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0年6月12日 星期五

偽善的英國

  在香港過去一年的示威狂熱中,常見年輕人揮舞美國星條旗和香港殖民時代的港英旗。看着舞旗者稚嫩的面孔,絕大部份在回歸後出生,他們沒有見過英國人治港的真實作法。如果他們在回歸前出生,應該記得英國國民(海外)[BN(O)]早於一九八零年代因香港前途問題而設立,讓香港的英國屬土公民申請,以便他們在香港主權移交以後,繼續與英國保持一種英國國籍,但是沒有居留權。最近英國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表態稱,中國如果堅持向香港頒布「港版《國家安全法》」,英國將修改其移民政策,向擁有BN(O)身份的香港人提供取得英國公民身份之「路線圖」。不過會否真的放寬移民政策,筆者保留懷疑態度。

  
英國對香港管治政策的分水嶺是在一九七九年,由於新界和九龍界限街以北的土地是九十九年的租借地,於一九九七年租約到期,英國一直想向中國探詢延長租約的可能性。當時的港督麥理浩在一九七九年三月訪華,成為二戰後首位正式訪華的港督。麥理浩此行主要是與中國領導人鄧小平會面,鄧小平會面時直言中國會於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收回香港主權。另外,鄧小平亦叫香港投資者放心。

  麥理浩回港後,怕引起恐慌,對鄧小平提到收回香港主權隻字不提,只說鄧小平「叫投資者放心」。英國人知道中國想收回香港主權,馬上展開一系列可能從香港撤退的部署。一方面準備與中國談判,另一方面推行一系列政治性改革。

  一、香港電台。在殖民地時代,政府對傳媒,特別是官台香港電台牢牢掌控,當時港台屬政府喉舌。麥理浩訪華之後,隨即指派廣播處處長研究在港台開始製作類似英國海德公園的論壇節目。當年英國想發表政見的人,走到海德公園,站上一張小凳子,就可以發表其政見,他們想將這場景搬到維園。短短一年後,即一九八年四月,港台《城市論壇》啟播,在公眾地方搞論壇,鼓勵言論自由,反映民眾意見。這是其後Phone-in節目的鼻祖。

  我聽到一個已退休的港台高層講起,當時大家很奇怪,為甚麼突然推出《城市論壇》?其後到中英展開香港前途談判,他們才明白這是英國人撤退的部署,在他們管治的時候嚴控輿論,到他們快要走,就給予港人言論自由。

  二、開放地區選舉。踏入八十年代前,香港根本沒有真正意義的選舉,立法局議員全委任。麥理浩前腳從北京回港,後腳已召集政府高層研究如何在港搞選舉。麥理浩在一九八年六月一日和一九八一年一月先後發表《香港地方行政的模式綠皮書》和《地方行政白皮書》,落實各區設區議會的計劃,大量培訓從政人才。有政府高官憶述當年,說他剛加入政府,目睹政府快速發展地方行政,一年間聘請了三百個EO,到各區民政署工作。

  三、開放立法會選舉。英國人與中方就香港前途談判,最後確認中國真的要收回香港主權。在一九八四年中英談判末段,臨近簽約時,政府發表《代議政制綠皮書》,建議透過選舉產生二十四名非官守議員,十二名由選舉團選出,另十二名由功能組別選出,當中包括六名由個人投票的界別產生,司徒華和李柱銘分別從教育界和法律界勝出。到一九九一年開始有直接選舉。

  退休高官又談到八十年代中一次兩局議員與政府高層的秘密會議。當時,港督或布政司每月定時到兩局與主要議員溝通,而當時兩局首席議員是鍾士元。某次會面,鍾士元提到立法局的議會議事規則是為君子而寫得的,很多方面都很寬鬆,但產生了六名功能組別議員後,整個局面改變了,他建議政府檢討議事規則。那次出席會議的是布政司夏鼎基,夏鼎基對此支吾以對。其後港督尤德與兩局議員會面,鍾士元重提這建議,尤德顧左右而言他,沒有聽取鍾士元收緊議事規則的要求。

  過了三十多年後,回想當時英國人開放選舉的設計,是打開「潘朵拉盒子」,目的是讓眾多的精靈飛出來。英國人不是不知道有需要修訂議事規則,而是有意不去修訂。引入新聞自由、開展區議會以至立法局選舉,全面鼓動港人的自由民主意識,就是英國人從殖民地撤退的慣常部署。

  一九八五年,香港成為殖民地一百四十三年,一直沒有民主,到英國人將要把香港交回給中國的前夕,就急急引入民主,這很明顯是一隻「特洛伊木馬」,拖入敵方都城之內,最後觸發叛變。

  如今見到年輕人很仰慕英國殖民的時候,我沒有一絲同感。對英國這個偽善的前宗主國,現在居然高談闊論要監察香港民主自由,覺得實在相當諷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