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19年7月5日 星期五

靜觀世界

相對全國城市,乃至鄰近地區各大城市,香港都是像家家有本難讀唸的書,就是教人難以明白,以致管治者和市民都眼花撩亂。不少人逢中必反,動輒上綱上線,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部分港人正是心眼太多,故使中央特別頭痛。
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說過,如果不通過所謂的「真普選」,香港將無法管治。他的話不全是對,也不全是錯,通過了普選或可以暫時有效管治,但是要長治久安恐怕不易。世運不改,人心不變,結果仍會是一樣。有了「真普選」,又有人可以要求獨立;有了民選特首和議會,也可以出現如泰國般的紅衫軍、黃衫軍對峙局面,因此,政治改革未必就是究竟之途。況且,如今中港關係尖銳對立,要北京放行「真普選」,無異於緣木求魚,前瞻未來十年,香港條條都是困路,不容易找到出口。
另外,第一屆特首董建華早前形容:通識科教育出現失敗是造成年輕人出問題的重要原因。但教育局表示未見到有實際證據,顯示通識科令到學生激進。事實上,過往研究指出,通識科並沒有大幅影響學生的公民和政治參與,亦未令大多數學生轉趨激進。除非有更多證據反證,否則董先生不宜隨意把社會矛盾怪罪個別原因。董建華治下七年,施政亦屢起爭議,鑒己照人,他實不宜作出輕率評論,避免再為社會添油火。
但高低起跌,循環往復,是其理固然之事,香港既然能有好日子,當然亦能有壞日子,遇上命舛時乖就持盈保泰,黑暗之後自有光明。
《般若心經》的第一句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面對時變,我寄語身邊年輕人就是「觀自在」三個字。最好能以抽離一點、輕鬆一點的態度去駕馭世情,不要過分投入,否則容易頭腦發熱。所謂「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靜觀世界,需要有如禪者般的瀟灑。
放眼天下,短期內找不到出路的地方又何止香港,昔日的宗主國英國日子也不好過,該國一旦脫離歐盟後,很可能又要面臨蘇格蘭獨立,大不列顛將分崩離析。法國的街頭暴動持續了半年,情況比香港更糟。台灣人的票投來投去,當地經濟仍是疲不能興,一個香港洗碗工人的月薪,隨時是台灣大學畢業生的兩倍。更不要說中東、南美、非洲好些動亂地區了。所謂「家家有本難唸的經」,香港人只看着這巴掌之地,往往便會將小事當成天大的事看待,一時想不通甚至自尋短見,那便是太可惜也太不該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