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4年6月25日 星期二

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

所有社會都有貧富懸殊現象。在農業社會,農民貧無立錐之地,就會暴動起義。比較富裕的工業社會,雖仍然貧富不均,但政府會提供福利,讓窮人不飢不寒,預防暴亂。



只有左翼依然認為:經濟不平等、貧富太懸殊是不道德的,帶來許多不良影響。

樂施會每年都提交全球經濟不平等報告。今年報告指出,由2020年開始,貧富懸殊不斷加劇。全球約60%人口比3年前更窮。十億美元富豪的財富比3年前增加了34%,總數達3.3兆美元。其中,全球最有錢的5名富豪,財富增加了逾一倍,達4640億美元。

如今,十億富豪已不足以形容馬斯克(Elon Musk)、貝索斯(Jeff Bezos)等新貴,他們是超級富豪。

美國聯邦政府法定的最低時薪只有7.25美元。亞馬遜的老闆貝索斯,每9秒已賺到其員工的平均年薪。貧富之懸殊,令人咋舌。

右翼認為,富豪──如馬斯克、貝索斯之流──擁有巨富,乃他們應得的,是他們敢於創新、辛勤工作的報酬。財富不同金錢,金錢用來花,財富卻是投資。沒投資,何來科技創新?整體財富就不可能大幅增長。右翼指出,1980年全球人口只有44億左右。如今達80億,增加了逾80%。發達地區的窮人生活水平遠高於1980年。人類平均預期壽命相應大幅增加。展望將來,AI將會再提高人類平均生活水平。

富豪有何貢獻?

左翼並不反對創業家致富。他們只是不贊成:不少富豪累積巨富,靠避稅、遺產、投機、收購或其他不道德而合法的手段得來。

舉例,1980年代沃爾瑪的CEO Sam Walton,年薪30萬美元(約等於現今114萬美元),可算是他創辦公司應得的。可是,現今沃爾瑪的CEO年薪2700萬美元,合理嗎?

左翼亦質疑,在貧富較平等的社會,就一定沒科技創新或有魄力的企業家嗎?

瑞典和芬蘭都是所謂福利主義國家,不一樣有宜家家居和諾基亞?許多人都不知道,現時全球的外匯買賣,是全世界其中一個最龐大的產業。然而,這創造了什麼價值?對人類福祉有何貢獻?

被稱為Terminator的法國富豪阿爾諾(Bernard Arnault),父親是實業家。他靠父親的資產起家,在1987年全球股市暴跌時,收購LVMH集團,擁有DiorLouis Vuitton等名牌,現時成為全球最大奢侈品公司的CEO及股東。今年6月,他的財富達2004億美元,僅次於馬斯克和貝索斯。縱使承認馬斯克和貝索斯有貢獻,那阿爾諾呢?他有什麼貢獻?還有坐擁天然資源的油王一類超級富豪,他們對人類福祉有什麼幫助?

經濟下滲失敗

柏拉圖在《理想國》中認為,最有錢公民的工資,不應該超過最窮的公民四倍,以免破壞社會和諧。二十世紀初,創立J.P. Morgan & Co.J. P. Morgan,曾幾番解救美國政府的財困。他覺得,經理級行政人員的薪酬,不應高於最低薪之員工20倍。這樣才不致打擊中、低層員工士氣。1942年,美國總統羅斯福聲言:美國公民每年除稅後的淨收入,不應超過2.5萬美元。

二戰過後,蘇聯陣營推行計劃經濟,已證明徹底失敗。自由市場經濟欣欣向榮,卻帶來嚴重貧富懸殊。M形社會,大大減低中下層的上流機會,零工經濟更打擊年輕一輩上進意志,產生了宅男宅女、躺平以及生育率下跌的現象。互聯網年代已經是「勝者全取」的時代,發展AI需要巨額投資,勢必產生寡頭壟斷(如微軟、谷歌),貧富懸殊只會加劇。

美國前總統列根時期的經濟學家認為,經濟繁榮了,財富會下滲到各階層,惠及貧苦。事實證明「下滲經濟學」徹底失敗。美國是全球最大經濟體,製造了不少超級富豪。不過,窮人依然缺乏足夠的醫療保險,城市破產或衰退,治安日差,教育水平下降,民智日昏。何來經濟下滲?請問右翼有什麼辦法解決?抑或視而不見,將問題掃到地氈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