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0年6月23日 星期二

北斗星耀全球

623943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斗系統第55顆導航衛星,暨北斗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20年間合計將59顆衛星送入太空。至此,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北斗所有信號日後會向全球免費公開。相關專家表示,北斗三號GEO衛星三兄弟在赤道上空拉開距離,將中國的全球衛星導航服務提升到新高度。目前,全球形成了美國GPS、今年年底才完成的歐洲伽利略(Galileo)、俄羅斯格洛納斯(GLONASS)北斗並存的格局。
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在山谷中拔地而起,托舉着最後一顆北斗三號組網衛星升空,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從2000年發射首顆北斗導航試驗衛星算起,20年間,中國用44次發射,成功將59顆北斗導航(試驗)衛星送入太空,成功率達100%。全系統聯調聯試就緒據介紹,此次發射的衛星屬地球同步軌道衛星(GEO),經過一系列在軌測試入網後,中國將進行北斗全系統聯調聯試,在確保系統運行穩定可靠、性能指標優異基礎上,擇機面向用戶提供全天時、全天候、高精度全球定位導航授時服務,以及短報文通信等特色服務。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中,美國、俄羅斯、中國和歐洲等四大衛星導航系統已提供全球服務。國家北斗重大專項地面試驗驗證系統副總設計師盧鋆撰文指出,當前四大全球系統同台競技,精度比肩。截至2019年底,北斗三號衛星空間信號精度均值為0.41m,相對於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等系統,北斗系統空間信號精度相當,定位、測速和授時能力都非常優異。他表示,隨着北斗衛星星座的逐步完善,北斗系統的服務精度將進一步提升。盧鋆認為,四大全球系統通過加強兼容互操作,可有效改善觀測幾何,提高全球任何地區的定位精度,提升全球導航服務可用性。首個海島電力北斗基站投運中國建成北斗三號全球導航系統,有輿論擔憂中國是在謀求「太空霸權」。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就此表示,「我們在第一時間把我們北斗所有的信號向全世界免費的公開,我們把系統建設得更好,就是希望大家都來使用分享中國北斗的成果,和平發展是北斗始終追求的理念」。北斗全球組網衛星發射圓滿收官,北斗系統服務全球則迎來全新開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表示,到2035年,中國將建成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國家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進一步提升時空信息服務能力。北斗將以更強的功能、更優的性能,服務全球,造福人類。另據中新社報道,23日,中國首個海島電力北斗地面基站在江蘇開山島建成投運,該基站可為海島及周邊海域提供精準定位、精準授時,大大提高海島微電網安全穩定運行能力。
中國花了26年時間,建成全球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定位導航系統,在軍事、外交、科技以至民生應用層面,均有重大意義。導航定位「不求人」,軍事上極其重要。曾幾何時,全球都要依賴美國政府GPS定位系統,變相受制於美軍。隨着北斗3號衛星網絡組建完成覆蓋全球,中國不僅在全球定位技術方面與美國並駕齊驅,更可徹底跟美國GPS系統「脫鈎」,毋須仰人鼻息。中國力爭成為科技大國,5G技術與北斗系統舉足輕重,北京銳意開拓北斗定位系統民用市場,放眼一帶一路國家,華府為了維護美國領導地位,有可能像「5G戰」對付華為一樣,用盡政治、經濟及外交手段遏制。
中國北斗3號系統的最後一枚全球組網衛星,23/6由長征系列火箭運載升空,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北斗系統是中國自主研發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1994年北京提出以「三步走」方式建設北斗系統,先覆蓋中國,再涵蓋亞太,最終擴至全球,到昨天終於走完最後一步,比原定計劃提早半年。北斗3號系統是繼美國GPS和俄羅斯GLONASS系統後,全球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歐洲的伽利略衛星定位系統,最快今年底才完成組建。
由各式導彈、現代農業漁業、交通運輸、地震救災,以至民眾日常所用的手機,衛星定位應用無處不在。1970年代末,美國成功發射首枚GPS試驗衛星,為建設軍民兩用的全球定位系統,踏出第一步。現代軍事科技,強調精準打擊能力,衛星定位導航不可或缺。1996年台海危機,暴露了當時中美軍事力量的巨大差距,10多年後有解放軍退休將領向媒體稱,當時解放軍曾向基隆軍事基地對開約20公里水域發射3枚導彈示警,首枚準確命中目標位置,另外兩枚發射後卻失去信號不知所終,解放軍分析人員懷疑是美軍對GPS定位信號做了手腳。有關說法求證無從,不過論軍事技術層面,美國絕對能有力做到這一點。
1991年海灣戰爭,美軍首次大規模使用衛星導向「聰明炸彈」,向全世界展示了GPS在軍事領域中的巨大作用,然而戰爭期間,美國對包括歐洲盟友在內的使用者關閉GPS信號,亦令一些國家意識到,必須建設自己的定位系統,不能依賴美國的GPS。海灣戰爭後,歐洲和中國相繼發展衛星定位系統,都是為免在軍事和通訊方面受制於人,確保關鍵時刻不會被美方「切線斷網」。
中國力爭在2030年成為「太空大國」,跟美俄鼎足而三,北斗3號系統完成是重要里程碑,標誌中國可以與美國GPS系統完全「脫鈎」。北斗3號系統由35枚衛星構成,較美國GPS32枚、俄國GLONASS26枚,以及歐洲伽利略完成後的30枚都要多。後來者的優勢,就是可以借鑑別人的經驗。北斗3號系統在亞太區的定位準確度,可以小至10厘米,比美國GPS 30厘米更勝一籌,澳洲太空工程專家Andrew Dempster便指出,北斗系統除了精確度更高,維修保養亦較容易。
中國高科技發展迅速,個別領域諸如5G技術等猶勝美國,中國衛星定位導航能力追上美國,北斗系統覆蓋全球,意味日後其他國家在定位導航服務方面「有得揀」,華府視北斗為中國挑戰美國領導地位的一着,並不叫人意外。經過多年發展,北斗民用定位服務,在內地已相當普及,資料顯示,去年中國七成以上手機都可使用北斗定位服務,除了國產手機,三星等外地品牌亦有兼容北斗服務的機款。與此同時,北京亦銳意向一帶一路國家推廣北斗民用定位服務。去年美國國會一份研究報告便關注,中方以「太空絲路」之名,向其他國家推銷北斗及代射衛星等太空服務,逐步蠶食美國的影響力。
早在2013年,泰國和巴基斯坦已開始使用北斗。內地當局稱,目前有用北斗系統的國家超過120個,未來15年,中國將全力推廣北斗的全球定位導航服務。不過北斗若要挑戰美國GPS的地位,還得面對一系列艱巨挑戰。論技術,北斗有能力與GPS競爭,惟正如一些內地專家所言,中國缺乏推廣這類全球服務的經驗。衛星定位系統,最重要是穩定,去年歐洲伽利略系統出現大故障,癱瘓近一周,便惹來不少怨言和批評。GPS雖由美軍操生殺大權,然而系統運行了數十載,日常穩定性很高,華府為了保住GPS的領導地位,相信也會不惜一切向盟友乃至其他國家施壓,遏制北斗民用服務的發展空間,就像近年大力打壓華為5G發展空間一樣。未來全球衛星定位服務會否走向「壁壘化」,美國、中國與歐洲各自拉攏友邦集結成堆,值得密切留意;近年美國銳意發展太空軍,要奪取「制空權」,中國北斗系統形成後,美國會否加快太空軍事化步伐,同樣需要關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