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2年4月23日 星期六

艮卦智慧

虎年過了差不多三個月,疫情似乎緩和不少,是時候學學「艮卦智慧」。

「艮卦」居東北,代表着冬春之交,是舊循環之終,也是新周期之始。艮卦亦警示人們,要從腳開始,來抑止言行,以求成始成終。剛過穀雨,也宜學艮卦懂得節制,凡事適可而止的哲理。

艮卦為八純卦之一,兩陰爻居下,一陽爻居上;兩個艮卦重疊,是《易經》的第五十二卦,如此看來,其在六十四卦中,地位並不算顯著。

但據古籍記載,現已失傳的《連山》,以艮卦為首,即「山上山下,易名《連山》」,可知此卦不容忽視。

另據《周易.序卦》載:「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意即「艮」寓意着萬物停止生息的終端,又是萬物生長的開端。

因此,我認為,「艮卦」是萬物循環周流的關鍵,有一個好的開端,才會有一個好的結果。另,我們要學會其「當言則言、當行則行」,一切以審慎抑止的哲理。但在一些人看來,「艮卦」似乎別有用途。

善始善終

如宋徽宗趙佶(1082-1135),崇信道教,以改變「艮卦」位風水,來達到多子多孫的目的。這因傳統認為「艮」為子孫卦,又為胎元。

宋徽宗趙佶是北宋的第八位皇帝,是「瘦金體」書法傳世的藝術家。他剛當上皇帝不久,即開始擔心自己的子嗣問題,怕後繼無人。這時,著名的茅山道士劉混康(1036-1108)告訴徽宗說,京城東北位地勢低窪,不利子嗣,用土將其墊高,便會多子多孫。

然而,令劉混康意想不到的是,徽宗聽聞此言後,便大興土木,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在京城東北建了一座山,稱為「艮嶽」。據說,之後宋徽宗真的生了多名兒女。宋徽宗也更加崇通道教,自號「教主道君皇帝」。

但也有人因此認為,宋徽宗大興土木,勞民傷財,終致衰亡。宋徽宗並不了解「艮卦」的真實含義,故未能善始善終。若他能勤於政務,尚儉戒奢,便不會有靖康之難了。

約束自己

《說文解字》將艮解釋作「很也」,而對於「很」字,其解釋道:「很,不聽從也,一曰難行也」,互不聽從,停滯不前。此當與艮卦結合起來解釋,艮,山也,山行難,故當止也。

對於「止」字,其甲骨文字形就像是一個人的腳,三條斜線代表腳趾頭,三角形代表腳掌,其意引伸為止步不前,停住不動。

由以上可知,艮字解釋作「很、止」等義,都與其象「山」有關,兩山重疊,行路之難,可想而知,強行則易遇險,故要像《彖傳》所言:「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意即無論止還是行,都要適當而不失時機,如此則前途光輝燦爛。也正如《序卦傳》所說:「物不可以終動,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可見,艮卦是講如何抑止和約束自己言行,以成始成終。這在其卦爻辭中,更是顯而易見。

艮卦的卦辭為:「艮: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這段話可解釋為:艮卦象徵着適時而止,抑止於脊背,看不見自身,行走在庭院中,兩兩相背,更看不見整個人,沒有咎害。

這樣的解釋,深奧而難懂,且先看其《彖》辭:「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敵應,不相與也。」此話意為:艮就是抑止,抑止在恰當的地方,艮卦六爻兩兩互相敵對,不相交往,各止於其所止,因此看不見自身,行走在庭院中,也兩兩相背,看不見整個人,沒有咎害。這句話的關鍵在於「艮其背」,宋代大儒朱熹(1130-1200)說:「人之四肢百骸皆能動作,惟背不能動,止於背,是止得其當止之所。」

此外,「艮卦」的六爻,一與四、二與五、三與六,均不相應,故為敵應。《象傳》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意為:兩山並立,象徵止,因此,君子所思所慮,也應當抑止在適當的場合,不超越本位。

四個啟示

那麼,具體該如何做呢?我例舉艮卦的四個啟示:

1. 謹言慎行:艮卦的六爻辭,從初爻的「艮其趾,無咎,利永貞」開始,到第二爻「艮其腓(小腿肚)」,第三爻「艮其限(即腰胯)」,第四爻「艮其身」,第五爻「艮其輔(上牙床,代指口)」,即從腳下開始,抑止行動;還要學會閉嘴,如孔子說:「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因此,言語不可不慎。到最後的第六爻「敦艮,吉」,抑止得更加敦厚篤實,吉祥。能夠從行動和言語上,敦厚篤實的抑止自己,說明已具有敦厚篤實的品格,則可善始善終,獲得吉祥的結果。

2. 懂得節制:《周易.序卦》中說:「物不可以終動」,意即事物不能缺乏節制,只動不靜,只陽無陰,這會破壞自然萬物運動節律的平衡。因此,人必須做事有度,懂得節制,駕御自己的心魔(七情六慾),才可達到新的平衡,也才能向新的高度邁進。

3. 懂得放下:艮卦兩山相疊,寓意山外有山,難外有難。人往高處走,無可厚非,但要腳踏實地,步步為營,在應要停止處,便要停止,還要懂得放下。

4. 堅持自律:據艮卦所示,在一年之始,要做到心中有定止,言行要謹慎,志向能堅定。古謂:「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有良好開端者很多,但能始終如一者少,所以,人要自律和堅持,最後才終吉。

回想2019年發生社會事件,見到年輕人的團結力量,曾用「同人」卦體現其表現,回顧整件事件,是否也存在以上四點的缺失?

