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自由不一定自主 人生應活得輕或重?

所有語文都有一些字多過一個意思,開始時兩字意思無關,後來才發現有關。比如英文的「light」字,既可解光,亦可解輕。光與輕有什麼關係呢?後來,物理學家發現光沒質量,即沒重量。那光還不是宇宙間最輕的東西嗎?

「前蘇格拉底」哲學家之一巴門尼德(Parmenides, 515445BC)認為,世界是二元對立的:光暗、冷暖、粗幼、輕重乃至善惡、喜憂等等,一如中國陰陽學說。巴門尼德指光、幼、䁔輕等是正面的,可能因為這些皆有利萬物生長和發展;相反,黑暗、寒冷、粗糙、沉重都是負面。英文「Light-hearted」意思是輕鬆愉快,「Heavy-hearted」則解作心情沉重。

捷克裔法國籍小說家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 19292023),在名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裏,借用巴門尼德的輕重二元對立探討一個問題:人生在世,活得輕好些?還是活得重較好?一個人能自由自在、無牽無掛、無憂無慮……應算活得輕了。先天下之憂而憂,為家為國為人為己,不是擔心此就是牽掛彼,怎能不活得重呢?現實裏,大多數人無論貧富、人生勝利或失敗組,都覺得活得重,渴望能早點活得輕!昆德拉在小說中問:生命中有沒有不能承受之輕呢?

永劫回歸

人人都只能活一次。如果死了就一了百了,當行善不能積福,作惡沒有現眼報,何不在世時為求快活而「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呢?何須負責任、盡義務、守法、貢獻社會?不顧道德良心,當然活得輕。為了警惕、嚇阻世人不要追求這類活得輕,基督宗教提出:人死後要受上帝判決上天堂或下地獄,佛家講因果、講輪迴、講業報。

當反基督宗教的尼采高喊:「上帝已死」,俄羅斯小說家杜思妥也夫斯基順應指出「上帝已死,一切都被容許」時,宗教的阻嚇力消退,尼采提出「永劫回歸」,指宇宙會永遠迴圈發生曾發生的事,每個人會重複過同樣的人生。若然有「永劫回歸」這回事,人就不應活得輕,更加要踏實的活,事關活得輕,人生便失去普遍性意義,可以任性的隨自己喜歡怎樣活便怎樣活了!

事實是,當代人已把活得輕視作人生目標,不要沾滯或牽掛過去,毋須認識歷史,不斷忘記不幸——無論失戀、失業、失婚、失去家財或失去理想,總之,盡快把不快忘掉。此地不爽便遠走他方,不能走就躺平;男女冇feel便分手;不結婚,不生兒育女,對人對事不要負責任和承擔(commitment),總之要自由自在,最好是無牽無掛走天涯,如此活得輕才算浪漫,不枉此生。

欠缺重心

昆德拉不贊同「永劫回歸」。他認為:活得輕不一定是好事。《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女主角Sabina,本着要活得輕的宗旨,僅僅因為想分手便斷然跟情夫分開,毫無理由。沒承擔的情、愛是沒深度、無足輕重;對人對事沒承擔,個人存在變得輕飄飄,像浮在空中的羽毛,生活無疑自由自在,卻欠缺重心和莊嚴;這便是小說名稱「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活得輕,可以是個人選擇,亦可能被迫。昆德拉是否反映1991年前的捷克人活在社會主義制度下,被迫要忍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呢?

這讓我想起宮崎駿動畫《風起了》,片名類同法國詩人保羅梵樂希(Paul Valery, 18711945)一句詩:「風起了,我們仍要努力活着。」梵樂希沒一刀切反對活得輕。他指出:活得輕可「輕如雀鳥,亦可輕如羽毛」。兩者都因為輕而在遠離地面在空中,雀鳥是自主的翱翔,享受自由;羽毛卻不由自主,任憑風吹舞弄。人生輕如雀鳥是可喜的,輕如羽毛才是不能承受的。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於1984年出版。次年,正當瑞典皇家文學院準備把諾貝爾文學獎頒給意大利大文豪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 19231985)時,他黯然而逝。在其遺作《給未來千年的備忘錄》(Six Memos for the Next Millennium)第一章《輕》中,卡爾維諾寫道:言談分兩類,有思想之輕(thoughtful lightness)和草率浮誇之輕(frivolous lightness),相比之下,後者顯得沉悶、沉重而非輕。

《九龍城寨》輸什麼?

二零二四,《九龍城寨之圍城》以雷霆萬鈞之勢為香港電影破地獄,票房破紀錄,政府高官多次引用提振士氣,布景再掀起懷舊熱,機場商場都要重搭一個半個角落……「不能留住,不想離開」,飛機在九龍城頭頂飛過,打動人心的集體回憶。就憑這氣勢代表香港角逐奧斯卡!

《奧斯卡金像獎》日前公布初選入圍名單,其中「最佳國際電影」,代表我們的《九龍城寨之圍城》未能入圍。十五部入圍「最佳國際電影」初選的電影包括泰國賣座溫情電影《全職乖孫》(How to Make Millions Before Grandma Dies)。我們會覺得這電影平常不過嘛!

開拍時曾用名字《中國家庭》(The Chinese Family),這催淚電影席捲東南亞。三代同堂,泰國唐人區的婆婆湊大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男主角明仔,高高大大一個廢青。婆婆患上末期癌症,明仔決心努力成為遺產第一繼承人。

電影一開場,掃墓,帶來燒肉果品一家人在墳前吃,這場景我們太熟悉了!「拜祭先人,雞屁股不要對着先人的臉!」「祭祖一年一次,不要跨過供品!」孫兒只顧打機。家人看Fashion TV模特兒列隊行catwalk,下一個鏡頭是披麻戴孝排隊送喪。傳統的,就如拜神的茶不能放入微波爐叮熱,或者阿婆自力更生每朝五點鐘去擺檔賣粥,我們香港觀眾看來都是太平常了吧,也嫌節奏太慢。「你對我有沒有目的?」這句對白太常見,孝道題材太平常。

但我們忽然就醒覺,原來古天樂、洪金寶以至郭富城這幾位演藝天王,在我們心目中代表的偶像重量,在國際間可能沒什麼感覺和情緒連繫。我們覺得親情孝道老生常談婆婆媽媽,在東南亞竟然掀起賣座熱潮,甚至可以殺入奧斯卡,擊敗我們認定會令香港功夫武打片再度在國際影壇揚威的《城寨》。

文化符號奇妙也微妙,什麼才是國際視野國際情懷國際揚威?韓國的《上流寄生族》!

