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玫瑰有刺,卻依舊不忍放手,為那縷銷魂香氣寧可前仆後繼。可事情一到水果這,就沒那麼幸運了,以為渾身有刺能出奇制勝,結果幾十年還在坐冷板櫈。刺角瓜(Kiwano)心裏,真是有說不完的委屈。你看它渾身上下尖刺凸起,在橙色外皮的映照下,活像一隻憤怒的小菠蘿,這模樣,大概只有在「選醜大賽」中才能出頭。
跟很多小眾水果一樣,它的老家也離赤道不遠。非洲南部的卡拉哈里沙漠因「神秘怪圈」揚名天下,而另外一個奇跡,就是烈日灼燒下依舊能扎根成長的刺角瓜。正是靠着一身厚皮尖刺,才能抵禦乾旱貧瘠,活成無所顧忌的自己。如果放在今天,那絕對是「逆天改命」的好榜樣。後來探險家們東奔西走,意外發現了這果實,本想連皮帶籽運回歐洲,可惜始終水土不服,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沙漠硬漢」才勉強在新西蘭農民的誠意下安了家,此後銷量節節上漲,名字也從Horned Melon變成了Kiwano Melon。
Kiwano Melon是一種異國情調的長方形水果,有厚厚的橙色表皮,上面覆蓋著堅硬的尖刺。尖刺或角很突出,因此當放在平坦的表面上時,Kiwano Melon完全靠在它們上面。我一直在當地雜貨店看到這種看起來很時髦的水果,對它們真的很好奇。它們在當地商店有貨表明它們很受歡迎,所以我決定買一個試一試。令我好奇的是,Kiwano Melon的內在和外表一樣吸引人!
Kiwano Melon – 它來自哪裡?
Kiwano Melon(學名:Cucumis metuliferus)屬於黃瓜和甜瓜科。它原產於非洲,可以在美國和新西蘭較溫暖的地區種植。這種水果的其他一些名稱是:角瓜、非洲角黃瓜、kiwano、果凍瓜和河豚果。最後一個是我最喜歡的,因為 Kiwano Melon 看起來確實像河豚。
Kiwano Melon – 怎麼吃
用溫水小心地清洗 Kiwano Melon,然後拍干。用一把鋒利的大刀,將水果縱向切開。Kiwano Melon裡面是多汁的石灰綠色凝膠狀果肉,上面有白色的小種子。Kiwano Melon的香氣並不像你想像的那樣是甜美、成熟的熱帶水果,而更像是帶有淡淡柑橘味的新鮮黃瓜。
要吃 Kiwano Melon,只需用勺子舀果肉即可享用。我該如何描述它的味道和質地呢?主要味道類似於新鮮黃瓜——溫和且略帶酸味。果凍狀的果肉出奇地多汁和清爽。與光滑的果肉相比,白色種子很堅硬,纖維質地多於味道。
根據你對種子的喜好,你可以吃它們或提取果肉並吐出種子。種子有點鬆脆,更像甜瓜種子而不是黃瓜種子。種子不是我最喜歡的,真的會妨礙享受多汁的果肉。
說起它的口感,恐怕要陷入另一個爭議。當初外來客們之所以覺得它驚為天人,很大原因是在沙漠中口乾舌燥,這時候清爽的刺角瓜一出場,就猶如拯救眾生的綠洲,怎麼能不心悅誠服、銘心刻骨?可一旦離開灼熱的環境,它翠綠的果肉,密密麻麻的籽粒和晶瑩剔透的感覺,就總差了點意思,作為水果,沒有濃郁的糖分,也缺了些跟它外形匹配的「獵奇感」。切開之後,反而有種黃瓜般的樸實和清脆,要再細品,才能發掘到酸和甜的交織,在滑溜溜的果肉烘托下,慢悠悠在你的味蕾上蹦躂。我以為 Kiwano Melon會是成熟的水果甜味,但它出奇地溫和。這可能是由於我所在的地區可作的選擇或一年中那些時間。我不想讓果實太熟,因為我開始看到它上面有一些柔軟的棕色斑點。不過,如果是三伏天,吃一口冰箱裏拿出來的刺角瓜,那可就是別有洞天,讓你體會到先人們的喜出望外,也會不由得感慨:要活成孤勇者,這帶刺的甜,可無論如何都得嘗一嘗。
好食!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