peri)。猶太拉比解經,一般也推測禁果是無花果或葡萄,沒有人說是蘋果。那蘋果到底是怎樣成為「禁果」呢?
        網上普遍流傳一個說法,指公元四世紀葉理諾(St. Jerome)把聖經翻譯為拉丁文時,將希伯來文的peri譯成拉丁文的malum,而malum的意思就是「蘋果」,其諧音亦表示「壞的、不好的」(bad)。事實上,只要一查葉理諾拉丁語譯本,就知道這個網上說法完全是錯的:葉理諾由始至終沒有用malum翻譯peri,而是忠實地用上fructus(水果)一字。
        古時大概有些幻想力特別旺盛的人,看到葉理諾譯本內「知道善惡」(scientes bonum et malum)一句,由句末的malum(此指「惡」)一字聯想到諧音的「蘋果」,才戲言禁果是蘋果吧?姑勿論伊甸園的禁果究竟是什麼果,今天蘋果已經錯有錯着,成為了「即使犯禁也要求知」的文化符號了。
        當年《蘋果》創刊,張五常寫了篇〈蘋果何物?——為智英賀〉,他說:「我們本世紀曾有一位毛潤之先生,自以為是另一個上帝,禁止我們吃知識的蘋果。這一禁也,倒比上帝還厲害,因為毛先生沒有上帝的胸襟。在百花齊放的口號下,凡偷吃知識禁果的,就要立刻塵歸塵,土歸土。嗚呼哀哉!」
        以上一段話,近乎預言,黎先生當然也想得到,但他還是堅持要吃蘋果,為什麼呢?張五常說得好:「罪歸罪,知識歸知識;沒有知識,生命就沒有意義可言,那麼為了追求知識而犯罪,這罪,是非犯一下不可的。」我想起亞里士多德說:「人皆天生追求知識。」(pantes anthropoi tou eidenai oregontai phusei)孟子也說:「無是非之心,非人也。」天打雷劈,反共的人還堅持吃蘋果,因為他們是"真"香港人。可惜黎先生確實犯禁,觸犯國安法,報紙因此不能再踏足江湖!嗚呼哀哉!

2021年6月23日 星期三

人民幣的認受性

美國利用美元在全球的認受性,無限量寬,侵佔其他國家的資源,還經常以美元的地位,威嚇對其他國家進行金融制裁,脅逼其他國家向美國就範。 


本來,最有實力威脅美國霸主地位的,是一個團結的歐洲,以GDP總量與總人口計,都不比美國差。但美國已成功引誘英國脫歐,而一批南歐國家又不爭氣,經常拖歐盟後腿,令美國已可以不把歐盟放在眼內。早前談過《人民幣,它應該是有可能成為繼美元之後,受其他國家所認受。事實上不少弱少國家長期受美元霸權欺凌,不得不把希望寄託在中國身上。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系,若以購買力平價計,中國的GDP超越美國。即使以國際匯率計,中國亦已是全球最大的工業生產國與出口國。加上,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遠比美國快,中國在經濟上超越美國,可謂指日可待。屆時,美元的霸主地位就不可能長期保得住。

從工業革命到二戰,世界被歐洲國家主宰;二戰後換了美國做霸主。這兩大勢力當權期間,都以自己的實力欺負其他國家,侵佔其他國家領土,奴役其他國家人民,掠奪其他國家資源。否則,英國人憑甚麼可以悠閒地歎下午茶?美國人又憑甚麼開大汽車吃牛扒?世人期望,中國把美國比下去之後,地球資源可以分配得公平一些。

然而,人民幣在國際的認受性遠遠低於中國在其他方面的實力。中國的對外貿易佔了全球貿易的一成半,但以人民幣作跨境支付的佔比卻不足2%。這是極之不合理的。

我認為,造成這種不合理現象的一項重要原因,是中國自己也不肯收人民幣。

中國要入口別國的產品,若別國堅持要收美元,中國或沒有辦法,但當外國要買中國的產品時,中國就應該以人民幣來訂價,並堅持要收人民幣作結算。如果這些想買中國產品的國家自身沒有人民幣,就可以用以下的途徑去解決:(i)先在國際貨幣市場上兌換好人民幣之後,再與中國交易;(ii)先賣些中國需要的產品給中國,以賺取人民幣買中國貨;(iii)向中國銀行借人民幣去買中國貨,以後再賣貨給中國,賺人民幣來還。