《上流寄生族》是首部奪得康城影展金棕櫚獎的韓國電影,講述一個無業遊民家庭,通過騙術走入富翁社長家為其子女補習、當司機、做管家,逐漸墜入不可收拾的境況。一部電影融入貧富懸殊、社會階層矛盾、人性貪婪等議題,有黑色幽默,也有令人意想不到的驚悚變奏。以下探討一下電影中幾個符號的象徵意義,如何才是國際視野國際情懷國際揚威。

水蜜桃的暗語

水蜜桃在富爸爸朴先生家裡是禁果,由於管家雯光對水蜜桃過敏,長女多蕙喜歡吃卻不可嚐之。她和金家長子基宇互生情愫,基宇還偷看她的日記,更幻想日後能與她正式交往。金家利用水蜜桃皮的粉屑趕走雯光,成功讓窮媽媽成為新的管家。當窮爸爸基澤還在開玩笑說妻子是在為未來媳婦洗內褲時,仍不知危險已迫近。水蜜桃帶有夢幻的性象徵意味,但在朴家的階級界線下,這樣的結合是難以發生的,也只能成為金家在宿主豪宅裡肆無忌憚享受時的幻想。

燒烤叉的暴力

朴家的生日派對上,雯光的丈夫被窮媽媽用燒烤叉刺死,叉上還帶著幾根烤香腸。這裡象徵著同類相食(cannibalism),一個因優越感而食人的社會。雯光的丈夫與金家不同的是,他甘於一直住在地牢,為朴社長進行每日的感謝儀式。而金家意欲不斷往上流動,於是每步一謊言地,走向不可收拾的境地。吃人的象徵,展現的是朴家相對於金家的內在優越感。這種暴力除了是報復和自衛,還帶出了金家對於低下階層盲目崇拜上流階層(「寄生蟲」樂於依賴「宿主」)的一種摒棄。面對如此尊敬他的雯光丈夫,朴社長僅是一句「我認識你嗎?」再加以一副嫌棄其臭味的嘴臉。這樣的強烈對比勾起基澤的羞辱感,致令他失控。

地上與地下,不要過界

影片多次強調富人與窮人的無形界線。富爸爸朴社長經常說「Don't cross the line」。富爸爸跟富媽媽在客廳沙發上歡愉的時候,道出了自己對於「踩界」的看法,而躲在茶几下的金家也聽見了。他評論當司機的基澤開車可能會踩界,但不會過界;然而他身上的氣味卻踰越到後車座了。他認為那臭味,像擠地鐵的人也會有的氣味。地鐵就如金家生活的地牢一樣,隱喻著低下階層在地下蝸居的生活,是陽光照不到而且潮濕黯淡的;朴家代表的是地上的社會群體,能在私人花園沐浴於陽光下(這也是金家長子非常中意之事)。然而金家的氣味無所遁形,這種嗅覺上的「過界」不為朴社長接受。

富爸爸決定解僱前任司機,也是因為他以為司機踩過界,在屬於他的後座做出踰越、暗示挑戰權威的行為。「在我的座位上射精很興奮嗎?」透露了他對「下流」階層的嫌惡和蔑視。朴社長透過所謂的理性分析,抹黑司機和性伴侶吸食毒品,進而貶低其人格。在朴社長的觀念裡,寄生與宿主,兩個不同階層的人應留在自身位置而不可越界。這也折射了韓國當代社會無形的權力結構。在財閥和政府操控企業壟斷的市場下,精英階層意圖維持自身利益,社會流動幾乎成為一種無望的幻想。

北韓的威脅與無法擺脫的美國依附

寄生的關係除了暴露貧富懸殊,也映照出南韓對美國的依賴。美國的影子存在於朴社長在美國的成就,他太太對美國貨的信任,還有強調芝加哥名校的學歷,作為與朴家關係建立的條件。朴家夫婦總是時常拋出一句英文,代表他們「上流」身份的建立與美國不可分割。此外,導演也在片中以黑色幽默滲透出北韓的威脅。朴家的地下室,最初建造是為了一旦北韓入侵而提供避難所,也為上一任屋主帶來羞恥感。有趣的是,暴雨的夜晚,當雯光夫婦用金家的短片作威脅,將訊息發送鍵喻為北韓導彈的發射按鈕,又扮演朝鮮主播帶出幽默段子,實際反映北韓核武擴張威脅下的恐懼。而用摩斯密碼發送求救信號及書信,或是朴社長和兒子用對講機溝通,同樣影射韓戰時期。從這個角度看,大宅裡的人其實代表三個利益主體:無法擺脫宿主的金家,是軍事上依賴著美國保護的南韓;秘密隱匿在地下室的雯光丈夫,是恐怖的北韓威脅;還有外表亮麗善良、內心卻虛偽而不誠實的朴家夫婦,實際是代表美國。

2024年12月22日 星期日

2024世局紛亂 教界堅守記憶責任

雖然香港四季不分明,立冬不覺峭寒,但明明西曆2024年行將成為歷史記憶,香港不東不西,亦東亦西,西曆2025年,農曆乙巳年,已準備就緒輪番走上現實舞台了。從教育角度看,際此時刻,回顧前贍,實有必要。

2024年波詭雲譎,普世價值被扭曲,世界大潮繼續浪接浪,「一國兩制」的香港,既是國際大城市,不能置身事外,迎浪逐浪破浪,各界只能團結一致,迎難而上,別無選擇。教育意義上的記憶,由此而衍生的價值思考,是要重整,建立與向前。這記憶,是要以學生為本,與教育持份者並肩同行前進的責任,是一份赤子的初心。

過去一年,俄烏戰爭未見遏止,殺戮膠着,政客看重的政權,以及政治集團的保值與升值,並非困苦無依老百姓的生命價值;另一邊廂,以巴戰爭之殘害火藥濃度,較俄烏更密,巴勒斯坦的哈馬斯組織的偷襲及殺害人質,以及以色列政府的百倍無差別轟炸當地平民,得勝不饒人,又大肆轟炸黎巴嫩境內真主黨。如此的以眼還眼的多倍凶殘奉還,沒有最可怕,只有更可怕。

美國好戰 霸道優先

事實上,以色列及哈馬斯雙方都被國際人道組織定為犯下「種族滅絕」之人道罪行。但以色列憑武器火力壓倒性優勢,竟宣布把呼籲雙方立即停戰的聯合國秘書長,列入以色列國不受歡迎人物。這讓爭取和平的世界各國瞠目結舌。而美國更在聯合國大會上,就以巴要即時和談的和平方案,六度行使否決權,讓世人深度思考,美國的精神與價值是些什麼?是好戰第一,霸道最先?

