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2年7月18日 星期一

何謂美?

 《孟子 盡心上》

觀水有術,

必觀其瀾;

日月有明,

容光必照焉。

獨特的「人格美」

牟宗三在《美的感受》一文中提出,「能表現天地之美,神明之容的生命才是藝術家」。「天地之美、神明之容」源自《莊子·天下》篇。

牟宗三認為,美感不是藝術家的「專利」,生命都可以散發出美感。盡情、盡氣和盡才的人物,都是特立獨行,不與世俗同流的人,有值得欣賞之處。

比如述而不作的蘇格拉底,就擁有「藝術的生命」,其「藝術的人格」有一種美感可以欣賞,牟宗三稱之為「人格美」。傳統儒家主張,「人格美」憑道德修養得來,即如《大學》提到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牟宗三卻認為,「人格美」是學不來的,不是道德修養可以培養得來的,而「是上帝創造的,這是所謂『天也』」,因為「人格美」不像文學、音樂、雕塑等藝術那樣,有抽象及普遍的元素。「人格美」是具體的,要「靠着生命來表現」,離開了個人的生命就沒有了。蘇格拉底的「人格美」是他獨有的,幾千年來沒有第二個蘇格拉底。同理,釋迦、孔子、孟子、莊子、王陽明……等等,都有獨特的「人格美」,無法相比或等同的。

牟宗三曾提到他的老師熊十力不飲茶、不吸煙、不喝酒,只喝白開水。「他除了談道以外,一無所有」。他不作詩,不填詞,甚至無意為文。他寫字未經訓練,沒學習書法,是亂七八糟的寫。可是,在牟宗三眼中:熊十力的字「有天然的秀氣,掛出來,個個字都站得住」。雖然熊十力是個「絲毫沒有藝術性也可以說毫無生活」的人,但熊是像魏晉時代的人物,有藝術性的生命情調,此生命情調不用在文學或其他藝術創作,而用在哲學上。

不單哲學家如此,凡是整個生命專注於學問和思想的人物,都有獨特的藝術性生命情調,自有其美感。

道術將為天下裂

道家主張「整體論」,意思是,天地、山川河嶽、死物生物、人獸等等,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正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切存在的東西,都是道這個整體衍生出來的。 熊十力就是因為懂得談道,所以明白整體之美。

現今《莊子》一書,只有《內篇》肯定出自莊子,其餘《外篇》和《雜篇》,都是後人(漢朝人居多)偽作的。不過,若干篇章的見解,倒合乎莊子本身的看法。首段提到「天地之美」。就是源自《莊子·天下》篇;它也合乎莊子本身的看法。《莊子.天下》篇提出:「天下大亂,賢聖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由春秋時代起,諸子百家都有共識,往昔有一致、共同的價值和行為規範(禮、樂)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群雄並起,諸子各有各主張,紛紛認為自己的信念是全然對的、正確的,其他人的見解全是錯的、不正確的,即「得一察焉以自好」。

其實,諸子所有的都是片面的一己之見,看不到整體,因而「判(觀賞)天地之美,析(分析、研判)萬物之理,察(體察)古人之全(整體),寡能備於天地之美,稱神明之容」,便難以像昔日的賢人聖人般觀賞到天地整體之美。「稱」意思是「相應」,「容」意思是形象或形式(form)。在老莊眼中,道的形象或形式即是「神明」,因而人看到宏偉、浩瀚的山川河嶽,黑夜繁星時,會興起敬畏之情,感受到天地萬物彷彿有「神明」。諸子偏執,便無法跟「神明」的形式相應了!

 如此一來,「內聖外王之道闇而不明,鬱而不發……後世之學者,不幸不見天地之純,古人之大體,道術將為天下裂」。什麼「內聖外王之道」,那像是莊子會說的話?但批評諸子瞎子摸象,卻合乎莊子「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不應固執一己之見的主張。不幸,兩千多年後的當今世界,中美不和,不仍是「道術將為天下裂」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