只要中國堅持要收人民幣,國際貨幣市場上人民幣的需求就會增加。而中國亦有機會不用外匯,只用人民幣,亦可以入口外國產品。相反,如果中國自己也只要美元,不要人民幣,別國就更加不敢相信人民幣;中國這樣做,只會鞏固美元在國際上的地位,令美國可以限制人民幣兌換美元的方式來威脅中國。

為了增加中國對金融戰的防禦能力,中國應減少用美元作國際支付,盡量用其他貨幣作外匯儲備,並把黃金也納入一籃子用作鞏固人民幣價值的儲備之中,以貶低美元的價值。不減少美元在國際上的角色,人民幣是沒有空間冒起的

問蒼茫宇宙,誰主浮沉?

眾生生命於太陽月亮其中,雌雄代表月亮太陽,故易者,日月交替也,月陰日陽,陰陽相推,雌雄演化,日月共明,文明生焉。今人迷戀太空探測研究,追溯人類文明來自何星,不知東方文化,早已透露玄機。


銀河星數何止千百億,惟地球獨異眾星,開天闢地,覆蓋之內,既有文明之眾生,並有人類之歷史,具超級智慧的同時,卻有極愚蠢的行為,不懂珍惜短暫的人類命運,卻追逐星際正在毀滅的餘光。

水星先現
依據七天創造天地論,首天先要創造月亮,與太陽互相配合,使其光輝不滅,晝夜分明,太陽乃火之根源,調節氣候溫度,月亮乃水照之鄉,操控潮水之升降,故問天地之為何物?惟水火之氣而已。堪輿學認為能佈天地水火局,則可三元不敗。
天一生水,天際五大行星中,遠古之人可能先見水星,此說可作多種推論:其一是人類最早發現的是水星或有水星文明到達地球;其二是水星表層的液態水失去引力,脫離水星後結成冰塊如球體,偶然撞向地球,致使地球發生大洪水災難;其三是冰塊先撞向月球,經一段時間後才轉射向地球,故在玄學推理領域中,水星與月亮息息相關。
火星與地球同出於太陽,或同為宇宙爆炸之火石,故認為火星亦曾有文明,或謂人類在過去失落的歷史中,與鄰近之五大行星曾有交往,甚至互相造訪,或許五大行星不幸遭遇變故,以致面目全非。
也許在五大行星文明失落之前後,曾有物種留在地球,經過漫長的歷史演化,至今已成為人類社會主要族群之一,其中還有出類拔萃的精英。
人類的遺傳基因仍然儲存一些史前殘留片段,偶然在某些環境下重現腦海,或對某些人與事有隔世情懷,使人迷惑不解,佛家稱為宿世業力,因而自古以來,常有人覺得自己不適合這個世界,需要尋找心目中的理想桃源,獨自避靜到深山野嶺,或對某些奇形怪狀的峰壑產生歸屬感,繼而棲身於岩洞修煉,也許來自月亮或水星者,最終滄海寄餘生。
地球之獨異於各大行星,皆因日月並明,以及有五大行星之吸力牽引,天有五星,地有五行,五行之氣與五星互相呼應,由於日月交替,使五行之氣有陰陽變化,人類具備五行之氣而有雌雄之分,日月輪替而時空流轉,五行進退而生四季節氣。
金星影響
金星若有文明,則對人類影響至大,五行之金氣,其色為白、位於西方,其卦為兌,在心為悅,也有金星之義,因為金屬可發音響,故又代表音樂、語言及娛樂,金屬注重實體功用,可鑄造工具及兵器。在醫術方面,則以毒攻毒,擅長外科手術、解剖切割刀法厲害,醫療設備先進。
月亮似乎是金星的化身,夜空中如金光普照,月到中秋分外明,月亮五行屬金,金生麗水,秋水伊人,在彼一方。天干庚金為月白,辛金為秋霜,遠古稱金星為長庚,又以長庚為月白,是否另有乾坤?
地球文明基本上受日月及五星的影響,集眾星之力而形成,理論上應該超越其他星球,何以今人總是認為人類發展依靠外星文明!
也許,在宇宙的歷史長河,地球文明早已成熟,到處留情!或曰:現今探索月球火星,為的是重拾舊歡。