2024年,戰爭等傷亡的幽靈抓緊時刻前進,11月底,敍利亞沙姆解放組織開始攻佔數座城鎮及村莊。不到兩星期,已攻陷首都大馬士革。阿薩德搭機逃離大馬士革,舉家逃亡俄羅斯。阿薩德家族對敍利亞長達53年的獨裁統治宣告終結。但在敍利亞老百姓的受傷害,並未終結。2011年起,多年的內戰結果,死亡人數近60多萬之後,今天大馬士革被攻陷後,以色列藉口與敍利亞原政府簽訂邊界協議無效,隨即以殺傷的優秀武力,佔據敍利亞領土,要佔領戈蘭高地的全部,土耳其亦借勢以無人機轟炸敍利亞的「民主力量」陣地,從而擴展對土耳其的話語權。

總的是,敍利亞又要面臨自2011年後,又一次頹垣敗瓦,魚爛鳥散,人命大傷亡的痛苦境況,眾所周知,以色列最大的支撐是美國,而土耳其是北大西洋公約軍事組織之老會員國,亦是歐盟的候選國,即屬美西方集團一員。

另一邊廂,不要忘記,緬甸內亂戰爭,至今未有止息,烽火依然,傷亡繼續。究竟,人命安全,世界和平的最重要價值,落腳餘地在哪裏?長期以來,港人受教育的系統裏,普世價值就與美西方價值的緊密聯繫,以及由此而來的價值觀、世界觀,實在有必要重新作出大調整。

說回香港,2024年,美西方繼續無理全方位圍堵中國,作為「一國兩制」下的香港,當與國家同呼吸,沉着應對,西方不亮東方可亮,多元對策,多尋突破口與出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開拓中亞,東南亞乃至更遠的新興市場,強化香港在大灣區發展的獨持優勢,除香港自身的法治、金融、服務、教育的傳統優勢要鞏固並發展外,還得發掘其他各項的潛藏力量。

畢竟,這裏是具備東西文化的長期薈萃,是國家十四五規劃以客觀及科學準則,定為大灣區八大交流中心,潛藏與輻射能力深厚。問題是,如何且有沒有坐言起行,有具體計劃落實「改革永不停止」,香港綜合能力,確實有不少第一,但猶如逆水行舟,不進,香港的倒數第一的項目,勢必增加!

港府首務 搞活經濟

現在,香港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是想方設法尋找突破口,搞活內外經濟。但中長期而言,大、中、小學教育如何培育人才,輸送人才,是輕慢不得。當世界被美國分裂,卻又無法阻擋東南亞、中亞,以及中南美,以至非洲大陸等「南方力量」的興起,香港教育的科研、經濟、文化等人才如何對接與配合?從而爭取更多的發展空間。

看今天香港各大學的學系規劃,針對「南方力量」的研學情況怎樣,中東阿拉伯、東南亞,以及合共土地面積載得下中國、印度、美國、歐洲有餘的,合共有56個國家非洲大陸,那裏的政情、社情、國情、人情,香港對此認知與了解是多少?

2024年世局紛亂,我想到中國有句話「德不孤,必有鄰」,這就是中國立足於世界列國之林,能穩步向前的底因。這是2025年,和平的活水源流,「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教育工作者,是有責任堅守這些價值,並將實例向學生述說,再說,從教育意義上審視,「記憶責任」最大的目的是要珍惜和平並由此必修的善良的多元價值,切切實實,講好香港故事、中國故事,這也是教學上的初心。

金縷玉衣

古人相信,人死後到了陰間可以重生,是有骨有肉的整個身體重生。馬王堆漢墓中的女屍(辛追夫人)皮膚仍有彈性,內臟、四肢完好,還有眼睫毛。為了下葬時好好保存肉身,方法之一就是用玉器陪葬,正所謂「玉能生肌(肉)」也!

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竇綰的金縷玉衣是於1968 年分別在中國河北省滿城西漢劉勝墓和竇綰墓出土的。這是第一次發現如此完整的漢代「 玉衣」,也是當時眾多出土的文物中最令人驚嘆的。按《後漢書》所載,身為諸侯王的劉勝應該使用「銀縷玉衣」,估計是西漢時尚未定制之故,或者是漢武帝破格特賜的。
玉衣是漢代皇帝和高級貴族死後的殮服。玉衣用玉片製成,玉片間以金絲編綴。劉勝的金縷玉衣形體肥大,全長1.88 米,其玉衣可謂是度身訂造,共用玉片2498 片,以不同形狀、大小的玉片以金絲編成。所用金絲約1100 克。竇綰的金縷玉衣略小,全長1.72 米,共有2160 塊玉片,金絲約700 克。
古代統治者用玉衣作為葬服,既是身份地位的象徵,也是源於古人認為玉器能夠寒屍、令屍骨永不腐朽的觀念。直到東漢末年,魏文帝曹丕認為這是「愚俗所為也」而下令禁止使用玉衣。歷史意義西漢劉邦汲取秦朝滅亡教訓,決意分封同姓諸侯,以宗族血緣關係鞏固統治,更規定「非劉氏不得王」。這些諸侯王國佔地大,在政治、經濟、軍事皆有很大的自主性。有些諸侯更私自鑄造錢幣、徵集軍隊、徵收賦稅以壯大勢力,過著著草生活。
滿城漢墓的主人──劉勝是景帝的庶子,被封於中山國。他生活在漢朝的鼎盛時期,其一生可以「吃、喝、玩、樂」作總括。根據《史記》,他「勝為人樂酒好內」、「常與兄趙王相非,曰:『兄為王,專代吏治事。王者當日聽音樂聲色。 』」、「有子枝屬百二十餘人」;《漢書》記載他「有子百二十餘人」。可見他不務正業、耽於酒色和荒淫無恥。漢代統治者對金縷玉衣的製作有十分嚴格的要求,並且設立「東園」專門負責玉衣的製作。劉勝和竇綰的金縷玉衣設計及製作都極之精細,是既秏費又秏時又考工夫的工作。所用共約4500 塊玉片皆是由遙遠的地方運來,再經艱難而繁複的工序把玉料加工成以千計的玉片,再對玉片進行十多種工序,包括磨光、鑽孔、拋光等,才以特製的金絲編綴而成。西漢時期制做這件玉衣,名玉工匠也需十多年的時間才能完成。

