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17年11月7日 星期二

養生之道

年青讀書時迷上金庸小說,幻想武術的威力,甚麼降龍十八掌、少林功夫….但可惜體質不能滿足所需的氣力,只有放棄練武。某日正在睇到《倚天屠龍記》第24章<太極初傳柔克剛>:張三豐坐關十八月,得悟武學精要,創出一套太極拳和太極劍,臨危受命,傳給俞岱巖。張三豐說:「我這套太極拳和太極劍,跟來自武學之道全然不同,講究以靜制動、後發制人。」就有了學習太極拳的衝動;剛巧校內有太極班學習,自此就開始耍耍太極,成為興趣之一。攬雀尾、單鞭、提手上勢、白鶴亮翅、摟膝勾步、手揮琵琶、進步搬攔錘、如封似閉、十字手、抱虎歸山……伴我成長。
早年分別跟多位師父學習,記憶中有兩位,曹老師和高師父,都是楊式太極拳。學習初期比較勤力,但因當時工作繁忙,練拳的次數愈來愈少,近年比較清閒,可以堅持一日耍一至兩次,身體狀態比以前好得多。
無論是太極拳、氣功、中醫學等都是中華數千年文化的一部份,是經歷多年演變而成之智慧,當中有人認為沒有科學根據,相信它獨特的功效是「迷信」,因為相信一些不可思議的現象就是「迷信」,但我覺得現今的科學也有局限的一面,例如弦線理論(String theory)是近代物理學解釋物質最基本單位的一個物理模型,未獲實驗證實,屬於哲學的範疇,不能完全算是物理學。如果有人相信物質是由「弦」狀物體組成,還包含了點狀、薄膜狀物體、具有11度空間、甚至有平行宇宙(我們生活在三度空間)都是「迷信」;我卻認為太武斷,因為如果有人日後用最新一代的高速粒子加速器,尋找到弦線理論裡所預測的超粒子,這個所謂「迷信」就變成「事實」了,關鍵就是科學家是否有儀器探測出來。
與朋友談太極拳,讀歷史嘅對太極的源流、人物有興趣;例如張三丰,楊露禪等。讀醫嘅對太極的健身功能有興趣;讀人體力學嘅對太極的功夫有興趣;讀藝術哲學嘅對太極的美感和太極思想有興趣;而我最有興趣嘅祇是如何達至最佳強身健體的效果,用自己嘅身體做實驗,証明太極拳嘅理論。
太極拳與一般帶氧運動不相同。一般運動都是以肢體加快運動而帶動臟腑運行速度、令血液循環加快,是消耗量大、運動量大的運動模式,例如足球、跑步等。太極拳則以意念放鬆身體內部為主,這種運動模式可以使血管放鬆,所受的壓力減輕,令血液循環順暢。關節、肌肉按著地心吸力而升降,令到不同臟腑主動增加其運動量,是運動量大而消耗量少的運動。在中醫角度來看,太極拳是一種養生的運動,對體弱、大病剛愈、新陳代謝減慢的人最為合適。
所有運動都會令血液循環加快,使各臟腑得到更多的氧氣與養分。所以每個人能動動手,提提腳對身體總會有好處。但太極拳獨特的訓練方法,可令到我們身體的收入多於支出,一點點累積起來,身體便會慢慢的強健起來。這種改變是正面的,來得慢,當事人或身邊的人都不易察覺。練拳幾個月後,不常相聚的親朋與你見面時就會看出來了。回頭想一想,自己便會覺得手腳比前靈活了,身體一些不知原因的輕微痛楚好像消失了,從巴士站走回家好像比前快了,講說話也比以前響亮。
拳架只是一種工具,要學好怎樣用好這工具來提升自己的健康。練拳時用意將每一個關節鬆開,好像開水喉一樣,讓血液流得更順暢就可以了。
太極拳講究松靜安舒,周身協調,通暢氣血,陰陽平衡,以意領行,導引經絡,氣貫全身,神形合一;它從整體上把握人體狀態的鍛鍊調整,對神經系統和內臟器官狀態的調整具有特效。經大學的研究,持續練習太極拳能改善人們的情緒、睡眠、性格、記憶力與動作穩定性,促進心肺功能、新陳代謝功能的提高,有顯著的抗衰老效果。對我們的微循環測試結果顯示,太極拳鍛鍊能使人體微循環狀態得到改善。我們相信進一步系統、深入的科學研究,終將全面揭示太極拳提高人體生命品質的奧秘。
另一方面,順應節令也是養生一個方法,它是大自然的要求,二十四節氣有著大自然特殊的規律,春發、夏浮、秋肅、冬藏,這些都是人們應該注意到的節令現象。老伴與我每每於進入三伏天和三九天時,夏治三伏冬養三九,進行天灸療法。亦會選擇在春分、穀雨等節令外出遊玩,呼吸大自然的新鮮空氣。我認為養生經驗源於生活,亦用於生活,看似平淡無奇,卻是按照運氣學說推算出來的成果,它告訴我們如何陶冶情操,造就精氣神。人最大的缺點就是的泛濫,熙熙攘攘無不由而來,只有節制心態,適可而止,善於滿足者,在平淡追求中獲得樂趣,方是養生之境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