2021年6月22日 星期二

萬物皆相對 善道者不卜

 《周易》為群經之首,其書蘊涵豐富的人生哲理與智慧,可謂是人生的百科全書。然而,朱子提出所謂「《易》本卜筮之書」說,頗有一錘定音之效,後世從者甚眾,至今仍不少人以為,學《易》旨為卜筮,怪力亂神之說,此起彼落。



  然而,誠如《荀子》所言:「善為《易》者不占。」真正明白道理的人,都知道占卜絕非《易》學之主要價值。然而,大《易》之道理到底為何?我們又應當如何看待占卜?漢人司馬季主因占卜聞名,於《史記·日者列傳》中獨留傳記,而同樣精通術數、據說著有能夠預知未來的《燒餅歌》的明朝國師劉伯溫,則於其《郁離子》中特撰「司馬季主論卜」一篇,以說明占卜之理,其文曰:

  東陵侯①既廢,過②司馬季主③而卜焉。季主曰:「君侯何卜也?」東陵侯曰:「久臥者思起,久蟄④者思啟,久懣⑤者思嚏⑥。吾聞之:『蓄極則洩,閟⑦極則達,熱極則風,壅⑧極則通。一冬一春,靡⑨屈不伸;一起一伏,無往不復。』僕⑩竊11有疑,願受教焉。」季主曰:「若是,則君侯已喻12之矣,又何卜為?」東陵侯曰:「僕未究其奧也,願先生卒13教之!」

  《莊子·天下》曰:「《易》以道陰陽。」《周易·繫辭傳》亦云:「一陰一陽之謂道。」明確說明《易》以陰陽思想為本。所謂陰陽,概指世上所有相反之屬性。道家的《老子》指出,天地萬物,本皆相對而生,「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儒家的《大學》亦言:「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孔子亦謂自己所有學問皆源於「叩其兩端而竭焉」。

  孔子所謂「兩端」,概即陰陽之理,包涵上述有無、難易、本末、終始等一切相反屬性。人如果懂得觀察兩端,便可以從歷史盛衰、人事損益之變化中,推論出未來發展之可能方向,從而找到自己的定位,知曉修德處世之原則。因此,本篇特借善卜者司馬季主之口,提出「久臥者思起,久蟄者思啟,久懣者思嚏」之理,強調萬物相對而生,物極必反;只要懂得此一陰陽相對之理,又何卜為?

  然而,問者始終執迷未悟,季主於是又以比喻說理,進一步闡述「善道者不卜」之理。

  譯文

  東陵侯被廢失去侯爵,特去拜訪司馬季主占卜吉凶。季主說:「君侯來占卜什麼事呢?」東陵侯說:「躺臥太久的人就想起來,伏藏太久的人就想外出,鬱悶太久的人就想舒散。我聽人說:『蓄藏過滿便要宣洩,關閉過分便要通達,熱到極點便要起風,堵塞過度便要暢通。一年由春至冬,沒有東西是曲而不伸的;凡事有起有伏,沒有事情去而不返的。』我暗裏感到疑惑,希望能得到您的指導。」季主說:「這樣說來,您已經很明白道理了,又何必要占卜呢?」東陵侯回答:「我還沒徹底了解其中奧妙,請先生盡量地教導我吧!」

  註釋

  ① 東陵侯:即召平,秦時封東陵侯。秦滅後,歸漢,為布衣,種瓜為生。事見《史記·蕭相國世家》。

  ② 過:拜訪。

  ③ 司馬季主:西漢楚國人,在長安東市以占卜聞名。宋忠、賈誼曾向其問卜,聽其分別天地之終始,日月星辰之紀,差次仁義之際,列吉凶之符,語數千言,莫不順理,故皆以其為賢者。