而自古以來,中國人都十分重視生死之事,有「事死如事生」的說法。劉勝希望死後仍然保持國王身的尊貴以及享盡和生前一樣的富貴榮華。而滿城漢墓中驚世奢華的陪葬品深刻地揭露了出封建統治階級的之一的中山王劉勝生前的驕奢淫逸和對勞苦百姓的逼迫、剝削,同時,反映出當時民間工藝的高度發展。相關史料説明研究有關文物涉及的史料有很多,古有《史記》、《漢書》、《後漢書》和《三國志》等,對於西漢中山國、劉勝和玉衣的雛形皆有所記述。現代史料主要有考古和發掘過程的紀錄和出土文物研究資料,然而這些紀錄檔案較多描述發掘過程,對於研究墓室較有用,至於對有關文物的研究資料則比較單一,涉及的書藉研究雖多,但有不少重複的部分,史料的虛實基本上沒有太大的爭議的地方。唯身為諸侯的劉勝可製作皇帝規格的金縷玉衣的原因存疑。而針對有關文物的研究資對於金縷玉衣中的「玉衣」研究較「金縷」深入。對相關文物的認知比較難得到一手資料,所以只能透過古代文獻和現代的記錄、研究,加以分析。

王侯貴族不可少的陪葬品有琀、握、踏、珥、瑱等等。《說文解字》稱:「琀,送死(者)口中玉也。」死者口中含的玉琀,通常雕成蟬狀,因為古人相信蟬會復生。玉握則是指死者手握的玉器,象徵財富和權力,通常雕成豬狀,玉豬是兩漢最流行的玉握。

玉踏是斧形玉器,扁而薄,上寬下窄,上面稍凸,底平整,整個磨得光滑;珥看字形可知是耳朵的飾物,耳環、耳墜之類的玉器。玉瑱是古代男女普遍使用的玉器,或垂在冠旁,或掛在耳上;瑱通鎮,壓住坐席的玉器亦稱玉瑱。有些貴族婦女還有步搖,用金銀絲穿過珠玉作首飾,戴上後步行時一步一搖,婀娜多姿,故名步搖。

除了嘴含琀、手中握、耳戴珥、腳有踏、身上竅孔有玉瑱,尊貴的公侯,如漢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夫人,還全身穿上金縷玉衣,以便在陰間仍可穿戴。較低級的王侯,有錢也不能穿上金縷玉衣,只可穿絲縷玉衣。陰間一如人間,等級森嚴,不可僭越;在不少漢墓都發現金縷玉衣,可信是相當普遍的公侯陪葬品。

服玉屑求升仙

古人酷愛玉,不單因為玉能保存屍身不腐壞,且道教認為玉可醫病、保持健康,甚至升仙。漢武帝獨尊儒術,自己卻經常服玉屑——將玉磨成粉末——以求升仙。歷代醫書指玉屑「久服輕身長壽」,內服可治喘息、消渴、潤心肺、清胃熱、止煩躁、滋養五臟,治心虛、心跳、腦經、脾經,骨節疼、發熱等症。外用則可治眼翳(生長在眼角膜上的纖維血管組織)。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新年立願

尚有不足十日,二〇二四便成過去,際此年末歲首的更迭時刻,少不免會翻「舊賬」,回想曾經雄心壯志許下的新年立願,當中有多少願望成真?這時,網絡上就會反覆流傳內容相類近的短片,拍片人攤開一張列舉數項新年願望、皺巴巴的紙張,然後逐項檢視、更改內容,如把「今年結交女朋友」更改為「今年結識到朋友」,「儲1,000,000元」刪去三個零變成一千元,「減肥瘦身二十磅」就修正為「二磅」,旨在幽默地嘲弄「願望照許、故我依舊」的無奈。

修正「願望」其實是個不錯的調節機制,人於立願時往往傾向過於樂觀,許下跟現實好一段距離的目標,年終檢視一下成果,調校來年目標方向;工多藝熟,訂下的目標自然愈來愈能貼近現實,達成機會大增,嘗到成功的甜美,自然更有動力繼續求變,成就更美好的自己。不過,改變是個充滿阻力,同時需要不少助力的工程,目標即使再合理,也有難以完成的沮喪時刻,結果無論努力不努力都殊途同歸,被大局既成的框框牢牢套住,跌入故步自封的死循環。

關於改變,《原子習慣》作者克利爾的解說值得一讀,他把改變分為三個層次:成果、過程及身份認同的改變。成果關乎得到什麼,過程關乎做了什麼,身份認同則關乎一個人相信什麼;因此,當中最有效的改變,是把焦點放在身份認同之上,即一個人到底想成為怎樣的人,而非想要達到什麼成果,換句話說就是把焦點從「讀一本書」、「減二十磅」等目標成果,轉移至「成為讀書的人」、「成為健康管理體重的人」,內置了「成為」的想法,內在信念系統轉變亦會隨之而來,無意識中驅使行動亦作出相應改變。 

克利爾提出一個有趣的比喻,既然身份認同源自習慣,反過來說,即每個行動都可想像成一張選票,投給個人想要成為的那種人;例如一個戒煙的人,在有人遞上香煙時回答「我正在戒煙」及「我不抽煙」,兩者差別雖小,但說法所反映的身份認同卻大相逕庭,前者乃「我是抽煙者」,後者卻不把自己看為抽煙者,不難想像後者的身份認同改變,對於戒煙者來說更有助力。

以下嘗試進一步解說:

