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1年6月26日 星期六

軍訓

近日重看韓劇太陽的後裔》,講述大韓民國國軍特戰隊所屬隊長劉時鎮(宋仲基 飾)、 海成醫院外科醫生姜慕妍(宋慧喬 飾)、海外派遣部隊軍醫官尹明珠(金智媛 飾)和特戰隊所屬副隊長徐大英(晉久 飾)兩對戀人往返於海外和韓國之間的愛情故事。

這部《太陽的後裔》以“戰地維和+愛情”為主題的電視劇在眾多韓劇中算是上上之作,但如果和國內一些軍事題材電視劇相比,還是不相伯仲,要從不同組群來看。毋庸諱言,這部劇的火爆刺痛了部份觀眾,對國內軍旅題材影視創作的“恨鐵不成鋼”之心。

值得一提的是,《太陽的後裔》是第一部中韓同時播出的電視劇,為了符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先審再播的規定,它也是KBS電視臺第一次採用“先拍後播”方式製作的電視劇。由此可以看出,該劇一開始就瞄準了中國觀眾市場,在實現了經濟效益的同時,成功輸出了南韓式愛國文化。

《太陽的後裔》的許多情節都在強化一種國家意識。劇中出現南韓國旗升起的鏡頭時,所有人都會起立面向國旗敬禮或行撫心禮,這是香港教育局官員,希望學生如何對待升旗典禮。在劇中,一些情節的設計值得玩味,比如劇中有美國利用走私分子阿古斯走私軍火等橋段,顯然不顧老大哥的顏面,關照了南韓渴望擺脫美國控制,爭取國際發言權的現實。從這一層面上講,《太陽的後裔》也絕不僅是一部單純的愛情劇了。

南韓總統樸槿惠也認為該劇對南韓愛國主義教育、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國家觀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該劇也是宣傳南韓文化的窗口,從而提升了海外遊客對南韓的關注,引發了人們對南韓維和部隊、南韓軍人的關注。



回到香港式國家認同,自2009年推行國民教育失敗,至2014年的佔中,多少都與同學對國家觀念出問題。忽發奇想,香港應否強迫年青人軍訓?為人父母者都知道,這年頭的孩子難教,平素在家,有的口沒遮攔,說話沒上沒下;有的經常跟長輩抬槓,你叫他向東行,他偏要向西走;尤有甚者,有的一言不合,就摔東西、砸物件,把廳房搗亂得不成樣子。碰上如此驕矜野蠻的子女,你有何辦法呢?
有些家長便試過出奇招,在一個長假期中,二話不說,將愛兒愛女送回內地,到黃埔軍校接受訓練。在受訓期間,校內營造的是一片肅殺氣氛,長官說一不二,做學員的,只能俯首低頭,一一凜遵。過去積習多年的皇帝仔、皇帝女性格,不少人在短短一個月內便如桶底脫落般,給徹底甩掉了。孩子回到家中,就像換了一個人,從此規行矩步,有的長大後,更終身不忘在黃埔軍校時期的受益。
原來嚴格的軍訓不一定是不好的,然則,所謂的「警察治港」,說不定正是讓香港撥亂反正的好機會。回歸後,很多香港人就像慣壞了的孩子,對中央、對特區政府的批評惡口毒舌,早已逾越了合理的尺度;有些人更將京港政府視如仇讎,所抱的態度是:但凡敵人贊成的,我們就要反對。故官方想推行任何政策,不論好壞,都會招致阻力重重。最嚴重的是在反修例風波期間,部分年輕人不管有理沒理,走上街頭,肆意搗毀商舖、打砸公共設施,儼然就是一群被寵壞了的野蠻孩子。
因此,要想香港重回正軌,是時候該來一段「軍訓時期」,好好教導港人如何守法守紀,如何做一個理性的公民。特區政府剛公布,警隊「一哥」鄧炳強升任保安局局長,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則調升為政務司司長。李家超是警隊出身,由他出掌政務司,就被反對派批評,說特區將進入警察管治時期。然而,警察的形象得到提升,進而向社會傳遞出維護法紀、守土安民的訊息,試問對香港又有何不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