  ④ 蟄:原指動物藏匿土中冬眠,引申指潛藏義。《說文》:「蟄,藏也。」段玉裁注曰:「凡蟲之伏為蟄。」

  ⑤ 懣:心煩鬱悶。《說文》:「懣,煩也。」

  ⑥ 嚏:打噴嚏,引申指紓解。

  ⑦ 閟:關閉、深閉。《說文解字》:「閟,閉門也。」

  ⑧ 壅:堵塞。《廣韻》:「壅,塞也。」

  ⑨ 靡:無,不。《爾雅·釋言》:「靡,無也。」

  ⑩ 僕:本指奴僕,引申為自謙之代詞。

  11 竊:本指偷竊,引申作謙詞用,表私下、私自義。

  12 喻:知曉,明白。《玉篇》:「喻,曉也。」

  13 卒:《爾雅·釋詁》:「卒,盡也。」本指終盡之處,引申指盡量。

總而言之,我認為【知易者不占,善易者不卜】這兩句話的理解可分兩層來解析。

第一層:當你了解了易理,當周易思維深入每個細胞時,任何事都可以直接聯想取象,相當於掌握了事物發展的規律,在熟知這種規律的前提下,你身邊的很多事確實是不需要起卦也可以知道結果的。易的最高境界是身道合一,融為一體,你所說的所做的,都符合道的規律。這才是符合荀子說的善為《易》者不占的說法。

第二層:當他人遇到問題需要求測時,我們通過起卦、八字、七政等預測術來為他人解惑,此時周易預測只是一種對問道的探索工具而已,終其目的在於問道,並非只在預測,而在於通過卦象易理來指導我們的思維,指導我們對事物做出正確的反應。

2021年6月21日 星期一

與象同行:象動我先行 象停我不休

   6月19日,在花費15個月時間向北跋涉了500多公里後,雲南境內15頭北移亞洲象或將踏上歸程。在牠們身邊,人類組成的監測團隊24小時全天候跟蹤守護,出動「無人機」天眼追蹤,他們被大家親切地稱為「追象人」。這些天來,為確保人象和諧共處,「象動我先行,象停我不休」,成為這群「追象人」的絕佳寫照。

  6月19日,楊翔宇全天候跟蹤守護象群,在一線監測到第24天了。

  這次的任務,與他們之前撲山火、執勤、災害救援等有着很大的不同。楊翔宇說,以前監測山火,火勢的走向很容易就能看得出來,這次完全不一樣,象群怎麼移動?往哪裏移動?什麼時候移動?都沒法知道,也沒法預判,只能跟着牠們,加上雲南山多林密,大象又多在林子裏活動,無人機想找到牠們,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哪頭像最調皮 如數家珍

  「哇,第一次見大象,大家都很興奮。」楊翔宇說,這麼多天下來,大家雖然都很疲憊,但監測大象的工作熱情一點沒減少。甚至於慢慢地,大家對象群都有了感情,「哪頭像最調皮,哪頭像最喜歡吃,哪頭像最愛睡覺……隊員們幾乎都能說出各頭像的特點了」,不過大家還是希望大象們能盡快到達適合牠們的棲息地,這樣人象才能平平安安。

  楊翔宇是此次雲南省森林消防總隊野生亞洲象蒐尋監測任務分隊隊長,他介紹,他們的主要任務一是24小時全時間段用無人機監測象群活動,二是地圖標繪工作,三是統籌協調所有的無人機使用情況。

  目前,人員已經由最初的10人,增加到了22人,每天分為5個組,投入8架無人機以及夜視儀、衛星電話、無線電等設備,對象群進行不間斷24小時跟蹤監測。

  現在他們使用的無人機以中小型機為主,也有大型機,平均來說一天要飛行16到17小時,一塊電池大概能使用30-50分鐘,「一台無人機我們會配備約6組電池,一天差不多要換20次電池。」楊翔宇說,為了保證電量供應,他們一般會選擇有電源的地方進行無人機操作,比如當地村民家,這樣隨時可以充電,而當地村民對他們的工作也非常支持,不僅提供充電的地方,還會經常主動來問他們想吃什麼,給他們做。