設立目標是贏得比賽,建立系統是持續在比賽裡
設立目標準確地讓我們想達到的事有了方向,但你聽過「溜溜球效應」嗎?
努力不懈奔馳到達終點線後,喜悅過後,緊接而來的是憂傷提不起勁,像是快速洩了氣的氣球般。
過往的激勵瞬間消失了,也因此許多人重拾舊習。
再者,贏家和輸家擁有相同目標,直到贏家執行持續追求微小改善的系統,最終才產出與輸家不同結果。
長遠的思考是不顧目標的思考,不斷精練與持續改善循環。進步的必要條件,是對過程的投入。
建立一套完善系統,從身份認同出發
「希望新的這一年能夠讀完 10 本書,並內化運用於生活。」這是2021 年初,我對自己的默許和目標。這個目標顯然是以達成結果為取向,最終可能導致前述的「溜溜球效應」。改變習慣過程,若重點放在想要達成什麼 → 一年能夠讀完 10 本書=以結果為基礎的習慣。倘若今天重點改放在希望成為什麼樣的人→ 目標不是讀十本書,而是成為讀書的人=以身份認同為基礎的習慣。
我們都會受到外在刺激而開始一個新習慣,如:被朋友說服開始選擇健康飲食。但要維持這個動機只有一個方式:這個習慣成為你的身份認同一部分。「我要成為一個注重身體健康的人。」只要行為背後的信念改變,就能成為長期維持的核心。生活中的每個習慣都會修改你的自我形象,但不可能讀一本書就成為愛讀書的人。但當你反覆執行閱讀這個習慣,逐漸積累,你的自我形象也會開始轉變。
採取的每個行動都像張選票,投給你想要成為的那種人,隨著票數累積,新身份的證據也聚沙成塔。
完善系統—習慣建立四法則:
一、讓提示顯而易見(提示)
■執行意向:促使我們堅持目標
觸發一個行動的提示會以各種形式出現,最常見的兩種提示是「時間」和「地點」。
當我們想要開始執行一個習慣時,總是把事情交給機遇,「我要多看一本書」、「我要多寫一些文章」…從來沒說這些事要在何時何地發生。
執行意向是對習慣以具體的行動計劃來執行,「我會在每日早上八點,在臥室閱讀三十分鐘。」當在制定的時間地點,執行的重複次數夠多,會在對的時間強烈想要去做對的事。
■習慣堆疊:讓新習慣和目前習慣配對
把想要做的行為和每天已經在做的事情綁在一起。做完「目前習慣」後,我會執行「新習慣」。習慣堆疊讓你找到觸發行為的正確提示,創造一組引導未來行為的簡單規則:
「早起泡杯咖啡,喝了幾口後,坐下來開始閱讀。」
「購入一樣新東西時,我會先送出一樣舊東西。」
明確很重要,新習慣與明確的提示連結愈緊,採取行動的提示到來,愈有可能執行。
■視覺提示:人類行為最強大的催化劑
人們進到超市選擇某樣商品,往往不是想要這個商品,而是這個商品被呈現的方式。
顯眼的中間貨架放上超市最新的促銷主打商品,遇上大量人流,銷售額較其他位置呈列商品更好。進到廚房看到一盤削好的蘋果,即使你肚子不餓,總會默默的拿起幾塊來吃。
讓提示成為環境一大部分。
我特別喜歡視覺提示這一項,因為可以自己更改設計環境,讓自己暴露於正面的提示中,成為理想生活的建構者。想要每天早上記得吃藥,將保健食品放置於咖啡機旁。想要多喝水,每天早上將幾個瓶子裝滿水,放在家裡幾個你常待的地方。讓生活與工作環境充滿提高生產力的提示,並消除降低我們生產力的隱而不見。
二、讓習慣有吸引力(渴望)
■誘惑綑綁
將「想要」的行為與「需要」的行為配對人類大腦分配給「想要」獎賞的神經迴路,遠比分配給「喜歡」獎賞要得多。一開始激勵你採取行動的,是對「想要」的獎賞預期。做完我「需要」的習慣後,我會執行我「想要」的習慣。假若想要看Netfix,但又需要多運動:
「踩健身自行車100下後(需要),可以看Netfix(想要)。」
到最後你可能會開始期待踩健身自行車,代表可以看Netfix,誘惑綑綁是創造任何習慣的強化版本。
■社會常規的誘人拉力
人類是群居動物,想融入群體、和他人建立關係。我們最早的習慣不是來自選擇,而是模仿。「屬於某一群體」的感覺更能支撐動機,歸屬感從個人的追求轉化為共同的追求。
例如:讀書會、樂團、自行車車隊
當改變習慣意味著融入族群,改變就變得很有吸引力。
■與正面感受產生連結:
有些習慣,對起初開始執行時,極度困難,翻開密密麻麻的文字書,還沒開始,就想放棄。但當你把閱讀和正面感受產生連結,閱讀將變得有吸引力,首先你只需要小小轉念,把「我必須閱讀」想成「我可以閱讀」,原本被你視為負擔的行為,成了機會。重新思考習慣,將重點放在益處而不是壞處。舉例談到財務,想養成「省錢」的習慣,大多數人會把省錢和犧牲聯想在一起,但只要一個轉換思考,省錢其實是自由,目前的省吃儉用,等於未來的財務自由及增加金錢購買力。
三、讓行動輕而易舉(回應)
習慣養成取決「頻率」,而非「時間」
重複實行!重複實行!重複實行!培養一個新習慣,剛開始執行感受困難,但當我們日復一日地重複實行,困難慢慢消失,行為變得自動化,重複就是一種改變。
■減法的加乘作用
優化環境,讓習慣變得簡單且容易。減少習慣相關阻力最有效方法 → 環境設計
例子 每天要吃水果、水果放冰箱最前方盤子
例子 晨起閱讀,將書、筆記本放在書桌前
創造一個讓正確習慣盡可能輕而易舉的環境。
■兩分鐘法則
新習慣的開始應該花不到兩分鐘。讓習慣從容易開始,要繼續執行就較為簡單了,在覺得費力之前停止。兩分鐘法則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強化了你所要建立的身分,即使每天只有執行兩分鐘,就是把票投給新的身分。採取最小行動,確保自己慢慢成為想要的人。
四、讓獎賞令人滿足(獎賞)
增加立即的滿足,增加下一次執行重複的可能性;添增一些立即的痛苦,減少執行對長遠無益的壞習慣。
■ 強化立即的獎賞,讓避免變得可見
作者舉了這一個相當實用的方式:
養成不亂花錢:難以得到立即的滿足回饋,覺得只是在抵抗誘惑。但當「避免變得可見」時:
少買一件衣服,將這件衣服的同等現金存入另一個帳戶,下個月不訂購同性質的玩具、存入同等金額到帳戶,這就像是替自己創造一個紅利積點的方案。
立即滿足讓感覺良好,而不是覺得犧牲、被剝奪。
訓練自己延遲滿足的方式:為長遠有益的習慣添加一些立即愉悅。
■習慣追蹤
在尚未閱讀《原子習慣》這本書前,在網上看到一些高效人士會將習慣紀錄在紙本筆記或是數位形式的Notion。後來考慮想讓執行步驟自動化且能同步於所有裝置,於是我選擇並學習使用後者—Notion。
2021年10月我開始使用Notion做習慣追蹤
習慣追蹤的優點:
視覺提示:記錄上一個行動,創造觸發下一個行動因子。
最有效的激勵是看見自己在進步,追蹤本身變成一種獎賞。
專注於當下做的事,焦點會放在過程而非結果。
習慣追蹤不適用狀態:
當「測量」成為目標,就不再是好的測量方式。測量並非唯一重要的事,若焦點轉移到全然不同的事物上,如「非量化成就」也有效。如減重:體重機上的數字很頑固,若只聚焦於此,動力將消磨殆盡,但若發現減重讓自己起床時間變早、皮膚狀況變好,更能讓你看見自身進展的方式。
建立好習慣也有壞處
什麼?!前面說了這麼多養成習慣的好處、培養方式,原來益處也有其代價。當習慣變得自動化,開始對回饋變得不敏感,落入無意識重複。不假思索想把事情「做好」,就不會去思考怎麼做得「更好」,把我們鎖進先前思考與行為模式。
破解:
到了不假思索就能執行到程度時,把注意力放到更高階的細節上,也就是自動化+刻意練習的組合。
原子習慣— 結語
《原子習慣》是一本從書封到頁尾,滿是乾貨價值的實用書籍,也是被我記下最多標記痕跡的書,除了研究說明好習慣帶來的好處及概念外,更是著重在「教你如何達成」養成好習慣或撇除壞習慣的方法技巧。作者 James Clear 創立的「習慣學院」線上課程,更是教育了超過一萬名領導者、經理和教練,並經常受邀到大學和企業演講。
看完這本書,我瀏覽了James Clear的個人網站,內容豐沛且有價值,我想就是他從以前持續積累的原子習慣,才得以在現今為他打造理想的人生。
***
這次新年立願,不妨一改以往習慣,放棄羅列一大堆希望達致的成果,把焦點放在希望自己「成為」一個怎樣的人之上。

