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詩 陶淵明
相信問起大多數人從天后地鐵站到銅鑼灣會經過哪裏,回答都會是沿着高士威道、怡和街、軒尼詩道差不多就到達繁華的商圈。模糊的「城市印象地圖」裏最顯著的應該就是橫跨兩個港鐵站的維園和造型頗為折衷的香港中央圖書館了。然而一次漫步中,無意間從天后站附近的銅鑼灣道入口一拐而入,於是自己也有幸成為「誤入桃花源」的陶淵明,得以在大坑這一有着百年歷史的地區信步漫遊,感受不一樣的城市氛圍。
查閱史籍得知大坑原是香港島的一個百年古村,因本區一條很大的大坑明渠而得名「大坑」,明渠當時連通維多利亞港,現時維園一帶填海區在當時還是汪洋一片。在發展過程中,便利的連鎖店、吸引城市潮人打卡的文創小店、咖啡店逐漸取代多數街坊氣息十足的生果舖、電器舖和家族經營的雜貨舖。很多人憂心這種城市更新潮流下社區人情味的消失,但真正走在這一街區,哪怕昔日的建築實體早已不復存在,但在其空間格局、街道網絡以及生活氣息中依稀感受到歷史的餘韻。無論是堅守於此的居民抑或是新遷入的潮流青年,有人參與的歷史便是活的歷史,每一代人都會對這一區有自己的理解和體味。
走在銅鑼灣道上,忽明忽暗的天色竟是因為街道兩側不時出現的巨大榕樹樹冠偶爾相接,令人「不辨晝夜」。街道一側雜糅分布的各式小舖風格各異,一家西式風情十足的小酒館旁是一家看起來就「歷史悠久」的物料公司,入口開放式的吧台和香港舊式鐵閘門僅半米之隔,像是出自某解構主義大師的城市拼貼畫。目光忽被一幢白色的充滿現代主義感的建築吸引而進入蓮花宮東街,不寬的道路兩側排列着高層住宅樓,仰頭直至九十度才可見輪廓曲折的一線天空。然而「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在一座紅磚建築的盡頭,眼前一片開闊,綠意盎然,山澗水道湍急的水流潺潺作響,台地上兩隻中式涼亭「伏地而坐」,古樸沉靜。穿過蓮花宮公園,正要拾級而下,又見一棵「野蠻生長」的榕樹妖嬈而立於一側,樹根幾乎垂直生長在兩米左右寬小巷一側的石牆上,樹木上半部卻斜向對面建築的二層平台,不知是為了更多的陽光還是養分,它選擇在彼岸落地生根,扭曲遒勁的枝幹倔強而韌性十足,竟有幾分人的性格。
站在大坑的主街浣紗街,一排排七層為主的舊式唐樓出現在眼前,舊唐樓上層為居住空間,首層主要是沿街商舖,商舖前整整齊齊分布着一排鐵皮屋小舖,淺黃、亮藍、深綠……各式顏色令整個街道都明麗起來。傍晚時分,鐵皮屋小舖收工,餐飲街舖則充分利用唐樓上部出挑空間和鐵皮屋伸縮頂棚共同形成的半開放、半私密的人行道作為戶外餐飲區。設想坐在此地,品嘗美食、暢飲美酒、兩三友人、晚風習習、好不自在。主街一側是若干平行布置的次街,每條街的名字的背後都有一個小小的歷史故事:書館街得名於創辦於1909年的收容貧窮子弟讀書的義學;施弼街得名於港英時期曾擔任新界土地辦理註冊副地政官的公務人員Bruce Shepherd;京街的英文名雖是King's Street,卻和英皇道(King's Road)不同,因為它源自港英時期曾任消防隊消防總長的Thomas Henry King的人名……
一個一百五十多年前的客家村落,一條條縱橫交錯、中西交融的街道,一幢幢飽經歷史滄桑演變的舊式唐樓,一間間傳統和現代激烈碰撞又和諧共生的舖頭,一個自我更新、不斷生長的社區。「隱匿」於銅鑼灣和天后之間的大坑,美如桃花源。
上段提到蓮花宮公園,自然因大坑蓮花宮起名。蓮花宮現已成為法定古蹟,位處銅鑼灣大坑區,建於同治二年(1863)左右,主祀觀音菩薩,建築風格獨特,全港獨一無二。廟的前半部建於平台之上及以石柱支撐,廟的後半部則座落於巨石上,惟現時該巨石為外牆所擋,僅可於廟內見到部份。 |
觀音是佛教的菩薩,以慈悲為懷、普渡眾生稱著,相傳觀音坐於蓮花上修行,故個別觀音廟又稱為蓮花宮。據稱觀音曾於廟內蓮花石上顯聖,為了紀念聖迹,村民於是立廟奉祀。另有考證指當時華南正值太平天國之亂,對廣東一帶影響甚深,大量難民南逃至香港及聚居大坑附近,長老為安定民心便建廟奉祀觀音。蓮花宮當年位於向海山坡下的巨石上及舊大坑村西面。有指每當潮水湧至廟下,蓮花宮便仿如水中蓮花,後因不斷的填海工程,令蓮花宮坐落於群廈之中。
蓮花石
此廟可歸類為兩進式建築,但兩進之間不設天井,前殿建築呈半八角形寶塔狀,及設重檐攢尖屋頂,正面的小陽台設有西洋風格的欄杆。廟門設於左右兩側,與其他廟宇在中央設置廟門不同。主殿後部的建築為長方形,蓮花石亦位於此處,廟殿依蓮花石建,分成上下兩層,下層設石制神壇供奉觀音,上層設有太歲殿及木製觀音神樓,兩個樓層之間的平台則有韋馱殿。廟殿有立於道光與同治年間,雕工細緻的花崗石供枱(1864)、古鐘(1865)與石神壇(1885),及宣統年間的彩門(1909)。天花為六邊形,上有金龍與祥雲,前者神態活靈活現,似是呼應每年中秋期間舉辦的大坑舞火龍。而廟頂瓦脊則飾有象徵吉祥的寶珠、鰲魚及獅子等。此廟於1986及2014年由華人廟宇委員會重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