   狹路相逢 30米外相互對視

  楊翔宇說,跟着大象的行蹤移動,最危險的一次是在路途中遇到了象群,「當時,我們離大象最多就隻有30米,在車裏的我們都被嚇到了,趕緊關了車燈,祈禱大象不要過來,不要過來……」當晚的經歷,大家還歷歷在目,「因為是夜間,30米外的象群輕易就發現了我們,不過大象比我們淡定得多,都沒怎麼看我們,邁着均勻的步伐、甩着鼻子、搖着尾巴就朝着牠們想去的地方走遠了。」

  「5月27日我們按照任務前往玉溪峨山,開始想着就是一次應急任務,不過現在,大家都已經做好了長期堅守的各項準備。」楊翔宇說。

  5組接力 每天只睡3-4小時

  大象一般是白天休息,晚間活動,「我們的作息時間都是跟着大象的,不過在大象休息的時候,我們還不能停下,還有繼續觀察、整理數據等工作需要做,隊員們每天睡覺差不多就是三四個小時」,楊翔宇說。

  「如果大象回家了,你最想做什麼呢?」記者問。

  「回家陪家人,看看2歲的孩子,然後,要好好跟朋友們侃侃這次追象的經歷,有趣的事情可多了。」楊翔宇笑着答到。

  5月底的那些天,大象走得快,「追象人」隨時跟着大象轉場;6月初,雨水不斷,監測難度加大,「追象人」啟動人工+車輛模式持續跟蹤;快一個月過去了,象群自如的繼續着牠們的旅行,「追象人」做好了長期守望的準備。



拍下象寶寶睡姿 萬千寵愛在一身

  前段時間,一張象群集體睡覺的萌照被大家廣泛轉發,這張照片的拍攝者:雲南省森林消防總隊野生亞洲象蒐尋監測任務分隊無人機飛行A組組長張雄,給記者講述了拍到這張照片的過程。

  「6月7日上午,我在一個老鄉家的監測點,正準備做大象的定位和點數,然後交接給下一班的監測人員,數着數着我發現了正在睡覺的象群,這也是我第一次見到象群躺平睡覺(野生成年大象睡覺時多站著),當時的第一感覺是,好萌好可愛。」張雄表示。

  張雄趕緊進行了視頻和照片的拍攝,再仔細看,他發現最小的象寶寶被圍在了最中間,緊緊地挨着象媽媽,一時間各種母親和孩子相依偎的溫馨畫面,一幕幕在他腦海裏閃過。

  「在視頻裏,小象還不時地蹭身邊的象媽媽,就像在撒嬌一樣;小象醒過來,還試圖爬出包圍,可是其他象緊緊地圍着牠,就像怕牠獨自跑出去受傷了,跑丟了一樣,整個畫面真的超有愛。」張雄說。

  張雄平時就喜歡攝影和玩無人機,但拍野生動物還是第一次,「這一次拍到這些畫面,讓我感受到動物的可愛之處,了解了不少關於大象的東西,等任務結束了,很想好好跟家人和朋友分享分享。」

象群何時歸故里?

  據雲南北移亞洲象安全防範工作省級指揮部最新消息,在雲南玉溪市易門縣逗留十天後,象群進行了「轉場」,目前進入了玉溪峨山縣,而此前,象群就是從玉溪市峨山縣經過紅塔區進入昆明市晉寧區。經過專家初步研判,象群已呈現南返趨勢。

  另外一位專家組成員、雲南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教授陳明勇提醒,現在象群往南返回,綜合連續幾天的監測情況看,象群活動時間明顯提前,比如之前的晝伏夜出,現在改為下午出動,甚至中午就下山覓食。「預計象群回家時間大約在冬季。」陳明勇表示,目前還在努力引導象群向南遷移,讓象群逐漸找到合適的棲息地,或者回到普洱、西雙版納原棲息地。

