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4年7月8日 星期一

失友症

《無朋友似乎也很好?》是伍詠光的最新著作,或許跟他鑽研心理動力的背景有關,閱讀他的文章,有種參加度身訂造自我意識導賞遊的趣味。伍詠光在導言中描繪「疏離時代」的來臨,香港人這幾年間,於無可奈何的被動情況下,又是如何患上「失友症」:舊雨好友因「道不同不相為謀」,各走各路永不回頭;疫情下對隔離病毒的焦慮,同時在人與人之間設置隔膜,大人細路的生活圈大大收窄,日子被壓縮在一個泡泡內;移民潮衝擊,跟好友、街坊話別,更是難以言喻的感傷。
伍詠光在書中細緻講解伴隨「失友症」而來的寂寞與受傷感覺,順着他的文字往內心世界鑽,會感覺作者好像看透讀者的心,並小心翼翼地承托着懸浮在半空的心,然後溫柔地陪伴讀者碰觸隱藏在深處,寂寞與不安惶恐的核心感受是什麼?會覺得被遺棄、被背叛、次人一等、沒價值,抑或沒自信、不可愛、不被重視、怕被拒絕等;對人有穿透力傷害,妨礙人走出寂寞循環,結識新朋友的防禦。在我的想像裏,「失友症」像一把剪刀,把人努力經營多年的人際支援網,戳穿大小不一的洞,甚至在接近支點範圍,狠狠裁掉一大幅,使本已破爛的網絡,變得更凄冷。
人需要友情的溫度去抵禦寂寞的寒氣,一張破落的人際關係網需要修補,保溫功能才可維持。或許意識到自己受到「失友症」影響不失為一個好開始,趁機來一個朋友清單大執位,釐清一下清單上泛泛之交、酒肉朋友、舊同學、好友與閨蜜的比例是否合理?在地域、時間與精神的限制下,又會選擇跟哪些朋友維持聯繫?希望結識哪類型新朋友?期望自己成為怎樣的一個朋友?
伍詠光在撰寫此書時,反覆思考三個問題:如果這個世界沒朋友,我們會變成怎樣?朋友與我生命有何關係?「友誼」對人有什麼作用?字裏行間很感受到他的用心,站在讀者位置去回應自覺「無朋友」人士的疑惑與孤單,都提出不少審視、修補及重建朋友網的建議,然而我最喜歡的是結語部分,他坦誠分享少年時期的自己,曾經是個沒好友、沒法埋堆的透明人,年少時的經歷讓他更明白「獨家村」對交朋結友既想又怕的矛盾心情,陪伴他們過渡「壞日子」。
 
以下是《無朋友似乎也很好?》的內容簡介
本書共有四個部分合共11章,首先介紹友情對我們的重要性,然後探索為何有些人能做朋友,但有些卻未能。接著討論近年普遍出現的失友狀況,為何我們會失去朋友?既然朋友那麼重要,我們都要學一下,如何交朋友,要如何加深印象,開展關係?如果不想只作泛泛之交,進深的友誼要付出怎樣的努力?
本書結合心理學實驗、理論和自助練習,理論和實戰俱備。在最後的章節,作者帶我們從古到今認識名人哲士的友誼,更向讀者介紹最可靠的朋友。
導言:人生有個真正朋友的確好極!
人類有三大親密關係:親情、愛情,還有一種就是友情。
余光中的〈友情傘) 説明了一個字:撐。朋友很重要,就是一直甘願撐你的人。可見,友情是一種很重要的關係。朋友沒血緣關係,但會叫手足。朋友不一定常見,生活也未必很接近,但會叫「死黨」。
疏離時代的「失友症」
無朋友似乎也很好?無可否認,今日我們踏進了一個疏離時代,朋友買少見少,很多人患上「失友症」。 
從2019 年至今,這幾年, 我們的確經歷過很多衝擊:
社會運動事件.很多本來是中同或好友,因為一場風波,透視出不同的政治信念和價值觀, 因而覺得「道不同不相為謀」,之後各走各路,永不回頭。
新冠肺炎疫情:只能在口罩下和視像會議相見,因著疾病傳染的陰影,人與人之間的隔膜和猜疑加劇彼此的心理距離。年青人更在成長中的關鍵時刻· 失去了學習交友的實戰經驗。
移民潮: 即使想保持聨絡,但各自生活不同,時差、身處不同地域等等,艱以再分享;遇上的困難不同也不易分擔,有困難也不能第一時間碰面交流,雖不算永別,但人走茶涼,關係會淡會冷卻。友誼的延續,何去何從?
我們經歷種種,不但失友,更彷彿忘卻了如何交友,甚至問自己:「我真的需要朋友嗎?哪裏找?」
這就是我想寫這本書的原因。
三個疑問
寫作時,我反覆自問幾個問題。你會如何回答?
• 如果這個世界沒有朋友,我們會變成怎樣?
• 朋友與我生命有何關係?
• 「友誼」對人有什麼作用?
原來每個人都需要朋友,關係是生存的要素。
友誼是跟一個與自己有點相同又有點不同的人相處; 或者説,人一生就是學習和練習跟一些同中有異的人相處,從而伸延至其他關係。
友誼可以讓我們更了解自己,發現自己、改善自己,幫助成長。
有了以上定位,我們明白討論友誼的題目,離不開三件事:
1. 友誼很重要;
2. 學習跟與你不同的人相處;
3. 學習了解自己,增強安全感。
一個人在友誼當中,就是學會面對陌生的同伴,及面對陌生的自己。這本書就是圍繞着以上主題而發展。

1 則留言:

  1. 的確有一種說法叫作「失友症」,意思是:失去了曾經最親的朋友,或許是因為生活,或許是因為工作,或許是因為婚姻,總之,可能並沒有發生過任何齟齬,但就是愈來愈疏離,當愈少見面,便愈少了話題,漸行漸遠,到最後,可能在你的生命中消失。
    有說,朋友也真的是「階段性」的,不同階段對朋友的要求會有不同,你的內心沒有變,他也未必有翻天覆地的改變,變的只是自己對朋友的期盼和心境。當然,人誰沒變,長大就是會變,再親的朋友,有時都可能會頂不順那些微細的改變。
    我知,改變這回事,彼此心都累。
    有些情,留在心底就夠了
    所以,對於失友症我們也不用太傷感,無論你想不想,你都要知道世上有很多事情我們是無能為力的,你無法控制朋友的疏遠,只能掌握自己情緒,不妨跟自己說,在彼此往不同方向走時,送上祝福。有些情,留在心底就夠了。
    若能做到,才學會了放手與珍惜。
    「不知你又有沒有
掛念這舊友
或者自己早就想通透
來年陌生的是昨日最親的某某
總好於那日我沒有沒有遇過某某」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