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2年7月2日 星期六

香港教育的「引進來」與「走出去」

早前談過因教師提早退休,而造成香港下一代教育的問題。今天看看另一個關注點,香港教育的「引進來」與「走出去」。

香港特區政府致力透過加強專上教育的國際化和多元化,以發展香港成為區域教育樞紐。 政府旨在為其他產業培育人才,並吸引世界各地優秀的人士來港,以壯大本港的人才庫,同時增加香港的競爭力,配合長遠的發展。然而,在過去三年,教資會資助的八所大學學士學位課程,非本地學生人數只增加了1005人。換句話說,每間院校每年的非本地學生增幅,平均不足42人,遠遠未達「八二」限制(八成本地學生,二成非本地學生)。政府不得不承認「專上院校在現時的政策下仍有空間取錄更多非本地學生(包括內地學生)」。

拆牆鬆綁 進一步開放收生

發展香港成為區域教育樞紐的政策於2007年提出,在2013年做過技術性微調。然而,本港人口正面臨結構性轉變,加上鄰近地區激烈競逐生源,如果政府繼續以龜速前進,區域教育樞紐恐淪為空談。面對新形勢,教育界應該建議政府拆牆鬆綁,進一步開放收生,不單只專上院校,而是早在基礎教育階段便要開放,先向內地,再向東南亞華人社會,繼而推進「一帶一路」國家。

根據教育局推算,預計未來適齡學童人口持續下降的情況並非過渡性而是結構性,香港的出生率是否或何時回升仍未能確定。20182021年度參加小一派位的學童人數逐年遞減,由56648人下降至46782人,四年間驟減接近一萬人;相對於大學三年間只有一千人的增幅,此消遠大於彼長,加上移民潮和疫情下跨境生退學,香港大中小幼生源均嚴重短缺。在這種情況下,再推小班教學、凍結班級結構等,都只是短暫措施,無法解決長遠問題。

另一方面,內地對香港的基礎教育和專上教育存有一定需求。內地的港人子弟學校、港人子弟班和中學文憑試(DSE)班愈開愈多,不只大灣區有,遠至東北都有;每年也有若干持非香港身份證的內地生以自修生名義報考DSE,可見這個需求是存在的。開放收生可以彌補本港生源不足,若從大處講,開放收生有優化人口結構、改善人口老化的好處,這也是政策原意所在。

「少子化」是近年不少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共同社會危機,直接導致區域之間互相劇烈競逐學生。台灣教育當局近年銳意擴招,於2016年推出「新南向政策」,目的之一是彌補「因少子女化造成之生源遞減及人力不足之缺陷」。

根據台灣的官方資料顯示,「新南向政策」的目標對象包括東盟十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新加坡、汶萊、柬埔寨、老撾、緬甸和越南)、南亞六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蘭卡、尼泊爾和不丹)和澳紐二國,前三大學生來源地為越南(18755人)、印尼(16426人)和馬來西亞(12510人),香港居第四位(9183人)。海外聯會招生委員會就是專門接駁僑生、港澳生及海外蒙藏生赴台讀大學的機構。

另外,新加坡的外籍學生數字一直上升。2019年,新加坡的中國內地留學生人口達6.72萬人,儘管未去到壓倒性百分比,但進入疫後新時代,有評論認為留學目的地正從歐美轉移,而新加坡是首選。去年新加坡在內地設立的自媒體「新加坡眼」透露,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的最新入學數據顯示,外國學生已佔總學生人數約26%。每年到了考試季節,尤其是內地中考(中三升高一),都會發放消息向中國學生招手,其收生對象不止於大學生,而是傾向低齡化。

新加坡有一項獨一無二的留學政策——陪讀政策。留學生的媽媽、外婆或奶奶中的一人可以申請陪讀准證,在新加坡合法長期居留。申請陪讀簽證,學生年齡需符合3-16周歲,一年後媽媽更可在新加坡合法工作。

成區域化與國際化教育樞紐

正當台灣和新加坡都非常銳意吸收包括香港學生在內的整個大中華區的學生,為何香港仍然能夠處之泰然,不為所動呢?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通過「引進來」和「走出去」的發展策略,取得了卓越的成績。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側重「引進來」,重點是把國際先進經驗、知識和技術引入;在200010月,十五屆五中全會提出「走出去」,中國的企業尤其是國企和民企,都要走向國際化。這對於今天的香港教育,有很大啟發。

香港的國際化教育,從來只講「引進來」,即引進國際學校和IB課程,從來沒有想過要「走出去」。

事實上,只要當局將香港的DSE課程進一步優化,即完全具備走向區域化(即大灣區),以及國際化(即東南亞和「一帶一路」國家)的條件。直至2021年底,接近300間海外院校已認可DSE資歷。英國大學及院校招生事務處(UCAS)已將香港中學文憑考試24個科目的成績納入其分數對照制度(UCAS Tariff)。澳洲政府亦已承認香港中學文憑等同澳洲高中畢業證書(Australian Senior Secondary School Certificate)。

DSE還有一大優勢,就是雙語。考生可以選擇以中文或英文應考,中文還可以選擇用粵語或普通話,同時兼容繁體字和簡體字,其兼容並包的特點,已經不是鄰近地區的統一考試可以相提並論。DSE最能夠體現教育上「一國兩制」的存在,它既享有國際認受性,同時具有內地課程的兼容性。將DSE進一步優化,即可讓香港教育「走出去」,吸引香港以外的學生來港就學,徹底解決適齡學童人口下降的問題。否則,縮班殺校已經困擾香港多年,長此下去,必對香港教育品牌帶來壞名聲和負面效應。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沒有一個與國際大都會相稱的教育品牌,是說不過去的。

就如何開放收生,在法律上其實是沒有障礙的。《教育條例》和《教育規例》均沒有訂明本地教育只能服務本地學生,入境條例亦沒有訂明不容許特區以外學生來港讀書。最相關的入境和入學指標,大概是入境處的《入境就學指南》。

上月下旬,考評局向學校發出好消息,該通告指出,在 2024 年起接受內地合資格學校參加及舉辦香港中學文憑試(DSE),改變以往只可用「自修生」名義來港應考的安排。內地學生毋須來港應考,但英語口試就必須赴港,與本港學生同場應考。考評局在通告中提到,申請參加及舉辦 DSE 的內地學校,必須獲內地相關部門認可,符合資格、批准開辦文憑試課程的「港人子弟學校」。考評局亦證實接獲內地學校提交首次參加 2024 DSE 的申請。這個措施方便內地考生不需長途跋涉來港考試,有利吸引他們的精英來港求學。

改政策讓人口結構重現生機

鄧飛校長曾經就開放收生的問題翻查教育局文件,教育局似乎沒有特定立場。既然沒有任何成文法例不容許香港學校招收包括內地和海外的香港境外學生,當局對此又持開放態度,那麼,一切便取決於入境處,只要入境處處長發出就讀簽證,並運用其行政酌情權修訂指南,容許獲香港學校取錄的學生入境就讀,問題便可立即解決。所以,只要特區政府願意積極拆牆鬆綁,修正政策,甚至不需要經過立法會修訂法例,短期內就可以開放收生,讓香港人口結構重現生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