  此外,先前有一頭公象獨自離開象群,目前,該象與象群直線距離24.7公裏,在安寧市八街街道附近活動。指揮部消息稱,目前已組織專家對進入安寧市的獨象遷移路線開展實地調查,評估獨象肇事風險,研判路線,提出科學助遷方案。

  目前,15頭亞洲象均在監測範圍內,人象平安。

2021年6月20日 星期日

大象群與太空站

 中國近日報導兩件大事,份量足以震撼全球。

第一是雲南的大象群北遷,連日在香港電台數碼33台作電台直播,國際注目。表面上是象群可愛,也難得地走入民居,走入大城市昆明隨意閒逛,全無顧忌。國際媒體用作為趣聞報道,引動全球眾多民心關注。

實質上,這表現出中國照顧大象,不惜人力物力保護,不像其他發展中國家那樣會暴力驅逐,顯示出中國政府政策的取向。象猶如此,對人民是更好的了。這勝過千言萬語或千萬資金打造的政治宣傳。

西方媒體一直說中國專制政權,勞役民眾,大象的新聞便一下子使人懷疑西方媒體的造假,惡意宣傳攻擊。西方媒體報道大象遷徙,也一改政治取向,在大象面前,不得不如實報道。這是罕有友好或至少是政治中性卻近乎人性的表現。

第二是早前博文提到《"神箭"在弦待發》,中國三位宇航員升空,已順利進入太空站,將會逗留三個月,作各種測試。其中除科學研究外,當然還有軍事技術的試驗。中國是繼蘇聯美國以外第3個國家可以建構太空站,經常運作。一是技術超卓,可以媲美蘇美兩大國。中國是後來追上,從一窮二白起家。二是資金雄厚,資源(包括人才) 豐富,這才可使太空探索工程不停猛進。這就好像當年蘇聯在人造衞星和太空人升空領先,美國不得不全力追趕。

中國的實力勝於蘇聯,今天的美國不如當年,太空競賽肯定會使美國的負債經濟更陷困境。中國與俄羅斯合作的話更可壓迫美國。美國及西方的反華勢力不停地抹黑和妖魔化中國,中國太空計劃的成功,顯示出中國的科技與資金能力,也顯示出中國制度的優越。而背後顯示的厲害的軍工技術與設備,使美國及西方勢力怎敢對華開戰,自討滅亡呢?

這兩件事件,顯現了中國當前軟硬的力量。在美國不停地攻擊壓迫中國之時,卻又適逢七大工業國的會議和美俄高峰會議無功而退,反倒暴露歐美矛盾,美國號召無力,也在疫情凸顯出美國無法應對危機及對其他國家和世界的總體利益的漠視。中美對比,便是建設進步與破壞落後、善良與邪惡對比。美國用美元堆砌出來的反華輿論,可以維持多久呢?

中國的優越是不斷學習,不斷改革,當然最關鍵還是不忘初心。這個初心不單只是中國人民從苦難中拔脫出來,認真地復興,也包括國際和平發展。

中共還是有國際主義的精神。不會走美國日本一類的靠劫掠世界才富起來。中國的復興,靠的是得道多助,依靠世界的多元化共同發展。



陸羽之卦象

給一千一百多年前唐代的陸羽打個卦,應該是很有趣的事。聽起來似乎有點荒唐,其實卻與陸羽起名有關,因為根據他的傳記史料,陸羽是個棄嬰,被龍蓋寺的智積和尚撿到,其後被李儒公收養。史料指出,他後來以《易經》卜筮,得《易經》第五十三卦,即漸卦:「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吉。」於是,就把陸當姓,羽作名,鴻漸成為字。說得頭頭是道:占卜得了個吉利的口彩,從此有了響噹噹的字號,也因此流傳千古。他的名字來自打卦,《易經》的「漸卦」就是陸羽姓名的來源。其實,沒有這麼簡單。

