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4年5月7日 星期二

《仙樂飄飄處處聞》

  《仙樂飄飄處處聞 (The Sound of Music)》是一部1965年的美國電影,改編自同名音樂劇。 電影放映當年我讀小學,跟音樂老師羅Sir,第一次到中環影院睇戲,記憶猶新,記得離開戲院之後,Do Re Mi 餘音持續幾天。近年該片的電腦復修版在群組平台重演,與當年看到的無異。一直我都不太喜歡香港對國外影視戲劇作品名字以意譯取代直譯的慣例,但最近在香港演出的音樂劇《仙樂飄飄處處聞》是個例外。

  提到這部音樂劇,大多數的老同學第一時間會想起其中《Do Re Mi》、《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Edelweiss》等等家傳戶曉的歌曲,還在群組分享。或許正是因為這些歌曲的輕快與愉悅,讓我們忘卻了故事本身厚重深沉的敘事基調:故事發生在一九三零年代的奧地利,修女Maria被委派到奧軍上校家擔任他七個孩子的家庭教師。Maria以音樂敲開了孩子們和上校的心房。但當時德意志第三帝國正吞併奧地利,熱愛祖國的上校為拒絕加入納粹,以表演合唱為幌子,帶着Maria和孩子們逃離家鄉。

  說回到名字的翻譯,《Sound of Music》在內地直譯為《音樂之聲》,在香港則譯為《仙樂飄飄處處聞》,這個譯名化用了白居易《長恨歌》中「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的詩句。雖然看上去只是寫音樂的動聽,但在《長恨歌》中的下兩句就是:「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發現其中的聯繫了嗎?無論多雄偉的宮殿、無論多夢幻的音樂,都會被滾滾而來的戰爭烽火毀於一旦,而身在其中者也只能黯然離場,背井離鄉。如此悲劇,在千年之前的大唐長安如是,在一九三零年代的歐洲奧地利亦如是。

  《仙樂飄飄處處聞》,一個譯名,七個漢字,讓在驪宮之中演奏的霓裳羽衣曲在奧地利的群山中有了千年之外的回響,也讓《Edelweiss》最後兩句歌詞「Edelweiss, edelweiss, Bless my homeland forever」(雪絨花,雪絨花,永遠祝福我的祖國)在香港有了千里之外的共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