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上日寫下《中西文明》的對照,下文用文明史視野下討論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道出了在空間的一體化上,如何從與中國內陸相對的海洋的視野來看待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域協同發展,以及內陸與海洋的大循環;同時也道出了在古今一體視角上,從長時段歷史來看,大灣區乃是中國歷史連續性的一部分,即大灣區從何而來。
一、國家戰略下的粵港澳大灣區及其對於美國灣區的超越
粵港澳大灣區的正式提出,是在香港回歸20周年之際,2017年7月1日《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簽署;2019年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這一大灣區發展的基礎性文件正式發佈;2019年8月,《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發佈;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2020年10月,《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印發。從一個個時間節點可以看出,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地位不斷提升及其加速發展,乃是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下的戰略謀劃,這也顯示了中國對於自己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道路自信。由此,我們才能深刻理解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不是廣東自己的事情,也不是大灣區本身力量就能促成的,而一定是國家戰略在大灣區發展中佔有絕對主導地位,大灣區發展也離不開國家在舉國層面全方位的戰略與政策支持。
立足兩個大局的新形勢,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一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是要把大灣區所具有的創新動能發揮到最大,是中國自身從高速發展轉向創新驅動的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求。當要以高質量的創新驅動發展來從全球產業鏈、價值鏈的中低端躍入中高端時,面對逆全球化風險、面臨個別國家的封鎖打壓,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更要提速,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的步子要邁得更大。
粵港澳大灣區是繼美國紐約灣區和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之後的世界第四大灣區。我們可以看到,美國東岸的紐約灣區、西岸的舊金山灣區都是在歷史中慢慢發展而成的。我國的粵港澳大灣區在時間上呈加速度發展,在空間上更是不同于美國兩大灣區。按英國地緣政治學家麥金德的說法,中國是在亞歐大陸與非洲大陸所聯結構成的世界島上,世界島才是世界的中心。那麼,我國的粵港澳大灣區在時間和空間上依靠的是什麼呢?是靠巨大的縱深。
首先是歷史的縱深,大國不能沒有歷史,這是中國作為今天最古老的文明大國與美國作為最新的大國的根本差異所在。唐宋以來中國的發展從北方推向南方,從內陸推向海洋,從開發長三角再到開發珠三角。內陸是往內部看,海洋則是往外看。內外所構成的內循環與外循環成為整體。巨大的縱深的另一層意義,是粵港澳大灣區所輻射的廣大腹地的交匯。大灣區連接了沿海與海洋、沿海與內陸、大陸與島嶼、半島與海洋。廣大腹地的交匯,首先是灣區與泛灣區,即與兩翼的粵西湛江、粵東汕頭以及粵北清遠的泛灣區的交匯;其次是以歷史上形成珠江-西江經濟帶為腹地,作為西南、中南腹地的交匯,大灣區要帶動中南的廣西、西南的貴州、雲南等地區的發展;再次是往南輻射,輻射東南亞、南亞。東南亞成為中國巨大的海外市場,東南亞國家也會意識到中國這一大國所具有的區域穩定與發展的力量。同時,輻射非洲這一廣闊的新市場;往北邊輻射則是中國台灣、日本、韓國、東北亞、俄羅斯;往海洋延伸則是美國、歐洲。整個粵港澳大灣區處於如此衆多腹地的連接點上,這是美國兩大灣區所無可比擬的優勢。