《新唐書》說:「陸羽,字鴻漸,一名疾,字季疵,復州竟陵人,不知所生,或言有僧得諸水濱,畜之。既長,以《易》自筮,得『蹇』之『漸』,曰:『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乃以陸為氏,名而字之。」記載了陸羽原來另有稱呼,一是「疾病」,二是「小毛病」,都不是好稱號,或許是寺廟中人對他的蔑稱。他後來讀《易經》,是先讀到「蹇卦」,再讀到「漸卦」,有了切身的體悟,才自定學名。

蹇卦是《易經》第三十九卦,通稱水山蹇,喻必須認真對付困境。卦辭是:「蹇。利西南,不利東北。利見大人,貞吉。」卦象說,「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卦辭說的是,利西南行,不利東北行。利見貴人,獲吉祥之兆。這跟陸羽逃離寺廟,浪迹江湖,遇到貴人賞識,培養他讀書的經歷很接近。此卦的象辭說,上卦為坎,坎為水,下卦為艮,艮為山,象徵山石嶙峋,水流曲折,是舉步維艱的困蹇歷程。君子觀此卦象,悟行道之不易,就要反求諸己,修養德行。

蹇字的原意是「跛足」,如「蹇步」就是形容一瘸一拐地走路。還有一個引伸義是「困蹇」,如「時乖命蹇」,形容生活困難重重,命運不濟。當陸羽讀到「蹇卦」,他一定會感到,天意雖然渺茫,但是卦象卻說的是他的人生經歷。

陸羽一生富有傳奇色彩。他原是個被遺棄的孤兒,約莫兩、三歲時,被竟陵龍蓋寺方丈僧智積禪師在當地西湖之濱拾得。有一天早晨,寺裡的和尚聽到外面不斷傳來大雁的叫聲,智積禪師就急忙跑出去看。來到河堤那邊,有三隻大雁正圍著一個嬰兒叫,並將羽毛覆蓋在孩子身上。智積禪師怕孩子凍死,忙將他抱了回來。可是智積是個出家人,不能收養孩子,就把這孩子送給檀越李儒公收養,李儒公原只有一個女兒,看到個男孩很是高興,因為不知道這孩子的姓名,李儒公自己的女兒叫「李季蘭」,李儒公就根據孩子臉上的傷痕,依輩字取名季疵,「疵」就是毛病的意思。

陸羽七、八歲時,李儒公一家要回故鄉,陸羽不願意成為李儒公的負擔,就到回到寺院投奔智積和尚,智積和尚很喜歡他,想要為他剃度,但他不願意出家,就擔任廟中的工人,後以《易經》占卜,來為自己取姓名。他所得出的是『蹇』之『漸』,《漸》:「鴻漸於陸,夫征不複,婦孕不育。」「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頭一句話的意思是:鴻雁向茫茫陸地遠飛,夫婿出征遲遲不歸。妻子懷了嬰兒,可是得不到養育。第二句的意思是:鴻雁飛到了高山,其羽毛可以用來做舞蹈的道具。所以姓取「陸」,名取「羽」,字取「鴻漸」。這個名正好與他嬰兒時被大雁的羽毛覆蓋的傳說相吻合,又與後來他遊走無定的戲班生活相符。在龍蓋寺,他不但學得了識字,還學會烹茶,儘管如此,陸羽還是志於儒學,不願剃髮為僧,所以十二歲時,他乘人不備逃出龍蓋寺,到了一個戲班子裡學演戲。他雖其貌不揚,又有些口吃,但卻幽默機智,演丑角很成功,後來還編寫了三卷笑話書《謔談》。

唐天寶五年(746年),竟陵太守李齊物在一次聚飲中,看到陸羽的表演,欣賞其才能,當即贈與詩書,推薦他到隱居於火門山的鄒夫子學習。後與一好友常一起出遊,品茶鑒水,談詩論文。