敵人的敵人不是朋友

敍利亞反對軍12月8日進入大馬士革(Damascus),敍利亞政權倒台。總統巴沙爾.阿薩德(Bashar al-Assad)在求和談判破裂後,獲得與其個人關係一般、在戰略層面上卻一直為其提供大量支援的普京接濟,狼狽地逃往俄羅斯。有的說,俄因烏克蘭戰事分身不暇,故拒絕應巴沙爾要求,派兵去敍利亞支援。

巴沙爾兩父子共掌控敍利亞超過50年,其父親早年通過務實經濟政策與高壓武裝統治,把反對派系及普遍異議者肅清。在兒子接管政權十多年過後,中東地區爆發所謂的「阿拉伯之春」,敍利亞陷入嚴重內戰,巴沙爾政權動用生化武器對付平民,在俄伊兩國傾力支持下得以苟且存活。

另一邊廂,獲得西方情報軍事陣營加持的諸多伊斯蘭反對軍,當中包括不少武裝分子及恐怖主義者,在過去30年來貪婪地收集冷戰時期遺留下來的美軍裝備,趁着敍利亞局勢動盪展開他們糅合着極端教條性保守主義及軍權統治的擴充大計。

這些反對勢力包括曾令人聞風喪膽的「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IS),以及近日急速冒起的沙姆解放組織(Hayat Tahrir as-SamHTS)。後者也是非正式地接管敍利亞管轄權的「新政權」,至今仍被聯合國定性為恐怖組織(terrorist organisation)。阿薩德倒台,意味着土耳其在其東部邊境更進一步的勢力拓展,俄伊區內戰略利益遭受嚴重挫敗。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於記者會表示,「阿薩德政權殘害、虐待、屠殺了成千上萬無辜敍利亞百姓。政權被推翻,乃基本的公義之舉。這賦予了敍利亞平民一個建立更佳未來的機會。」,聽起來是多麼的堂而皇之,理所當然啊。

一、 養虎遺患:這不是美國的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地緣政治中,絕沒有永遠的朋友或敵人。甚至所謂的「朋友」或「敵人」,皆純粹為按照主觀利益交織或排斥程度所定奪的美化標籤。正因如此,敵人的敵人,往往皆不是朋友,而頂多是「有事鍾無艷,無事夏迎春」的「酒肉朋友」(fair-weather friend)。無論是分析大國博弈還是中小國家之間的領土衝突,我們皆要避免墮入過度簡化而缺乏論據的二元分析。

且以敍利亞作例。美國官方體制向來把阿薩德政權定性為伊朗與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關鍵合作者,並視其為數一數二須移除的眼中釘。巴沙爾個人信奉阿拉維派,卻無阻什葉派的伊朗政權把其視為可透過軍工科技支援所控制的「代理人」,可借助以打壓以色列。

同時,深諳權術之道的普京認定阿拉伯之春過後的阿薩德政權極為衰弱,可透過武裝與經濟資源而被其「收買」,從而充當其情報收集與主宰中東地區貿易的關鍵前哨站。事實上,無論是中國、印度、俄羅斯等強國,皆對中東諸多反政權伊斯蘭恐怖分子崛起感到隱憂,寧願二者選其輕,在不同程度上為阿薩德背書。

