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介紹了幾位名人生平,都患上情緒病,友人介紹一本近期出版的書:《內在的猩猩》,書中詳細解讀了什麼是情緒,情緒是如何產生的,情緒對我們有什麼意義和作用。來幫助我們擺脱由社會重壓帶來的負面情緒困擾。讓我們懂得應該如何應對各種想法,如何解釋各種行為,如何更好地生活。
研究指出,經常焦慮症、驚恐症、社交焦慮症、強迫症、創傷後情緒病和抑鬱症是本港六種常見的情緒病,而且患者有年輕化趨勢。了解什麼是情緒,學懂與情緒相處,擺脫負面情緒困擾,在充滿壓力的現代社會極為重要,唯有如此,我們才會懂得如何更好地生活。
特區政府最新數據顯示,香港人壽命連續七年為全球之冠,男性及女性平均預期壽命分別為八十二點九歲和八十八歲。但同時也發現,有近三成港人患情緒病,八成患者雖自我意識到有問題,但多不求醫。香港健康情緒中心主管、中文大學精神科學系教授李誠指出,六種常見的情緒病,港人最易患經常焦慮症。更嚴重的是,情緒病患者有年輕化趨勢。
《內在的猩猩》是曾就學於英國約克大學應用心理學專業、在倫敦國王學院從事情感障礙研究的葉庭均寫給年輕人的情緒急救指南。情緒如空氣一樣不可或缺、無處不在,卻又難以意識到,它既是我們人生中最熟悉、親密的朋友,又是我們腦海中最陌生的謎團。
「內在的猩猩」代表着人的非理性思維,它掌握着我們的情緒、行為以及思想。而如何逃脫「猩猩」的控制,全看你怎麼與其相處。作者詳細解讀了什麼是情緒,情緒是如何產生的,情緒對我們有什麼意義和作用,以此幫助讀者擺脫由社會重壓帶來的負面情緒困擾。唯有如此,我們才會懂得如何更好地生活。
正確應對「負面情緒」
這是一本嚴謹的研究著作,但同時又是通俗易懂的科普作品,書中引用了休謨的名言、汪國真的詩、林語堂的文章、佐治古尼的電影等來講道理,毫不枯燥。《內在的猩猩》將嚴謹性與通俗性完美結合,通讀下來對情緒有了顛覆性的認知與理解。
比如,我一直認為盡力擺脫負面情緒才是正確的做法,但書中說「負面情緒是生活中非常正常、健康和有益的部分」,所有情緒都是外界與我們內在溝通的使者,我們要聽懂使者傳遞的資訊並進行適當的調整和回應,積極探索並理解情緒背後的成因,學習新的應對方式,擁有對情緒反應方式的決定權,才能實現個人的情緒成長。
再比如,書中分析了為什麼我們生活中有縱欲狂、購物狂、工作狂,是因為人們往往習慣於用最簡單的方式來應對負面情緒,大腦裏的「猩猩」指揮着「注意力轉移大法」,用新的興趣點來逃避情緒問題。書中這類新的觀點輸出比比皆是,讓我大開眼界、震撼心靈。
拿破侖曾說: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現代人工作、生活壓力繁重,情商、逆商被屢屢提及。一個人情緒穩定的背後,是實力也是格局,情緒穩定方能從容走好人生。只要生命繼續就會有情緒。壓制和發洩都不是正確的方法,而要像指揮家或導演一樣,學習指導自己的情緒,有意識地、富有同理心,以尊重的方式關注它並採取適宜的行動,甚至主動引導和構築自己的情緒世界,與這個世界和諧相處,回復自己身心靈的平衡與和諧。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年代,我們的情緒看起來像是外界信息在我們身體上的映射,它是與生俱來的,積極的情緒促使我們前進,而消極的情緒,其實也是保護我們免收傷害。
我們的情緒有時候和猩猩一樣強大,會影響我們的思維和判斷,有時候也很脆弱,讓人們感到消極。我們離不開情緒,同時這些情緒會對我們的想法產生決定性影響。無論是正面情緒還是負面情緒,它都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與所接觸的人和事中所產生,影響着我們做出反應。
正面的情緒可以讓我們身心愉悦,是我們積極向上的動力。負面情緒則會讓人鬱鬱寡歡,使人變得倦怠。負面情緒還會欺騙、誤導我們。
情緒的產生和進化都有着科學性的解釋,但追根究底情緒是人類本能的一種反應。隨着神經科學的發展,情緒漸漸與我們的思維、觀念以及認知聯繫起來。
不是所有的情緒都被人類完全認識或者感受,只有深入瞭解情緒的成因,我們才會懂得應該如何應對各種想法,應該做出什麼樣的行為,應該如何生活。
情緒,既是我們人生中最熟悉、親密的朋友,又是我們腦海中最陌生的謎團。
往往我們會為了迴避情緒所面臨的後果,將責任歸咎給他人。這是情緒化思維表象下的真實現狀。而當我們無法和情緒共生時,呈現的結果不僅僅只是情緒的“爆發”,在時間的催化下,情緒會給身體造成不同的影響。
當不斷地思考,重現以往面臨的負面經歷和消極情緒時,大腦的壓力反應會增加,同時身體被壓力激素皮質醇淹沒,除了會有不良的身體狀況,也會形成有害的應激應對行為,諸如酗酒,暴飲暴食、吵架等等。
瞭解了情緒的形成機制,並意識到情緒對於人類以及生活的巨大影響力之後,最重要的是如何做到與情緒共生以及情緒自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