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19年7月14日 星期日

甲午戰爭的假新聞:古往今來亦復如是

清末畫師的作品中,其中一幅《高麗月夜大戰牛陣得勝圖》,描述甲午戰爭先在朝鮮開打,當時清軍便是以火牛陣擊潰日軍。
昨天上水衝突期間,一名示威者幾乎墮橋。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尹生在新聞講,收到事主及家人的求助,他因涉嫌非法集結被捕。初時他說因警員追捕另一示威者,誤認事主而想拘捕他時,事主因不想被追打,慌忙中竟跳橋以逃避落網,差點兒喪命;尹其後澄清,當時警員有幫忙拉他回到橋面,但質疑警方事前過分使用武力。尹說:「有記者、圍觀的人,最後我都有見到警方,有把他拉回上來。如果大家看其他報章,不同媒體都有。現時傳出有人指我沒有強調警察(幫忙),指我冤枉警察,這是很可笑、不合邏輯,因為我現時指摘和批評的重點,是為何警方的執法過程,令一名青年害怕得要跳橋以逃避。警方有否檢討他的舉動、行為、執法時,是否有濫暴的情況,令市民那麼害怕,差點釀成大禍。」前後兩個版本!

假新聞盛行,除了有不同勢力撥款支援專業製作,同時也是網民由下而上的創作,背後反映一個心理現象:假新聞往往打中我們心裡最潛藏的慾望,按下分享的時候,我們其實是在釋放一個慾望,而不在乎真相。

根據近年來經驗,反對派代理製作的假新聞,經常是關於港獨、政教和高官問責等,因為大多數人對這些議題都有最強烈的反應,而從假新聞題材是什麼,可以看見一個社會的集體心理。

要了解這種現象,我們不妨溫故知新。時間回到1895年,當年清朝與明治維新後的日本爆發甲午戰爭,由於當時的資訊和科技限制,軍情一度不明,兩國朝野對戰爭過程和誰勝誰負,亦曾各自表述。內地學者諶旭彬兩年前曾提出一個貌似嘩眾取寵的故事:民國才子蔣夢麟原來有一段長時間,都以為甲午戰爭是清軍大獲全勝。以今天語言,這就是「曼德拉效應」。
蔣夢麟自言對「清軍大勝」的印象,來自清末民間畫師的繪畫,其中一幅是這樣的:「渤海上的海戰場面,日本艦隊中的一艘軍艦已被幾罐裝滿火藥的大瓦罐擊中起火,軍艦正在下沉。」
當時清朝有大量文盲人口(特別是農村),圖像是常見的傳播媒介。當時沒有有圖有真相之說,但事實是有圖也不一定有真相。蔣夢麟的回憶,到今日還可以找到版畫文物佐證:諶文徵引日本國立公文書館亞洲歷史資料中心(JACAR)與大英圖書館在2014年的一次合作,釋出中日兩國畫師在戰爭期間製作的235件版畫,在中國畫師作品中,不少都描述清軍戰勝日軍:《捉拿倭奸審問正法圖》、《朝鮮水戰得勝捷圖》、《高麗月夜大戰牛陣得勝全圖》……

清廷為了維穩,對軍情消息流通或有一定管制,但人民並非完全蒙在鼓里。當時上海新聞業領先全國,就有符合真相的報道,但當時中國人多以天朝上國自居,難以接受敗給東洋蕞爾小國,而且主觀認為戰況一定是清軍打得日軍落花流水。有了這樣的大衆心理需求,自然產生供應。可以想象是很多畫師未必不知道國家已經落于下風,但為了搏取銷量和贊好,便製作大量的清軍獲勝圖。

到了國家層面,清廷為了國家顏面或宣慰民心,亦可能對於這類假新聞流傳樂觀其成。即使清軍最後戰敗,但戰役期間可以發揮的空間亦很大。清廷自然不會希望清軍腐敗一面被人民所知,傳統以來民間有排滿的革命思想,而日後領導革命的興中會,也是在戰爭期間成立。內憂外患的清廷自然是希望,人民相信清軍也打過一些漂亮的戰役,只是最後雖敗猶榮

從這些清製版畫,我們不只看到國際關係、朝廷治術、藝術商業史,還看到一個群體的集體社會意識。這和今天的網絡世界,又有何分別? 


令浮世繪風格再次流行
除上圖用中文的版畫,也有一些版畫附有歐陸語言,顯示日方當時積極向歐洲展示自身力量、渴求列強接納和承認的心態。而日本畫師也會「二創」中國畫師的「清軍大勝」作品,諷刺中國人不願接受現實,這裏可以看見日本人的「知中」,以及百多年前「古人」的心態,與現代人其實沒太大分別。

兩國畫師透過「二創」互相嘲諷,類似我們在社交網絡上以「分享」或「retweet」來發表評論╱吵架;至於今日在社交網絡大行其道的「迷因」(meme ,操作靈感大概就是來自以前時事畫報上的單幅作品,配以小量說明文字諷刺時弊。這類作品在甲午戰爭期間,也大為流行。甚至有評論指出,這場戰爭令一度已經衰落的浮世繪風格,再次(和最後一次)流行。

假新聞、謠言雖然怎說也不理想,不過它的存在和擴散,顯然也有人性的脈絡。與啟蒙時代和理想家的期望不一樣,人始終是非理性的。人的心理,有自我保護機制,而人類社會也以各種程度不一的謊言潤滑自身。

一群有相似認同感的人,就是國家、民族,事實上是每個國家民族都有自己的「另類事實」,也就是共同信仰的「假新聞」,它的存在可能是集體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而每一個國家民族的由來傳說,幾乎沒有一個是真實的。這些「假」,可能是官方維護的,也可能是民間約定俗成的文化,分別只是這種「不求真」,程度是極端或者較為溫和。

BBC近月刊登一篇文章,問道「如果所有謊言都消失會怎樣?」最簡單的例子是,如果我們轉了髮型、換了一對新鞋,我們期望別人坦白回答,還是圓滑評論?10個評價者,可能有一個直抒己見而惡評,你聽到自然會不開心,人與人之間關係可能就會破壞。兩個普通人之間的心病,可能只是心病;但如果是兩個社團的大佬、兩個政黨、兩個國家,衝突的代價就不容易說。

撒謊易得方便和利益
這就是為什麼甲午戰爭,清廷戰敗,今日被視為歷史定論,但在當時卻流行另一種看法,近年流行的網絡名詞「曼德拉效應」,不就是那麼回事?謊言除了令別人的敵意降低,其實也是出於自身的心理需要。有些事情就像民間故事,以訛傳訛之中,附帶其他社會功能。希臘神話有人物戴上蠟燭翅膀飛翅,最後翅膀因為太接近太陽而融化墜落。最可怕的也許不是假新聞,而是地球人內心對它的需求,而不自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