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18年7月9日 星期一

管理養生之道

中國傳統的養生之道,離不開陰陽五行和八卦的智慧,傳統典籍如《道德經》、《黃庭經》、《周易參同契》和《內經》等講述養生,對管理之道也有所啟發。古語有云:「若想長壽身體好,頭涼腳熱八分飽」,在管理上有不同解說,是管理的不二法門。中國傳統的陰陽五行和八卦的智慧,是描繪「天人地」整體宇宙的空間與動態的理論。每個人的身體也具備相應的模式與趨向,有着與宇宙大道對應的內在秩序。《道德經》上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表明了「天人地」三才的狀態與運行,皆與最高指導原則的「道」和「自然」,即一體兩稱的「宇宙大道」息息相關。天、人和地,沒有一個環節是獨立存在。萬物,包括人,存於天地之間,依地而存,食穀粟,立地氣,循天體而生和消長,分日夜,定寒暑。天體與大地依照着宇宙大道而展現各種作用與體態。除《道德經》外,中國傳統養生之道另一本重要著作是《黃庭經》,又名《黃庭內景玉經》,相傳為魏晉南北朝時代,由一位先賢仙人傳授給一位當時有德的才女,名為魏華存,她有手書秘傳。至宋代才有三、五套刻版,是《道藏》所收錄的道家丹道重要典籍。此外,還有一本名《周易參同契》,是東漢魏伯陽所著。此書結合《周易》、黃老和煉丹學說寫成。《周易》是以陰陽八卦和宇宙天人圖式,建立丹道煉養的理論架構和符號體系;「黃老」是以道家思想作為丹道煉養的基本原則和指導思想;至於「爐火」則是依據煉丹實踐,總結為一套丹道煉養的技術方法操作準則和要求。中國傳統的養生之道,與西方對身體觀念的看法截然不同。例如北宋道士張伯端寫的《悟真篇》,其仙道之學,說明東方對人身的認知,是涵納在《周易》的傳統學問之中﹕一是經脈與精、氣、神的觀念;二是五行八卦所對應在身體內的動態,以及器官之間的相互關連,都有一個內在秩序的系統,是一種整體的、與天地運行互為影響的身體文本觀念。而這些,都不存在於西方對身體的思維。依據《周易》五行之間所呈現的數象:木生火,金生水的道理,可知心與腎臟的健康直接源於肝與肺的功能是否健全。又例如水生木,若腎水與肝木失調,以致心腎不交,亦可視為內分泌失調,由此引發諸般虛損。對於人(身)這個「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之物,依五臟方位與之對應的五行特性可以推知,加上《周易》所指示的動態圓融原理,便是丹道所主張的努力方向與目標。人身的圓融是體現於五臟的五形特性對應於「天人地」三才的圓融之道,循着經脈系統具有意志所作的動態交融。關於中國傳統養生之道與管理的關係,不妨以《周易參同契》的《君臣御政章第五》說明之:「可不慎乎!御政之首,鼎新革故,管括微密,開舒布寶,要道魁杓,統化綱紐。爻象內動,吉凶外起。」這段話是說,治國怎麼能不謹慎!管理政事的辦法是,一開始就要革新,剷除舊染污習,計劃周密,調度得當。
一個農業國,觀象授時,最重要的是觀測北斗七星的首尾兩星(魁杓)。它是指示一年生化時刻的綱紐。天象發生變化,地上收成就有吉凶相應。《周易參同契》以管治國家之道來說養生,也不妨以中醫說的「頭涼腳熱八分飽」來解說。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匯,不宜接近高溫。頭昏腦脹時,用冷水洗一洗,往往令頭腦清醒。這等於說,管理要有激情,但更需要理性。若急功近利,盲目擴張,結果置自己於死地。管理需要理智的分析判斷,此之謂頭涼。其次說腳熱。俗話說,若要安,腳要暖。腳離心臟最遠,血循環路線長,而腳熱說明微循環好。至於管理的「腳熱」,就是要讓所有的流程順暢,讓所有的員工,同心同德成為一個團隊。對管理者來說,腳熱就是要務實,腳踏實地,抓好基礎。最後說「八分飽」。《黃帝內經》強調:「飲食有節,故能形與神俱,而盡其終年,度百歲去。」食欲太好是病態。管理的「八分飽」,就是要在速度、規模上把握分寸,不能把資源用窮耗盡,凡事要留有餘地,要穩健、控制好節奏,不能看到機會就眼紅。
中國古代重視觀察天象,上圖為北斗七星圖。根據中州派紫微斗數亭老所著,北斗七星諸星,居於疾厄宮具有代表性,可作參考作用:
紫微屬土,主陰分,故於臟腑為脾。天機屬木,主肝臟,又主四肢。太陽屬火,為陽明。陽明火盛,易暈眩,有頭風,此即血壓過高。武曲屬金,主呼吸器官疾患。天同屬水,故主膀胱水道之疾,包括疝氣,淋病,尿道,腎臟等排泄系統疾患。廉貞屬陰火,故主血。古人以:男重精,女重血。故亦主精液。天府屬陽土,於臟腑為胃。太陰屬陰水,故主虧損。一般而言,主腎臟或主神經系統。貪狼屬陽木,又屬水。故於疾病,為肝病,又主生殖系統疾患。巨門屬陰土,故主消化系統;又屬陰金,故亦主呼吸系統。天相屬陽水,故亦主濕疹,腎臟,風濕等疾患。天梁屬陽土,主脾胃,女命亦主乳房。於五官則為鼻。七殺屬陰金,故主呼吸系統疾患。如咳嗽,哮喘,癆病,肺炎,氣管炎之類。破軍屬陽水,然由於其化為耗星,故多主消耗性疾病。當流年、大運的疾厄宮、命宮、福德宮出現星曜異化,當事人必須在身體病徵出現前,作出補救預防。
