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查第一期講座的報道,主辦方開宗明義道盡初衷:「自香港開埠後,人口急速增長,經濟發展一日千里,時代不斷在變,很多舊有的建築或事物已漸不存在。中華書局與香港史學會合辦一系列講座,展開尋舊香港旅程,用不同角度去重新閱讀香港歷史,與讀者分享『那些年』的生活經驗,一同重拾昔日情懷。」此時讀來,彼時字裏行間滿溢的香港情懷,恍若穿越時光隧道,不期而至。
講座以「似曾相識的香港」為名,是源自呂大樂教授十一年前出版的《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七十年代之於香港市民而言,有一種特殊意義──香港社會的黃金歲月。對於七十年代香港社會的「神話」與「定論」,呂大樂教授採取另一種態度「重訪」那個年代,以更加立體、更加多元的角度去審視社會的發展,重新認識七十年代的香港,成為了解七十年代香港的重要參考讀物。
「似曾相識的香港」以「一起走過的軌跡──香港交通百年」作為首場講座,十年來,與一眾關心香港、喜愛文史的讀者共赴約會,從社會、民生、政治、經濟,到交通、建築、藝術、宗教,一起走過尋訪舊日香港的一段又一段旅程:從史跡、地圖、掌故、書刊、郵票、鈔票、樓書等觸摸香港歷史;從海岸線、鄉村、郊野、燈塔、颱風、災患等再現香港記憶;從傳教士、移民、勞工、家族等講述香港故事;從鐵路、航空、唐樓、礦山、紡織工業、銀行大廈等見證香港發展;從粵語片、神功戲、粵劇、漫畫、社區音樂等走近香港藝術;從老餅潮語、都市傳說、服飾潮流、建築保育、港式西洋風等思考城市文化;從教會、神祇、墳場、民間信仰、節慶風俗等對話香港心靈……
在這裏,遊走大館、荔園、敘香園、何東花園、衙前圍村、啟德機場、廣華醫院、皇仁書院,乃至西營盤、筲箕灣;在這裏,尋找東區、中西區、九龍城等香港十八區的前世今生;在這裏,探索涼茶、裙褂、清醮、中醫中藥、潮籍盂蘭勝會、佛教焰口儀式等香港非遺項目的文化脈絡……香港地、香港人,一切,都似曾相識,既陌生又熟悉。
「似曾相識的香港」系列講座致力搭建普羅市民與專家學者交流與分享的平台,滿足大眾文化需求,年復一年推廣香港題材,促進香港歷史文化之普及,已然成為擁有十年口碑的品牌文化活動。十年間,以閱讀香港為紐帶,邀請到劉智鵬、蕭國健、丁新豹、周佳榮等一眾知名香港史專家學者開講,亦凝聚了一批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讀者朋友。講座現場經常座無虛席,甚至不時出現爆滿情況。劉智鵬、丁新豹主講的「日軍在香港的暴行」,更創下吸引現場可容納人數雙倍入場的紀錄。
作為系列講座大本營的中華書局油麻地分局,是老一輩讀書人心目中的油尖旺文化地標。創辦於四十四年前的「油中」,自創立之日起,便定位為人文社科專門店,當中尤以文史哲書籍品類最為齊全。在「油中」遇見「似曾相識的香港」,秋夜有書香盈袖,便是香港書業邂逅香江文化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