同人卦險 其患在志

男兒立志出人頭地,生不成名死不還,埋骨何須芳草地,人生到處有青山。人生總有抱負和理想,立志要轟轟烈烈地幹一番。

立志本是人生開始,代表有目標有作為,但實踐的過程卻往往惹起爭議,甚至不敢恭維,當然其中亦有公平正直者、然而為求目的而不擇手段者卻居多數。

人各有志,思想各異,有人志在策驅千里,有人淡薄宅居田園,陽關道與獨木橋,白雲紅葉兩悠悠,卻因胸懷大志之士,先天下之憂而憂,認為蒼生水深火熱,必須挺身力挽狂瀾,惹起一池春水、驚破沉寂乾坤。

志有分善惡

有志者必有其理想,為求實踐其理想,於是五湖四海訪英雄,找尋志同道合之士。所謂同聲相應、同氣相投;若道不相同者,則不相為謀。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正如《易經》之同人卦便講出這個道理,象曰:「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

人各有志以至道不相同,這本不是問題,問題在於每個人都有執着,認為自己的路最正確,其他的都不是路或全是歧路和歪路,必須加以封閉,甚至不惜運用一切權力鏟除。

若有不跟自己路線走的,即被視為邪魔外道,若有反對自己思想的、就是十惡不赦的敵人。

同人卦初九:「同人于門,無咎。」同人皆有志向,但思想卻未必相同,若要推廣自己的思想,首先要做宣傳工作,令更多的群眾認同,當群眾集結成力量,便成為一個有力團體。

同人不同心

有學術性或技藝性的稱作門派,有政治及策略性的團體稱為黨派,任何團體創建之初,眾人都興致勃勃,同心恊力,其利斷金,故卦曰「無咎」。

同人卦六二:「同人于宗,吝。」「宗」,指宗族或主旨,又可暗示派系,當門內有派系的分別時,便會產生意見上的分歧,理論上雖可求同存異,實則上隱藏了思想派系的鬥爭,始終妨礙了思想發展的統一性,故曰「吝」,是非之爭,以致不順遂也。

同人卦表面意義是彼此志同道合,但內裏卻是互相衝突,充滿鬥爭意味,當同人卦進一步至九三,曰:「伏戎於莽,升其高陵。」

同是地球上人類,但不同的地緣政治,便彼此衝突,各不相讓,在草叢之內埋下伏兵,又高空偷偷監察,隨時準備襲擊。

清末國學大師王國維感嘆世道難行,勸喻名利場中,不能迷迷懵懵,必須步步為營,否則身陷險境,其詩云:「冥然逐嗜欲,如蛾赴寒檠,何為方寸地,矛戟森縱橫。」

同人卦上九:「同人于郊,無悔。」于郊的意思,應指離開了政治權力中心,當權者若遇此卦爻,表示下野,或隱退,因其爻象曰:「志未得也」,應該是指失意或不得志,但卻又說「無悔」,似乎有點矛盾。

志乃得失之根源,不得志由於得志所引起,得志乃個人的聰明和膽識,但膽智只關乎個人榮枯得失,未必有利公眾利益。

所謂「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故能遠離權力鬥爭,未嘗不是好事,老子曰:「棄聖絕智,利民百倍」。

治國平天下後,即是家天下,家字屋蓋下有豕,「蒼天如圓蓋,陸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來爭榮辱」,如此推之,豈不是天下皆動物農場、群豬爭霸乎!

我悲的是:「偶開天眼覷紅塵,可憐身是眼中人」!兩句出自:

《浣溪沙·山寺微芒背夕曛》 王國維 

山寺微茫背夕曛, 

鳥飛不到半山昏。 

上方孤磬定行雲。 

試上高峰窺皓月, 

偶開天眼覷紅塵。 

可憐身是眼中人。

其意思是:

山巔之上霧氣瀰漫,時近傍晚夕陽西下,期間隱約可見一寺廟的輪廓。由於山高霧大光線又不好,鳥兒們剛飛到半山腰就被昏暗的山影給遮住了。只聽一陣鐘聲從山頂的寺廟裏傳出,清脆而悠遠,仿佛連行雲都被定住了。 

嘗試著向更高的山峰攀登,希望能夠一窺天上的明月,如果此時能夠開了天眼好藉此能窺破凡間就好了,只可惜自己也只是這芸芸眾生中的一介凡夫罷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