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1年4月9日 星期五

截拳道的哲理

 

早前《推薦十二本書》,其中《三國演義》是通俗小說,部份是虛構故事,主要角色都來自作者的幻想。不過,為了提供故事背景或加強劇力,情節往往會加入一些歷史名人,例如諸葛亮、關雲長甚或一些只見於其他小說系列中的主角人物:例如超人與神奇女俠同場出現,或哥斯拉和金剛怪獸相鬥。這種手法叫「跨界作品」(Crossover),尤其流行在漫畫、卡通動畫及電影等領域。

1966年,李小龍與美國廣播公司簽訂了一套電視劇《青蜂俠》的演出合約,擔演其中的配角「加藤」(Kato)。那是在他尚未回來香港影圈發展之前的事,很多人都知道。但較少人知道的是,李小龍在另一齣差不多同期播映的電視劇《蝙蝠俠》中也曾「跨界」演出過,現身於其中的三集之內。那發生在《青蜂俠》全部26集完結之後,大約是在1967年。期間,他一直沒有放下國術館的工作。

也是在這段時期,他寫了一封信給一個名叫George Lee的藝術家好朋友。此人雖同姓,但與李小龍並沒有親屬關係,只是曾經為他製作過一個牌匾,上面刻有太極圖形,附加一些中文註解。各位博友應該熟悉太極圖的模樣。基本上是一個圓形,中間畫上一條彎曲的分界線,將這圓分作各像水滴的兩個半份。兩者朝相反方向並排在一起。水滴的一端是圓的,一路伸展開去,變得愈來愈窄愈小,最終成為一個尖尖。兩個一正一反水滴,合併成為一個完美的圓形。

李小龍在信中這樣說:「我有一個請求。如果你有時間的話,想請你替我造一套掛牆的飾物,那比較你以前造的稍為細小就行。我現在告訴你我的構思和想法。這個項目的用途,是為了說明我所創武術操作背後的理念,分作三個階段。」李小龍在說的,顯然是有關他始創的「截拳道」。

他續說:用三塊牌匾(plaque)分別顯示這三個階段。第一塊標示出來的是一個太極陰陽符號,其中的兩個水滴狀圖形,一是紅色,另一是金色;但紅色的圓端中不需有金色的一點,金色的圓端中也不需有紅色的一點。在這牌匾的下面寫上「PARTIALITY-THE RUNNING TO EXTREME」(偏向──朝極端奮進)。第二塊也標示一個太極陰陽符號,類似你上次造的那一個,但撇去中文附註;下面則刻上「FLUIDITY-THE TWO HALVES OF ONE WHOLE」(流動──兩半合成一個整體)。第三塊是整片的黑色,什麼也沒有。只有刻於底部的這段文字:「EMPTINESS-THE FORMLESS FORM」(空靈──沒有形狀的形狀)。

空靈如水     

李小龍始創「截拳道」,可說武術一代宗師。這套拳術並非單是用來搏擊的武藝,其中更有哲學道理。

李小龍曾有過一段說話,末段的YouTube可以看到和聽到他親身闡釋其中理念的影片片段。他說:「Empty your mind. Be formless, shapeless, like water. When you put water into a cup, it becomes the cup; you put it into a bottle, it becomes the bottle; you put it into a teapot, it becomes the teapot. Now, water can flow, or it can crash. Be water, my friend.」(汝當致力令心性空明;力求思想如水,無固狀、無固形。若將水置於杯內,它就好比是杯;置於瓶內,形成瓶的模樣;置於壺中,則成為那個壺一般。須知水能流動,亦能撞擊。朋友,請以水為典範。)

上述這段簡稱「Be water」(如水)的名言,竟然在2019年所謂「反送中」動亂期間,被示威者視為行動的精神和策略。他們認為,所謂「如水」,隱喻「不要設定任何框框限制自己;須能在不同時候,作出相應變化。只有這樣,才可以在不一樣的環境中,作出流動或攻擊的行為。既柔且剛的特性,正正就是水的形態」。有人甚至說,「Be water乃是互相提醒大家,要像水一樣能進能退,能聚能散。除了能像洪水般洶湧而至,亦要可以像潮水般迅速撤離。」尚有更具體的說法:「需要退的時候就要退,唔好死守。」對於這樣子的闡釋,只能嘆一句:取其形而失其義,何其膚淺!

如果拿這三塊牌匾上的文字,與李小龍上述YouTube影片片段中的說話比對,當可以明白他截拳道的哲理是:堅持目標致力奮進,保持靈活流動變化,不要囿於死板格局。那才是「Be water」的精義所在。

名人效應     

李小龍是名人,他遺下三塊牌匾,與近期艾未未一幅作品,同樣都受到名人效應影響,但又有不一樣的「際遇」。艾未未的父親蔣正涵是居於中國大陸的一位作家,筆名艾青。照道理,艾未未應該姓蔣,但不知道是他父母的主意還是個人的選擇,他以父親筆名中的「艾」為姓。艾青在解放後本來算是十分擁護共產黨政權的,忝為「紅派」,卻在1958年被打成右派,一家人下放到東北。艾未未自小隨父母過坎坷的生活。1976年艾青帶家人返回北京;後於1979年獲得平反。艾未未鼓吹「自由表達」,以行為藝術方式,經多種媒體積極評論社會現象,成為國際知名的藝術家和異見人士;自不為當政者所喜。

1997年,艾未未拍下一套叫《透視研究:天安門》的照片,其中一張顯示他面向天安門,舉起中指。同系列中還有另外三幅作品,分別是向美國白宮、特朗普大廈,以及巴黎鐵塔,舉起中指。這批作品後來成為私人藏品,之後在2012年,連同其他1500多件中國當代藝術藏品,以「部分捐贈、部分收購」的方式,轉讓予即將開幕的M+博物館。上月,有立法會議員抨擊這作品「侮辱國家尊嚴」,涉嫌違反《國安法》。這事件引起社會上不少爭論。有人認為博物館「一擲千金買垃圾」。對立者則強調那是藝術創作,不應視之為政治對抗。

我對藝術的認識十分膚淺,自是沒有資格和能力妄作批評。不過,我由此聯想到2012年在美國公開拍賣的一幅牌匾,那就是上段所講,由李小龍構思訂製一套三幅牌匾中的最後一幅。這套牌匾中,首兩塊上都刻有太極圖形,那是用以表達他始創的「截拳道」像太極般,具有圓融和生生不息的狀態。但第三塊整片黑色,什麼圖形也沒有,只是刻上了「EMPTINESS-THE FORMLESS FORM」(空靈──沒有形狀的形狀)這些文字。如果拿出來拍賣的只是這一件「冇頭冇尾」的東西,相信不會有很多人感興趣。但賣方同時提供李小龍寫給牌匾製作者的信件,內中詳細闡述他要求的構圖及其他內容;拍賣特刊中也刊載了一張照片,那是李小龍和四位學員之合照,背景是一幅牆,牆上掛着的四幅牌匾正正包括了這一幅。

李小龍的牌匾與艾未未的照片有什麼關連?兩者相同之處有兩點。一是作品皆有特別的「點子」,言中有物,或起碼作者是想藉之表達他對某一件事物的想法;二是名人效應。以照片為例,如果鏡頭中豎起中指那位仁兄不是艾未未,而是一個無名氏,可說一點兒價值也沒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