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硬止戰
台灣的蔡英文過美境與美國官方人士來往,觸犯了「一個中國」政策,大陸反應強烈,先是艦機過台海中線,繞至台灣東岸,成圍島之勢;然後是在台灣北面以航天因素設「禁飛區」,原定4月16日至18日,其後改為16日上午僅27分鐘。對台灣的航空識別區首設禁飛區域與時間,開了先例,大可逐步擴大,頻密化打擊台灣的國際航空,使台灣民眾以至國際社會聯想至美國慣常攻擊他國採取禁飛區。大陸若武統,也必然實行禁飛區,封鎖台灣的對外航空連接,禁止外國支援。
中國在台海抗敵,有更深一層意義。美國若圖扶植日本重建軍力,現還是初始階段。中國強硬,打消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干擾,也便可阻止美國引日本介入台灣。沒有台灣藉口,單以北韓因素,日本重建軍力在國內外未必容易得到支持。即使美國與自民黨強推,日本反戰的勢力根深柢固,日本企業亦不可倚仗日本建軍而發展。在現時中國與南韓強力競爭底下,日本企業面臨衰落,會更注重中國市場。中國在台灣問題上挫敗美國與自民黨的企圖,再與北韓保持一定的友好關係,日本也不能不畏忌北韓不惜同歸於盡的強勢和愈來愈成熟的核阻嚇力量,反而日本不敢明目張膽地建軍,南韓也會有民主勢力回朝,打退保守勢力與美國的勾結。
中國強硬要打退的是台獨,以及美國為首的日本與南韓等反華勢力在東亞的布局部署。
台海是「全球最危險的地方」並非空穴來風,形勢時刻充滿變化,就像多重宇宙一樣複雜。這邊廂馬英九歷史性地回大陸祭祖,那邊廂蔡英文「過境」美國;北京一方面說「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血濃於水」,肯定馬英九的努力,另一面又開展新一輪針對台灣的「戰備警巡」軍演。短短兩星期,無數的事件,究竟如何理解兩岸最新局勢?是變好還是變壞?那就要先理清當中脈絡,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馬到大陸祭祖12 天,幾乎遊遍整個華東地區。他說37 歲在政府處理兩岸事務,等到73 歲才能踏足大陸,難怪他幾乎去到哪裏就感動哽咽到哪裏。這趟祭祖之旅沒有到訪北京,也沒有跟中共的正國級領導人碰面,綠營支持者當然可以做文章說馬此行沒得到重視。但要促進兩岸關係,循序漸進也不是壞事,而更重要的是鞏固國民黨對「九二共識」的立場、表達國民黨可以跟北京對話(而不是純粹聽話)的態度。馬英九畢竟是老練的政治人物,整趟旅程都說了很多他想要說的話,反而令綠營沒有太多可詬病的地方。
馬英九提「中華民國」 對兩岸沒有實質影響
一直以來綠營都嘲笑國民黨不敢對北京公開說「中華民國」,孰不知馬英九在湖南時清楚解釋他定義的「九二共識」,闡明「我們國家」修改了憲法,「我們國家分了兩個部分,一個是台灣地區,一個是大陸地區,都是我們中華民國,都是中國」。當然,這裏必須同樣清楚指出,這只是在「九二共識」下「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其中之一的版本。對北京來說,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這是同馬英九的版本有根本分別。馬英九在大陸高調說「中華民國」,實際上對兩岸關係沒有帶來任何實質影響,大陸的態度也明顯是忍讓、沒激動回應(忍讓的前提正是馬英九這種說話沒有影響力)。
同一時間,這次馬英九的訪問還有一點有趣東西可觀察到,就是內地民眾對馬的反應。內地民眾分得清台灣「藍」、「綠」陣營的分別,對綠營自然嗤之以鼻,惟這不代表對藍營的馬英九就有很大支持。像內地媒體「觀察者網」就在馬英九出訪前,曾刊登一篇介紹馬英九的文章(後來下架),題為〈馬英九是什麼人?〉。文章對馬英九的立場和政績都有非常尖銳的攻擊,認為他對今天「台獨」勢力興起有很大責任。
另外,在馬英九的祭祖之行,一行人除了馬和他的姊妹、「大九學堂」學員等等之外,還有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廖元豪。去到行程最後一天、到上海浦東機場回台灣之際,廖教授拍了幾張照片並上傳社交媒體,照片中的他作勢出腳踢泊在路邊的公安警車,並在帖文寫着「對着公安的警車『反攻大陸』,拍照後才發現裏面有人」。此帖文一出就被轉貼到微博,立即惹來很多內地網民攻擊,群情洶湧,廖也很快刪帖,並公開致歉。馬英九到大陸就是為了修補兩岸關係、促進交流,而這教授的愚昧行為實在令人摸不着頭腦,不知道是否跟馬英九當日的「一個中國」表述太過刺激相關。
馬到大陸「祭祖」,蔡英文則「過境」美國,並且跟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會面。去年佩洛西訪台已引起軒然大波,北京明確表達抗議。本來傳言麥卡錫也想訪台,但怕大陸反應太大,改為在洛杉磯跟蔡見面。眾議院議長是美國第三號人物,就算換個地方,跟蔡英文碰面也必然會挑動北京。蔡英文結束訪問甫回到台灣,又再跟訪台的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議員見面,可說會一浪接一浪地加強與美國的連結,也是一浪接一浪地試探北京底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