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有國土之分,太空卻沒有領土主權,當任何國家都可以隨時隨地發射衛星上太空,為何大家不把所有精銳武器、核彈氫彈原子彈全部放上太空,要侵略要報復要發洩便從太空發射,豈非最強的攻擊手段?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全球洲際彈道導彈ICBM技術有所突破,導彈通過外太空襲擊遙遠的目標變得可能;1957年10月,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與美國的太空軍備競賽正式展開,將外太空用於軍事用途成為嚴肅的議題。1963年10月17日,聯合國大會一致通過一項決議,禁止各國在外太空部署大規模殺傷力武器。1966年12月聯合國大會上,各國就外太空軍備控制進行辯論,最終於翌年1月起草並通過《外太空條約》(Outer Space Treaty)。
條約主要內容包括禁止在太空使用核武器,月球和其他太空天體只能用於和平目的,並禁止任何國家對外太空和任何天體宣示主權。儘管條約禁止在太空建立軍事基地、試驗武器和進行軍事演習,卻並沒明確禁止各國在太空建立軍隊及使用普通飛彈等常規武器,意味「金穹」(Golden Dome)計劃建基於條約的灰色地帶,若計劃成功實行,各國定必爭相在太空部署軍事力量;在人類的分歧之下,地球只會愈來愈危險。
千億金穹難防導彈
特朗普豪賭恐引爆三戰
美國總統特朗普未必是窮兵黷武的獨裁者,卻在這紛亂的時局中,認同軍事武力的重要性。
他早前在白宮宣布,將投入預計1750億美元,建立名為「金穹」的導彈防禦系統,在太空放置數以千計的攔截衛星,能有效阻止來自全球的導彈威脅,卻被多國認為計劃背後具有攻擊性,直接在太空部署飛彈武器隨時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戰;地球的未來,會毀在特朗普手上嗎?
5月20日,特朗普於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宣布實行「金穹」計劃,建立一套涵蓋太空與地面的多層次防禦網絡,應對來自潛在敵對國家的導彈威脅。「金穹」結合美軍的地面飛彈發射裝置、太空軌道上的感測衛星網路,以及可在對方導彈升空時進行攔截的太空衛星,特朗普表示,計劃能提供接近100%的保護,對國家的成功甚至生存均非常重要,「一旦完全建成,『金穹』能夠攔截從世界其他地方發射的導彈,甚至從太空發射的導彈。我們將擁有迄今為止最好的系統。」
從空想到可行
「金穹」計劃讓全球評論家重提四十多年前、前總統列根的「星球大戰」計劃,當時正值與前蘇聯冷戰期間,太空探索、軍備競賽如火如荼,美國突然宣布要大搞「星球大戰」,弄得蘇聯陣腳大亂;當時美國的計劃正是從太空攔截敵方導彈。
不過,「星球大戰」計劃尚未開始,蘇聯已因為種種原因自行解體,美國被指是「出口術」,旨在拖蘇聯落水讓他們作繭自縛,計謀成功,可以慶功。
特朗普再度發動太空之戰,會否又是靠嚇,企圖拖垮敵對勢力的經濟,暫時言之尚早。當年列根的計劃被指是一場幻想,因為那個年代的科技根本做不到完全保護國土免受導彈威脅,網絡傳輸速度、衛星穩定性、能源供應、探測器的反應速度等,在八十年代仍屬於初級水平,記得那時候上網下載一首歌要多久嗎?覆蓋全國的導彈防禦系統,當時被視為科幻小說情節。
然而,經歷差不多半個世紀,現今科技已不可同日而語。「金穹」計劃的核心是「天基導彈防禦系統」(Space-Based Missile Defense System),透過部署在太空軌道的人造衛星,配合紅外線偵測及其他高精度感應器,偵測導彈發射的熱訊號或飛行軌跡,一旦遭受攻擊,衛星配備的武器能隨即進行截擊,天基系統比起現時最先進地面防衛系統的優勢,當然是居高臨下,從太空監視敵對國家的攻擊,提早截擊所有威脅。
美國退役海軍少將Mark Montgomery接受霍士新聞訪問時聲稱,俄羅斯、中國、伊朗和北韓都正積極開發全新的導彈技術,針對美國相關防衛技術的落後;多國目前已開發出射程覆蓋全球的洲際彈道導彈(ICBM),例如俄羅斯俗稱「撒旦二號」的RS-28薩爾馬特,射程達18000公里,配合滑翔載具能實現低軌道短暫飛行,再重新進入大氣層射向目標;美國、中國、法國、英國、印度據知都已成功開發或配備ICBM或SLBM(潛射彈道導彈,由潛艇發射),而久不久就試射飛彈的北韓,早於2017年宣稱成功試射可攜帶大型核彈頭的ICBM,射程足以覆蓋美國本土,雖然技術穩定性仍有爭議,卻足以震懾美國國防部。
天文數字成本
「金穹」計劃在現今技術下看似是無敵的金鐘罩,但正如特朗普所言,保護能力只是「接近100%」,即不敢寫包單美國能在世界大戰中獨善其身。美國軍備控制與不擴散中心(Center for Arms Control and Non-Proliferation)執行主任John Tierney,對特朗普的「金穹」計劃嗤之以鼻,認為只是一個華而不實的大白象工程,原因是根本難以做到。
2017年,美國導彈防禦局(Missile Defense Agency)曾表示,在進行針對北韓的導彈攔截測試中,成功率只有40%,軍備控制與不擴散中心估計,「金穹」計劃要發射950個人造衛星攔截器,才能成功擊落一枚北韓導彈,美國物理學會更估計需要超過1000個。
ICBM速度可達至音速的20倍(20馬赫,約時速24696公里),要在半空擊中這樣高速的物體本已非常困難,加上導彈複雜的軌道、數據傳輸速度等,發射方更能夠針對防禦系統放出誘餌、配置多重反導技術,「金穹」要100%阻截攻擊純屬癡人說夢,而且代價是天文數字的成本;John Tierney估計,「金穹」計劃最終成本可能達到2.5兆美元,比現在公布的1750億美元高十多倍;有評論認為,計劃最大贏家將是成功投標的幾間太空科技公司,雖然馬斯克否認他的公司SpaceX將有份參與,但如此大隻「金蛋」,真的很難抗拒吧。
希望各界堅持保衛太空和平!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