從宏觀而言,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南方之表,而其所輻射的中國廣大內陸、腹地則構成巨大之里。從微觀而言,在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大局中,雙城聯動、比翼雙飛的深圳、廣州又構成表、里的關係,即廣州是深圳的腹地;同時構成新、老的關係,廣州作為千年商都是老城市迸發新活力,深圳則是"改革開放後黨和人民一手締造的嶄新城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一張白紙上的精彩演繹"。這一老一新,就如同北京的老城與雄安新區的新城建設之為"千年大計"。一北一南,在國家戰略上遙相呼應。
粵港澳大灣區是將科技創新的中心與金融創新的中心以及新製造的中心三者結合在一起。而觀之美國兩大灣區,紐約灣區優勢在金融,舊金山灣區優勢在科技,二者相對是分割的。紐約金融的片面發展、過度追逐資本的全球利益最大化也給自身帶來一次次金融危機;主要依托科技創新的舊金山灣區,東邊橫亙沙漠,與其東部難以形成協同。而中國的粵港澳大灣區與各大腹地的交匯,則使其具有國內國際雙循環互相驅動的天然優勢。
中國文明作為唯一連續未斷裂的文明,追求的是"可大可久之道",粵港澳大灣區的國家戰略正是對於新的"可大可久之道"的追求。粵港澳大灣區打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以及同時面向內陸與海洋的輻射力,正顯示出其未來發展空間和潛力極具想象力。
二、廣州作為千年商都的文化傳統所具有的商業靈活性以及創新緊迫感
唐以降,廣州作為南方門戶、樞紐,形成了近兩千年的發達商業文化傳統。商業的底層邏輯是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首先生存下來,然後才談得上謀求第二步的發展、壯大。嚴酷的市場競爭也自然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活力與經濟動能。改革開放40多年來,粵港澳大灣區這一區域發展能成為中國最具活力的創新區域所在,離不開以廣州為代表的珠三角地區所具有的深厚的商業文化傳統,"廣交會"就是這一傳統的產物。
改革開放的國家政策極大地激發了珠三角固有的活力與動能。我們看到最初廣東人由於土地的壓力而被逼出來挑著貨擔到鄰省農村收購雞毛,我們看到順德等地的民營小家電是如何在模仿學習中由小到大不斷壯大,看到全國各地不同階層的人群湧入廣東求發展,看到華為等企業在激烈的國際市場搏殺中如何在科技競爭中通過競爭而學習競爭,從農村包圍城市,由弱變強。我們看到珠三角的商業文明傳統所具有的《周易》乾卦所說的"見群龍無首,吉",以及各類民營大中小企業在市場中的遍地開花。同時也看到在激烈的市場競爭、搏殺中自然形成的代表性的以大企業為主所構成的生態鏈,其中有代表數字文明的華為、中興、騰訊、大疆,代表工業文明的格力、美的、比亞迪等。
美國學者馬克·扎卡里·泰勒在《為什麼有的國家創新力強》中提出美國等國家的國家創新力是來自外部敵人的不安全感造就了其創新,這就是他所說的"創新不安全感"。明清以來,由於土地、人口等壓力,北方山西商人走西口,南方的廣東則下南洋,他們不只是下到東南亞,更遠至非洲島國的馬達加斯加、毛里求斯。廣東在改革開放的快速發展離不開衆多海外華僑的投資。現在面對國際形勢、世界經濟複蘇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上升,面對個別國家的施壓封鎖,我們對於"創新不安全感"會有更深的體會,這也正是粵港澳大灣區要加速發展且在卡脖子的核心技術上突破封鎖的動力所在。因此,立足于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大局,廣州要用好千年商都的優勢,以創新緊迫感使命感驅動發展,更好發揮核心引擎功能。
