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由2002年起,把每年11月第三個星期四,定為世界哲學日(World Philosophy Day)。今年的世界哲學日在上星期四11月21日,活動包括:就當代重大問題舉辦座談、辯論、哲學分析和研究,並加強哲學與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等的國際合作等云云。
教科文組織總幹事Audrey Azoulay在2022年世界哲學日致詞,闡述哲學在現代社會的價值及貢獻:「哲學既是鼓舞人心的學科,亦能夠改變社會的日常實踐。它引領我們發現世界上思想潮流的多樣性,進而激發跨文化對話;它激發我們思考,進行理性的意見交鋒,進而建立更寬容、互相尊重的社會……」
雖然每個文化都有其獨特哲學,然而,世界哲學日講的主要是西方哲學,而西方哲學的重要性及影響,這200年已逐漸減退。往昔,哲學是學問之母,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均源於哲學;這些如今在大學已脫離哲學而獨立成科。2010年,霍金宣稱「哲學已死」,原因有二:
一、天文、地理及生物已不再是哲學研究範圍;今時今日已沒康德那樣的哲學家,亦沒歌德那樣兼顧科學和哲學的文學家。
二、哲學不能像物理學般找到不可推翻的「真理」。
由西元前五世紀古希臘兩派哲學開始,哲學家總是各執一詞爭辯不休,難分對錯。Parmenides認為:世間萬事萬物皆不變,一切變化都是幻象。這不是跟佛教教義相類似嗎?反之,Heraclitus嘗言:「沒有人可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因萬事萬物時刻在變,人生下來便走向死亡,少者必衰老,繁榮過後即衰退。這便是「思想潮流的多樣性」。
認識不同主義
這亦是許多人認為哲學無用的原因。哲學只提出問題,無法給予確實答案,例如:怎樣的人生才有意義?何謂真、善、美、幸福、正義?各派哲學家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兩千多年來莫衷一是。
許多人自小受父母教導、學校的社教化(Socialisation)、朋輩和社交媒體的影響,會有一套「不言而喻」、未經質疑便信以為真的信念,遇事不「慢想」而「快思」的憑信念下判斷;這是相當危險,因為未經質疑的信念容易成為偏見。哲學的好處是令人不輕易盲信:讀點哲學,認識不同主義的主張,明白互相矛盾的學說──如上述萬事萬物皆變或不變──各有可批評之處,起初會讓人無所適從,不知應相信什麼。弔詭點說,這是讀哲學的益處之一:「去執」,不會執着某一主義是絕對真理;不執着,故寬容。
澄清道德問題
執着個人的信念是絕對真理,很易變成極端狂熱分子,認為所有反對我的人不是邪惡就是無知,輕則自我中心,重則淪落為自戀者,難與他人建立和諧關係。哲學不能保證可讓人思想開明、有容乃大,但讀點哲學,下焉者多點讀書認識哲學問題;中焉者多點理性思考,凡事多點懷疑;上焉者多點批判性思考和哲學思辯(Philosophise)。
讀哲學不會令人找到「真理」,卻可以培養尊重真理的心態。英國道德哲學家Sir Bernard Williams(1929-2003)稱之為「Truthfulness」。
所有人一生總會碰到一些「忠孝不能兩全」的道德難題,例如:應為照顧年老的雙親而留港,還是為子女將來而移民?或如六世達賴倉央嘉措詩云:「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怎麼辦才對?曾任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哲學系主任的Donald Kalish(1919-2000),對修讀道德哲學的學生如是說:「沒有道德真理這回事,(哲學)只能澄清若干道德問題。你憑此安頓你的生命吧!切勿誤以為任何人有答案。沒有人有答案!勇敢面對吧!」
哲學無用論是說得太早了。也許哲學已無用於物理學,但AI仍要面對心與身、自由意志與決定論、意識何來等等哲學問題;醫學仍有安樂死、器官移植的道德問題;政治仍有公義和平等的政治哲學問題,關鍵在今天的哲學家能否澄清這些問題和提出新見解而已!
港人中至少有兩位著名藝人讀哲學:李小龍於1961年在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副修哲學,「Be Water」相信是他讀哲學得來的體悟;黃子華入讀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哲學系,學士畢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