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陸羽來到昇州鑽研茶事。

唐上元初(760年),至苕溪隱居。在顧渚山,陸羽與皎然、朱放等人論茶。顧諸山在浙江湖州,是個著名的產茶區。據《郡齋讀書志·雜家類》載,陸羽還著有《顧渚山記》二卷,當年陸氏與皎然、朱放等論茶,以顧渚為第一。陸羽和皎然都是當時的茶葉名家,分別著有《茶經》和《茶訣》。趙璘《因話錄》中說,陸羽「性嗜茶,始創煎茶法」。後來陸龜蒙 在此開設茶園,深受前輩的影響,他寫過《茶書》一篇,是繼《茶經》、《茶訣》之後又一本茶葉專著。可惜《茶訣》和《茶書》均已失傳。唯有陸羽的《茶經》3卷傳世。

變爻為上六,往蹇來碩,吉,利見大人。

《象》曰:往蹇來碩,志在內也;利見大人,以從貴也。

前行則有難,回來則大有獲得,吉。利於見大人。

已在蹇難的絕地,若是要再繼續往前,無人可以救濟,情勢將無法有所轉圜。但往回走則會得到很多幫助,能有很大的收獲。宜於拜見貴人,吉。

再讀《易經》「漸卦」,陸羽就發現,他一生命運坎坷,《易經》卦象與爻辭說得清清楚楚,好像冥冥之中早有天意。漸卦的卦辭是「女歸吉,利貞。」這是全卦的總綱,是拿女子出嫁作比方,說婚禮要循序漸進,就可獲得吉祥。孔穎達的《周易正義》解釋說,女子出嫁,要循禮漸進,正正當當,就大吉大利了。陸羽讀到漸卦的卦辭,會有什麼感觸,會聯想到自己的身世吧?他是棄嬰,為什麼被人拋棄?是不是因為母親沒有循禮漸進,未婚就生子,違背了「女歸有漸」的道理呢?

漸卦爻辭暗示陸羽身世

漸卦,喻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女歸吉,利貞。初六,鴻漸於干,小子厲,有言,无咎。六二,鴻漸於磐,飲食衎衎,吉。九三,鴻漸於陸,夫征不復,婦孕不育,凶,利禦寇。六四,鴻漸於木,或得其桷,无咎。九五,鴻漸於陵,婦三歲不孕,終莫之勝,吉。上九,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吉。

漸卦六爻的爻辭,似乎都在暗示陸羽所無法知悉的身世秘密。

最低的是「初六」:「鴻漸於干,小子厲,有言,無咎。」孔穎達解釋說,鴻鳥漸漸低飛,降落於水涯,因為地位低下,就會受到小人的言語中傷,但是沒有太大的危害,引申應量力而行,雖受到小人中傷也不計較。

其次是「六二」:「鴻漸於磐,飲食衎衎,吉。」鴻鳥飛到磐石上,可以安穩進食,吉祥了,引申要中正踏實,穩紮穩打。

再來是「九三」:「鴻漸於陸,夫征不復,婦孕不育,凶。利禦寇。」夫君出征,一去不還,婦人失貞懷孕,無顏生育,是凶兆,引申勿貪功冒進,是暗示陸羽遭棄的原因嗎?

六四,鴻漸於木,或得其桷,無咎。《彖傳》曰:或得其桷,順以巽也。四居《巽》之始,《巽》為木。鴻水鳥,本不棲木,「桷」者,枝柯之大而平者也,於木之中,而得方平之桷,則亦可以容足矣。「或」者幸得之辭,此以鴻之失所,喻婦之失所也。四夫在三,三「征不復」,四婦失其所矣,或得其桷而集之,亦無咎焉。巽順自守,不失婦道之正,雖無夫可也。引申相機而行,見利而動。

「九五」則是另一個說法:「鴻漸於陵,婦三歲不孕,終莫之勝,吉。」是勸誡婦人,引申逐步跨越障礙,勿貪功冒進,暗示守貞才得吉祥?

最後的「上九」則說:「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吉。」鴻鳥飛上高處,自身有了美麗的羽毛,可以成為高尚的儀表,大吉,引申知進知退。。

陸羽青少年經歷坎坷,從逃離寺廟的流浪客,逐漸讀書上進,全靠自身努力成人。讀到《易經》的「蹇卦」與「漸卦」,似乎揭示了他的心路歷程,或許這才是他以漸卦取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