三、"執兩用中"與未來文明想象力:科技灣區另一端的人文灣區、休閒灣區
中國在農業文明時代長期領先于世界,在工業文明時代落後、趕超,而在數字文明時代則可能再次領先世界,重回世界中心。未來大國的博弈,科技是主戰場之一。所以,粵港澳大灣區承擔了國家科技創新的國家使命,尤其體現在作為數字文明代表的深圳、廣州的數字技術、數字經濟以及作為工業文明代表的東莞的先進製造業上。有數據表明,在全國50個5G商用城市中,廣州、深圳的5G網絡覆蓋程度在全國處於領先位置。
科技創新的最底層結構是基礎研究,基礎研究的底層結構又是以數學為基礎的數、理、化,其次是工藝作為實踐知識的常年實驗、實踐的累積,這兩塊都是我們目前的短板。科技需要產業轉化,需要工業規模化、市場化,要形成完整產業鏈的生態系統。科技創新一方面需要具有創新性的科學精神,另一方面還需要科技政策管理者、科研機構管理者、科技企業管理者的領導力、組織力。所以科技絕不是純科技本身的問題,而還有超越科技之上的戰略與管理。不管是科學精神,還是科技的領導力,都離不開人文教養。人文灣區不是點綴,而是具有實質性的。
西方的科技創新精神出自個人主義,而中國的科技創新精神的動力則來自中國文明深處的家國情懷。科學由於強調純粹客觀性,容易蕩而不返,科研工作者需要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處,深厚的家國意識正是真正能安身立命所在,而這是人文、文史哲、中國文明原典所能提供的。
用"蘋果"改變世界的喬布斯所長不在技術,他喜歡禪宗、藝術,這也是他能超出純技術者的思維,而將蘋果手機做成了具有藝術品、奢侈品特性的電子產品的動力所在,從而塑造了蘋果的美學。廣州港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最大港口,今天我們要深刻思考海上絲綢之路中國向外輸出的絲綢、瓷器具有何種性質?穿越現象抵達本質,唐宋的絲綢、瓷器與今天的蘋果手機相似,即都屬於具有高技術含量的藝術品、奢侈品,差別只不過一個屬於工業文明與數字文明時代,一個屬於農業文明時代。絲綢、瓷器代表著農業文明時代的高端材料與技術,這在本質上與手機的高端芯片沒有差別。絲綢、瓷器、茶葉,還是領先的材料、技術與藝術、設計的結合。今天我們要深刻思考"一帶一路"中國輸出的絲綢、瓷器、茶葉帶來巨大的貿易逆差背後的原理。
中國在數字文明時代要像農業文明時代那樣再度領先,除了在科學技術創新上領先,還要在以藝術設計等為代表的服務業上領先。就拿中國與美國的貿易來說,在貨物貿易上順差,但在服務貿易上則有較大逆差。近年來,現代服務業發展受到高度重視。比如,廣州實現"四個出新出彩"要求中有一條就是在現代服務業方面出新出彩。如此,才能理解人文灣區包括藝術灣區構成了文明之為整全性的文明的極為重要的有機部分所在。
廣州從化生態設計小鎮正在試圖構建一種能匯聚全球人才、技術等諸多要素的設計生態,以打造全球生態設計策源中心為抱負。在此,有必要在文明史的戰略高度上深刻思考歷史上的海上絲綢之路上中國的絲綢、瓷器與今天美國的蘋果手機所具有的內在相通性,如此才能小中見大,期于遠大。藝術不止于絲綢、瓷器、蘋果手機之"用",更有超越之上的"無用之大用",這就是對於人的性情的涵養。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對人類的技術時代有深刻的批評,今天更清楚地看到,科技容易走向極端、"蕩而不返",必須有藝術等力量來平衡,以期達到中正之道。因此,大灣區發展的數字技術不能只是技術,必須有藝術等文明的精神品質來加以心性的潤澤、滋養。我們要深思粵港澳大灣區的高科技、大都市與我們的土地、鄉村是怎樣的共融相生的內在循環流動關係,這是屬於超越簡單經濟意義上的更為整全的文明意義上的循環。所謂宜居、宜業、宜游優質生活圈,所謂休閒灣區之休閒,應當是明末大儒王船山所說的具有餘暇的暇遠之心。
毋寧說,粵港澳大灣區未來所要展示的是一種舊邦新命、熔鑄古今中西的新文明,是建基於農業文明大國的思維,善用數字文明的技術,發展新的工商業文明。大灣區要提供我們對於未來的文明想象力,要在更高的層面上重新認識土地、歷史、家國在新文明中的根本性意義。粵港澳大灣區將在科技與人文、藝術之間"執兩用中"。只有"執兩用中",方可達到新的"可大可久之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