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3年10月30日 星期一

良渚.樑柱

左圖:神人獸面紋飾玉管。右圖:良渚文化雞骨白玉項串飾。

  浙江省杭州灣的一個小鎮─良渚,因其古代遺跡及出土豐富文物成為我國遠古的一個文化稱號:良渚文化。良渚文化距今5300年至4000年期間,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之一,出現於約發展於長江下游環太湖地區,共發現500多處遺址,以良渚遺址附近的莫角山為中心區。良渚文化最主要特徵是玉器的使用和隨葬,包括大件的玉琮、玉璧、玉鉞。玉琮是工藝最精、最具權威性的玉器,往往刻有精緻的獸面紋,是神靈的圖象,玉鉞則是軍權、王權的象徵。良渚文化的政治體為酋邦,亦有學者認為已出現國家雛形,能動員大量勞動力,各酋邦間結成聯盟,神權色彩濃厚,建造大型祭祀場所、城牆及防洪土牆,社會成員地位分化,形成貴族和普通平民階層。

        良渚先民善用石犁耕作,稻米開始成為主要糧食來源,並有原始文字。良渚文化被視為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搖籃,良渚玉器標示文明時代已經到來,與北方龍山文化交流密切。良渚文化結束於酋邦或國家解體,農業衰落,玉器失傳,繼後的馬橋文化倒退回自給自足、狩獵與採摘的經濟狀態,回復比較分散的部落社會。

  距今五千多年的良渚文化遺址自一九三六年發掘以來,到二零零五年經過百次的考古發掘,發現祭壇及墓葬分布在浙江北部及江蘇南部等群落,基本上是環繞太湖而發展的。出土遺物以黑陶和雕工精細的玉器著稱,工藝精湛,造型優美,玉器佔隨葬文物極大份額。良渚文化用玉方式是獨自發展起來,玉琮、玉鉞這類禮器往往刻上神人獸面紋飾,成為推己及神的表現形式。

  玉器形態分類有平面的環、玦、璜、錛及鉞形器,立體正方形的琮形、圓或方的柱形器,不規則的有冠狀器,山形三叉器、柄形及錐形器體,亦見有素身或刻上紋飾的珠形、玉管及玉墜等。

  刻在器上的紋飾多樣化,其中神人獸面紋較大宗,這由神人和獸面組成的複合式圖像,神人面呈倒梯形、戴上寶蓋冠帽,而獸面刻上重圈大圓眼、凸字鼻、闊唇及間有獠牙,此外亦有其他圖像如鳥形紋及螺旋形紋等。其表現手法是紋飾與器形結合,包括在器表上平面線刻表現、琮的折角立體表現、雙稱結構的表現手法等。其工藝上主要採取線切割、管鑽、雕刻和琢磨等方法,展現最高的技術,玉工往往在一毫米寬度上微刻三至五條紋飾,在堅硬度不低於五度的玉石徒手刻上,是空前的絕技;不少紋飾圖案,如神人及獸面的眼、鼻及口的周邊以減地方法處理,亦刻上螺旋地紋而將主體突出;再者微細近兩厘米多的玉管上,圖案紋飾幾乎與十七厘米的玉琮王有一致性,令人驚訝。

  良渚玉料大部分來自東北岫岩,估計經遼東半島、山東半島交流到太湖流域,出土玉器多呈白沁,傳統說法是「玉受地火者,皆變為白色,俗稱為石灰沁,即今所謂雞骨白、象牙白是也」(劉大同《古玉辨》),所以有推測良渚玉器是入土前被焚燒所致;有學者則推測高溫處可以降低玉料硬度,方便雕刻;另有指白沁的形成或緣於土壤中的酸或鹼性物質,提出「杭州餘杭地區土壤中氫氟酸含量較高,對良渚文化玉器由表及裏的侵蝕就較為嚴重,使之均變為雞骨白」(文物鑒定專家楊伯達)。故宮博物院對院藏良渚玉器白沁的分析結論認為是與墓中鹼性物質的浸蝕有密切關係。

  出土的良渚文化遺物,玉器佔隨葬文物近九成,形制有用作儀仗的斧與鉞,禮神的琮、璧、柱形器及裝飾用的璜、項串飾、佩飾、手鐲及穿綴衣飾如鳥、魚、蛙、蟬等;美麗的玉石被當時社會賦予神靈的概念,具通天的祀神功能,但與此同時亦展現審美的標準,後者在幾千年來一直流傳成為中華多元民族尊崇美的共識。

  良渚玉器是早期新石器時代玉器藝術的一個重要階段,開啟了紋飾和器形的結合,是應用玉器為禮神活動及玉雕藝術的一個起點;晚期有一些退化的表現,如人獸面紋結構往往有省略的變化,器形在之後的幾個世紀尚有保留,到了商、周朝代少見其餘韻,但玉的涵義卻承傳下來。

  良渚的用玉文化在古代未見有文籍片羽記載,但在千百年後的商、周代對用玉形式則有不少論述,如《周禮.春官.大宗伯》有記:「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皆有牲幣,各放其器之色。」又《周禮.春官.典瑞》載典瑞的職責為「掌玉瑞、玉器之藏,辨其名物與其用事,設其服飾」。這裏「瑞」和「器」對舉,顯示二者的區別。

  良渚文化期到商周,禮儀用玉發展出一定的規則,佩飾則無定制,尤其是以玉管或玉珠串連的項串飾、佩飾,及時絞絲紋手鐲更有所發展,成為當代「潮」物,也因為有需求,玉管及玉鐲的製作未見式微。陝西省扶風縣西周墓葬出土的項串飾更由玉佩飾及瑪瑙管珠等共三百九十六件組成,令人驚嘆;由於無定制,出現百花齊放的現象,幾乎無一相同;其後的三千年,展現禮祭、權力及美態皆離不開玉製品。

  浙江餘杭良渚鎮發現的文化遺址─良渚文化,被譽為中華早期文明半壁江山代表,亦在二零零六年代七十周年展示其文物精品(石器、黑陶、織物及玉器)活動時被尊為「文明的曙光」,良渚成為建立以玉祀神的軌儀的「禮以玉成」及創出以玉為佩飾的「飾以玉成」的樑柱。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不少女士(亦有男士)皆有以玉及寶石為佩飾─如玉項串飾、玉手鐲,有沒有想過這些佩飾概念是源自五千多年前餘杭的良渚小鎮及其周邊地區先民的創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