絕大部分的管理學問都是教人如何解決問題,但真正的管理智慧應該是防範和管理問題。這情況恰如養生。若注意養生,可以減少病患。得了病固然可以吃藥打針做手術,但總不如提高免疫力,防病於未發。管理如果機體康健,偶遇風寒暑熱也能抗得住。而管理的死症,大多是不注重日常養生的緣故。管理之道,一要生存,二要發展。誰不想健康?誰不願長壽?但因頭熱而死的有之,因腳涼而亡的亦有之,因暴飲暴食而夭折的也不在少數。所以,「頭涼、腳熱、八分飽」,確實是管理的不二法門。中國傳統的養生之道脫離不了陰陽五行,管理亦然。陰陽是泛指無數相互關聯的事物,或事物內部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一切事物或現象都存在着相對的兩個方面,兩者互相制約而又相互依存。這就是陰陽的對立與互根。陰陽的平衡不是靜止不變,而是不斷地此消彼長。當陰陽的消長超過一定限度,就會向其相反方向轉化。陰陽從「少」到老(易學將陰陽分為老陽、老陰,少陽、少陰),分化生成五行。少陽生成木,老陽生成火,少陰生成金,老陰生成水。四者參合相和諧,便是土。陰陽生五行,五行又各分陰陽。易學認為天下萬事萬物莫不可以按其相應屬性歸入金、木、水、火、土五大類。五大類存在着相生相剋、相制相侮的關係。五行,是用來概括世界上幾類基本要素的範疇。它們以木、火、土、金、水命名,但並非僅僅指這些具體事物本身,而是以它們為基本框架。五行多用於研究各系統,特別是各系統間的關係。它產生於古人對宇宙演變,特別是元素生成以及生物進化的認識,並推廣到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各領域。現代資訊理論、系統論、控制論等,都可以從五行學說找到雛形。五行的相互關係,最重要的是相生和相剋。相生,指它們可以依照一定順序相互生成。生成是循環不斷的。相剋,指它們之間依照另一順序相互剋制。剋與被剋,也是循環不已,每一剋制者,在另一場合便是被剋者。同時五行又各有陰陽。在養生而言,臟腑也有陰陽:腎為陰,膀胱為陽;肝為陰,膽為陽;心為陰,小腸為陽;脾為陰,胃為陽;肺為陰,大腸為陽。中國傳統的養生也顧及人體的生物鐘,這不僅反映晝夜節奏,而且反映朔望節奏,以及性激素的釋放,特別在女性身上。此外,尚有情緒週期、智力週期、體力週期,更有近似朔望月的節奏。對於這一節奏,《周易參同契》是用《周易》的卦序(乾坤坎離四卦不用)來做數學運算。在管理上,也可參照這些週期來處理人事問題。對於日月運動,主要是日往月來、月往日來,像車輪一樣轉動。日月相對運動,用於表示修丹,最重要的是晦朔之間,日月合璧。日月合璧,用易數表示,就是坎離相交。晦朔之間是新週期的開始,老週期的結束時刻。對管理而言,也可通過晦朔的理論,觀察各種週期的運作。總而言之,整個世界,無非是資訊、能量和態勢(形態和趨勢)的結合,三者不能分割。有資訊就有能量,因而有它們的存在態勢;有能量也必有其資訊和態勢;有態勢也必有資訊作指令,並以能量作基礎。通過這三者的結合,人類才得以將自然、社會及各種認識代代相傳。資訊、能量、態勢若以養生角度言之,在《周易參同契》上,稱做精、氣、神。養生之道講煉精化氣,那是心、脾、腎的結合。五行之木、火、土、金、水,對應身體腹腔五臟六腑的特性與位置是:腹腔中的上方為火為心,下方為水為腎,左方為木為肝,右方為金為肺,中間則為土為脾。而心、脾、腎的結合,也就是「坎離交媾」的運轉,共融在中土轉化而成龍虎之液。至於煉氣化神,那是天人合一。由坎卦處,即從身體的底部,以心意將水中真金以逆時針方向迴旋,從尾閭穴循督脈到達頭部的泥丸宮,代換離卦中爻,而成純陽的乾卦。再循任脈下轉至底部填入坎卦中爻而成純陰的坤卦,而回到天地(乾坤)定位的先天卦位,說明日月能量的強弱變化,同步作用配合身體內部逆轉。最後是煉神還虛。「還虛」意指整個身體的質能與轉化的終究目的為回返太虛(或稱太極),與《周易》所指稱的返回本初無極同理。因為逆轉的動態作用,逆轉等於返源,動態則有合一的特性,因此這個動態逆轉成象的示現,符合「還虛」的意向。從煉丹昇華看管理之道,管理必須「精誠守堅」,生活與內心要「真虛恬澹」,顯示身體丹道之學與管理之道的關鍵是一致的,講求的並非一連串的「技法」,而是必須具備心志與行為的共融。
總而言之,懂得管理自己身體,自然一理通,百理明,結合易經哲學思想,加強其他地方的管理之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