過去十多年,為了印證所謂的「民主化」進程、鞏固其對區域內能源控制,甚至樹立或促進對自身整體經濟利益有利的政權建立,美國把大量資源投放在訓練及支持中東地區的各大小「民主鬥士」兵團,與這些看似草根,實際卻與外部力量勾結的「反對軍」建立合作關係。911空襲過後,美方絕沒可能明面上扶植極端伊斯蘭力量,因為一旦這種做法獲媒體揭露,則必然在如今根深柢固地「恐伊斯蘭」的美國民眾中掀起風暴,令當局民望嚴重受損。

但說到底,美軍高層又能否100%擔保其名義上寄送予認可反對派手中的武器,並不會通過非法或正式的第三方,流入諸多「聖戰者」手中?在不少美國體制主宰者眼中,包括HTS在內的反對派勢力,在敍利亞層面上是他們的「lesser evil」,從而成為他們戰略層面上的間接夥伴。

推翻阿薩德後,以朱拉尼(Abu Muhammad al-Jawlani)為首的HTS高層頻密地與部分前朝官員見面,似乎有意釋放與二次掌權的塔利班初期釋出的訊號──他們有意穩住大局,並落實有效施政「還富於民」。在《金融時報》對其報道中,朱拉尼這位被形容為「在宗教議題上相對溫和」的領袖,據聞「公然否定與西方為敵的外交方針」。然而這箇中有多少是有意把新政權合理化的政治公關與輿論操作?反對派掌權後,又能否有效地建立穩定政府、推動轉型公義、實現治理重組?當然,這些「瑣碎」問題明顯並非正在經歷着改朝換代的焦急美國國務院官員現正最為關注的議題。正在尋找新僱主聘用的不少人,正就着特朗普回巢前的人事變動疲於奔命,又何來「穩住敍利亞」的時間?

美國在敍利亞的「間接」參與,乃其多年以來在海外諸地參與在政權更替行動的冰山一角。1979年至1992年間,中情局發動「旋風行動」(Operation Cyclone),支持反蘇聯的阿富汗聖戰者,為他們提供武器與資金──當中有不少獲重點栽培與訓練者,日後成為惡名昭彰的恐怖分子,包括拉登(Osama Bin Laden)所率領、策劃911襲擊的阿爾基達組織,以及塔利班集團一干領導層。若無2000年代中阿富汗、伊拉克的相繼倒台,中東諸國的地方恐怖分子力量也未必能如雨後春筍般崛起,並「遍地開花」,最終演變成美國二十一世紀首20年的頭號敵人。這迴力鏢所帶來的代價,確實太大。

二、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為何你敵人的敵人往往不是你朋友

當今輿論界中常聽到個別情緒高漲的評論家大聲疾呼,說世界乃「美英歐」西方陣營與「全球南方」分庭抗禮的「二元世界」,並強調中國須跟後者站在一起,「同仇敵愾」地反帝國主義、反強權壓榨。這種說法深受某些極端民族主義者認同,卻忽略了中歐、東北亞等發達地區地之間深厚的來往,也低估了「全球南方」內部的分裂,以及包括俄羅斯及印度在內的「球南」非中國大國的戰略野心與盤算。此說法最根本的謬誤是,其把「球北」設定為唯一的侵略者,而忽略了「球南」中所存有的霸權。

美國的敵人(包括阿薩德在內的中東諸多政權)的敵人(武裝分子),長遠而言絕非他們的朋友;同樣道理也能套用在大國之間的博弈。華盛頓近年來不斷積極拉攏印度,通過所謂「亞太四國」(Quad)及雙邊協議,以美國資金推高印度股市及拉動經濟發展,嘗試建立印太地區的「攻守同盟」,抑制中國。然而,印度當權者絕對無意成為西方的傀儡或附庸,通過金磚國家(BRICS+)、上合組織(SCO)及長年堅固的俄印關係,減少美國對其的影響力及主導權。假若他日印度在產業企業,甚至宗教主權問題上與美國有所衝突,難保印度不會「強悍起來」,與對手約法三章。同時,於東歐北亞擁有相當影響力,俄羅斯也在長期關係緊繃的中印兩國間左右逢源──礙於莫斯科跟北京日益緊密的關係,以及正快速展開的北極航道與食用水競賽,新德里不得不積極參與在金磚機制之中,嘗試在這空間中爭取更大話語權,向莫斯科論證自身價值。

某些政權沒可能成為任何人的真「朋友」,因他們本質上便是「借力打力」的高手,充當鷸蚌相爭中的漁人,靜悄悄地獲利。他們視挑撥離間其他勢力為自身外交工具之一,通過塑造「願當朋友」的假象,把存有的縫隙不斷放大、讓合作空間不斷收窄。他們善用利用「敵我矛盾」的建構,從而把其他國家引誘至合乎自身短期利益卻違反長遠利益的決定面上。箇中緣由很簡單:該政權的延續,並不取決於任何其他一時合夥的「友人政權」之穩定,更甚至需要對其他政權的適度打壓,從而方能突顯出他們的戰略價值。以博弈論術語來說,這些政權乃「負和邏輯」(negative-sum logic)的表表者。這分析也能套用在政黨層面上:法國極右政黨國民聯盟(National RallyRN)把法國與歐洲政壇中的親烏克蘭力量定性為主要對手,並多番強調要減低歐盟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並表示歐盟應尋求與俄羅斯破冰共存的空間。然而領袖勒龐(Marine le Pen)卻在中國議題上與北約鷹派同出一轍,刻意渲染「中國威脅論」,並聲稱會把「中俄關係」離間,干預北京的戰略自主。

隨着國際秩序與多邊組織邁向碎片化、地區力量有所崛起、地緣衝突日漸白熱化,美國影響力這處於這「一超多強」中「一超」正在逐漸衰落,各「強」間的各自提防與猜疑,正把世界推向安全懸崖邊緣。在這暗湧處處的時代中,敵人的敵人,可能還是一名敵人。最確實而有效的外交法寶,依然是能促使海內外各方共贏的經濟發展。唯有驅動增長、建立行之有效的市場機制、推動就業素質升級與鞏固,方能建立深厚的相互依賴(mutual interdependence),從而降低世界墮入戰爭圈套的概率。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一套電影的反思

嚴懲火葬 古代殯儀迷思

電影《破.地獄》大賣,港人得以了解道教的殯葬儀式。中國自商朝開始已進行土葬,《周禮》更明確規定:「眾生必死,死必歸土。」

西方亦不例外,《創世記》中,耶和華對亞當說:「你是從土而出的。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十六世紀簡化成「塵歸塵,土歸土」。

