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七月一日國安法生效後,社會穩定很多,港人雖仍受困於疫情又通關無期,經濟終也算初步恢復。不過,前年參與或支持黑暴的人也非小貓三兩隻,總會有不少人對黑暴的慘敗感到失落,從而萌生去意。2018由港大民意調查推算「七一」遊行人數為26萬4千人,這些大多數都是對特區政府不滿的人,假設有20%人數要移民或退學,即大約六萬人。在社會或媒體中我們曾不時聽到一些帶有悲觀情緒的「預測」,我可把其歸納為四項︰
第一:資金大量流出,香港金融中心岌岌可危;
第二:樓價會下跌,因為不少人會對港失去信心,要套現移民;
第三:為了避秦,移民離港人數急升;
第四:因移民及對教育制度失去信心,學生人數會大減。
我們今天已有初步的數據檢驗這些「預測」,可看看它們是否十分準確,或是言過其實甚至完全錯誤。首先是資金流向,這個容易證明。金管局每天都有發佈所謂「貨幣基礎」的數據,「貨幣基礎」若是增加了某一個數額,在今天的貨幣制度下,這數額便剛好是等於淨流入香港的資金,若是它減少了,便是資金有淨流出。從去年六月三十日國安法生效前夕到本周二,「貨幣基礎」總共增加了三千六百五十二億港元,等於「貨幣基礎」上升了百分之二十點八七,亦即國安法並未觸發任何的資金大逃亡,反而在這一年多的時間內有三千六百五十二億港元的巨額資金淨流入香港。那些相信國安法會摧毀金融中心的人恐怕會大失所望了。
也許香港這個情況還給也是國際金融中心的新加坡打了氣。九月十三日新加圾正式考慮立一條新的法例,政府可強制互聯網或社交媒體提供用家的個人資訊,而且可要求這些公司刪除某些戶口及移除某些網上內容,這可是比香港的國安法更具體更嚴厲了,從此網上不再是法外之地。
樓市如何?從去年六月底七月初到今天,雖有疫情,香港樓價仍上升了百分之六點零五,從這一年多來的觀察所得,二手樓盤也不見得如何活躍,成交有限,這反映出兩種可能性,就算有不少移民要逃離香港,他們並不多是富貴業主,有樓可賣,又或他們有樓,但其實仍看好香港,不願連根拔起,把樓賣掉。另一個原因也理性,假設香港樓宇中間價大約七百萬(這天天都在變),過去十年,樓價平均每年上升百分之六點五,即擁有一中位價樓宇的人,光是賺升幅,平均每年可賺四十五點五萬元,大約等同兩名中等收入員工的收入。放棄了樓宇,幾乎等於家中少了兩人工作賺錢!當然,將來樓價的表現未必與從前一樣,但移民又不去賣樓的,卻是傾向相信樓價未來會升了。
有些媒體,甚至包括在「維基」植入自己觀點的人,認為去年移民到外的人多達十萬以上,此種估計誤差可能很大。保安局的估計是大約一萬五千人,這已比前幾年的每年幾千為高了,更有參考價值的是統計處的數字,去年年中到今年年中,香港人口共下跌了八萬七千一百人,其中因為出生少死亡多而引致的自然下跌是一萬一千八百人。又因現時持單程證來港的已從每年五萬四千多人減了四萬多至不足一萬四千人,所以可算出這一年共有八萬九千二百名港人淨離開香港。
但要注意,這些人並非一定是移民離港,在疫情下到外國讀書但怕了回港要長時間隔離而不願回來的要算在內。去年內地人口普查發現有三十七萬港人長居內地,當中可能也包括不少因封了關而不可能回港的人。究竟這些人有多少,恐怕無人知道,但可肯定的,是過去一年真正移民人一定少於八萬多人,可能少很多。
這些移民數字與過去相比又如何?從千禧年至今的近二十年,每年移居外地的港人並不多,通常不足一萬。但從一九八五年至一九九七年,移民人數卻長期高企,每年兩、三萬至每年六、七萬不等。在一九九七及以後,回流的人卻絕非少數。我的中學同學中,很多都屬這類別,他們的大多數早已回港二十多年了。學校情況如何?這可有不同的角度看此問題,但大抵結論相同。去年十月香港中小學的剩餘學額共四萬七千個,今年六月則有五萬五千個,反映有大約八千人退了學,其中小學生的大約五千人。
二零二零年度香港高中學生共十四萬九千人,在此的三年前,他們便都是初中生,二零一七年度初中生共十六萬四千四百人,這意味着這三年共有約一萬五千多人退了學,平均每年五千人左右,他們大多可能是到外國讀書或移民,但也有些只是不再讀書而已。再看小學,本來過去一段不短時間,每年小學生人數都會增加一萬以上,但在二零一九年度,黑暴事卻把這推至七百六十三人,到了二零二零年度更下跌了九千多人,小學生人數跌幅約1.6%;中學生人數2.84%;這些現象成因簡單,跨境學童人數大跌,甚至消失而已,與移民人數比重不大。
我們不應下結論說並無多少人移民到外,這一定有不少,但情況尚不見得與八、九十年代的移民潮可比。香港人口與學生人數減少,也必須要考慮到內地學生及移民都在減少這一因素。因此估計移民潮與退學潮,只不過跟以往增加幾個百分點,我們不應偏聽不懷好意的人吹噓,而作出羊群效應的決定。移民部份是需要「走佬」,免墜法網,一定要逃走的「移民」,其他只是盲從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