農業民族多土葬,並有固定墳地,春、秋二祭;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並無固定殯葬之所,故多火葬,亦無農業民族要保留屍體的觀念。染瘟疫、患重病或猝死的人更必須火葬,以免疫病傳染開去。南北朝時代,已有不少遊牧民族定居中原,隨着佛教傳入,視身體為臭皮囊,毀之不足惜,國人逐漸受印度的葬俗影響。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講及印度葬俗:「一曰火葬,積薪焚燎;二曰水葬,沉水漂散;三曰野葬,棄林飼獸。」隋唐以前,殯葬已趨多元化。《南史》記載:「死者有四葬,土葬則埋之,火葬則焚為灰燼,近河海的漁民則水葬,甚至有棄屍荒野,任兀鷹啄食,謂之鳥葬。」

免費棺柩

隋唐兩朝的葬俗雖已多元化,主流仍是儒家的土葬,直至唐亡;五代十國華夷混集,北方的夷族──例如突厥──盛行把死者屍體燒成灰燼,然後埋葬。北宋只有半壁江山,強調華夷之辨,認為土葬代表文明,火葬、水葬是「胡風夷俗」,鳥葬更是野蠻行為,必須抵制,以維護華夏文明。南宋時有官員上奏:「今民俗有所謂火化者,生則奉養之具惟恐不至,死則燔爇而棄捐之,何獨厚於生而薄於死乎?甚者焚而置之水中,識者見之動心。」話雖如此,兩宋火葬風氣依然「日益熾甚」,以致有官員要求朝廷「獨尊」土葬,明令禁止其他殯葬方式。

為了鼓勵土葬,兩宋皇帝實施「死有所葬」政策,規定城鄉需建墓園,供人民土葬先人,甚至為貧民、窮人提供免費棺柩,容許親屬在墓園行祭禮。元朝進一步立法規定:漢人一律土葬,外族人豁免;明朝朱元璋立國之初,即禁止浙江等地水葬和火葬,違者重罰;清朝更嚴厲,《大清律》規定:「其從尊長遺言將屍體燒化或置水中,杖一百」,「若私自火葬或水葬父母,按殺人罪論死刑」。由是,土葬成為國人理所當然的葬俗;就算先人遺願要火葬,子孫寧可違背其意願也要土葬。至今,內地已習慣火葬及火化屍體成灰撒於河海,海外華人依然取土葬。

無主孤魂

土葬流行於中國,除了傳統習慣,尚有兩個原因:一是風水學影響,認為先人葬在好風水的福地,子孫得到保佑飛黃騰達,火葬、水葬便沒這個好處;二是《韓詩外傳》謂之:「人死曰鬼,鬼者歸也,精氣歸於天,肉歸於土。」《禮記.檀弓下》記載,延陵季子長子下葬,孔子往觀禮。封棺入坑後,行禮者大叫三聲:「骨肉歸復於土,命也。若魂氣則無不之也!無不之也!」無不之意思是「無所不在」,這個「無所不在」的魂氣若不「歸於天」,留在人間即成遊魂,苦不堪言。

在西方,蘇格拉底及基督宗教相信:人由身體與靈魂構成,身體是動物皆有的肉身,靈魂是人類獨有的精神;人死,只是身體死亡,靈魂則不滅。中國人之想法同樣是二元的,人是由精神和肉身(即所謂魄)構成,精神包括魂和氣或神,人死亡是因為「斷氣」或「神滅」,但魂可能生存。人死後若有魄而沒有魂,便成沒有生命的殭屍,類似今之喪屍;若只有魂而無魄,便成為鬼,故常稱為鬼魂。鬼魂如能找到肉身,便可以復生,即所謂借屍還魂;若能霸佔另一活人的肉身(即所謂鬼上身),便可短暫「復生」。

人的身體由骨和肉組成,沒有肉身而只有骨骼,便是死而不能復生的鬼,古代形象化為骷髏;全真教道士譚處瑞寫了一首《骷髏》詩云:「骷髏骷髏顏貌醜,只為生前戀花酒。巧笑輕肥取意寬,血肉肌膚漸衰朽。」

古人反對火葬,原因是骨和肉一旦化灰,先人即是無主孤魂,連鬼也不是。若屍體的骨能保存下來,至少能成為骷髏鬼,也許還有希望復生。

迷信的重要

雖然古代有不少禁忌,傳至今天成為平民百姓的迷信,但事實並非一面倒。遇到重大災難或瘟疫時,東西方文化都有微妙相似。西方碰到瘟疫時,社會文化方面的應變措施基本上有兩種:找代罪羔羊和懺悔。其實,每個人都有類似想法。

瘟疫代表上帝懲罰,必須懺悔。瘟疫期間遊行,用鞭子打自己,顯示悔意的鞭笞者(Flagellants),當年疫症如黑死病流行時非常普遍;這些受難儀式,表面上處理天災人禍,實際上是處理社會問題。

華人社會亦認為瘟疫是天譴,因人們犯了罪過所招致,故要用宗教儀式解決,包括咒語、「水懺」等懺悔儀式;道教的建醮與符籙、巫/乩童的治病法事等等;療效未知,其中意義,是讓災難的無常變成有種說法,不再糾結在「為什麼」。

受難儀式,在沒有防疫細菌概念的當時,處理兩種困境:一是纏繞着肉體或社區的疾病(Physical affliction),必須驅逐瘟神與疫鬼;一是神明用疾病來懲罰人或社區的社會,產生共同愧咎感(Common/Social affliction)。透過儀式化解不幸,撫去病疾和失去親友的傷痛。

怎處理鬼神懲罰和怒氣?重新和好。平安祭典等送瘟儀式,目的是祈禳具有傷害地方百姓能力的鬼神,用「和瘟」儀式送走。懺悔儀式,幫助處理無後代祭祀或冤死的厲鬼。

開港通商、交通貿易網絡隨文明覆蓋全球,也共享病原。政府以公共衛生來控制疫情,民間則透過送瘟儀式來處理。

在今天看來,無知和迷信一些習俗,對社會有深遠意義。知識和認知貧乏的古代,這些習俗,也許會產生某種動力,讓民眾挺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