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有歧見異議屬平常事。可惜,在新、舊媒體討論任何問題,不但流於「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且雙方各持己見至各走極端,水火不容。社會由是撕裂,左、右兩翼均以人廢言,視對方為必須清除之惡。
討論必須有雙方同意遵守的規則。最關鍵的是,雙方都能保持理性。要知道,理性地討論問題,真理才會愈辯愈明。要理性地討論問題,必須先承認什麼是事實,什麼不是事實;何謂邏輯的推論,何謂強詞奪理。現時在社交媒體的討論,往往變成對罵,皆因每個人有他自己的「事實」,不符合其看法的就不是「事實」,而是「假新聞」、「虛構」。
ChatGPT無法分對錯
現今,問題不在人無知,只要肯承認自己無知,便可以尋找到真知。現時關鍵在時人不單無知,更拒絕承認自己無知。有了ChatGPT,資訊和「知識」唾手可得,使人更輕易地誤以為自己是「專家」,助長了時人的傲慢。
ChatGPT的普及應用,恐怕會令更多人懶於查找事實。無論什麼問題,它迅即有詳盡、清晰的答案。可是,ChatGPT無法分對錯,它的答案看上去愈是符合邏輯,愈是投使用者所好,便愈令人放下戒心,忽視了ChatGPT會「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的、有或多或少、或大或少的錯誤,混淆了真相與假象。故廣泛使用ChatGPT之前,學生最好先學會怎樣查證事實(fact check),培養成習慣,否則它錯了,人便跟着錯。還要學好寫作;否則,怎麼應付公開試?
另一方面,ChatGPT只是一件工具,只懂得完成人給它的指令。若使用者立場先行,預設了答案才發問,直至生成符合使用者需要的「事實」為止,那ChatGPT便不再是幫助人尋找真相的工具矣!雙方沒有共同確認的「事實」,即難以理性地、有建設性地討論問題,亦難分誰是誰非。
MAGA派盲從
特朗普打橫行 知識分子淪為工具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攪得周天寒徹」,經濟學家、金融界、商界紛紛提出理論和數據反對。特朗普及其支持者,由始至今未能提出任何有力的論據解說,一味叫公眾保持信念,忍受一時的痛楚,繼續堅信他的做法終會令美國再偉大。
2016年特朗普首次當選總統,已有評論指為民粹主義的勝利,以及顛覆了現有的民主制度。此番上台,他索性繞過國會,在社交媒體頒政令治國。他可以肆無忌憚地行事,令人想起伏爾泰一句話:「我們生活在新奇的時代,處於奇異的對比中,原因之一是大多數人對另一部分人可笑的盲從。」對特朗普「可笑的盲從」的當然是MAGA(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派。其餘不盲從的另一部分人則不敢或無力反對而已!
欠理性討論 崇尚無知
MAGA派就像宗教信徒,特朗普就是他們心目中的神。有學者指MAGA派類似幕府時代的日本武士,無論大將軍對或錯,武士都唯命是從。特朗普正是MAGA派的大將軍,無論特朗普說多少謊言,虛構多少「假新聞」,胡謅多少假數據,粗暴地撤銷政府部門,任意解僱公務員,踐踏美國的監察和制衡(checks and balances),MAGA派都不認為他錯而全力維護和支持他。
MAGA派不單拒絕聽任何異議或反對意見,拒絕跟別人理性討論,而且理直氣壯地認為,任何觀點都有同等「份量」,任何人反對他們的觀點就是「不民主」或「精英主義」,不尊重和冒犯了他們。於是,MAGA派將反對者看作敵人。他們在社交媒體毫不留情的人身攻擊、辱罵對方,特朗普則恃權仗勢脅迫對方閉嘴噤聲。
這種反智、反理性的取態由來有自。歐洲的知識分子早已批評美國有「將無知當美德」的傳統,對專家學者抱有不信任、輕視乃至蔑視的態度。法國哲學家Raymond Aron(1905-1983)嘗言:「美國文明是一種『技術員文明』。在這個文明裏,知識分子只是一件工具而已。」知識分子一旦成為工具,他們的專業知識就沒有對錯、真假之別,只有能否為我的利益服務之分。於是,貿易戰和關稅戰能否振興經濟,能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乃至能否真的達致美國再偉大,已非關鍵。關鍵的是,知識分子是否支持或不反對特朗普,他們的專業知識能否「合理化」他的政策而已!
有了互聯網及社交媒體後,反智、反專家、反知識的風氣在美國愈益熾烈。無他,昔日要花時間讀書才得到的資訊和知識,如今在網上幾下點擊迅即找到。可惜,網上除了真知灼見外,還充斥不少「假新聞」、「假資訊」和盲信。昔日要做不少研究才成為專家,公眾視專家為分辨真相與假象、知識和盲信的把關人。如今網上沒有把關人,許多人看帖文和視頻時,並沒有秉持孔子「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原則,本着謙卑的態度慎思明辨;反之,識少少便認為已知,自以為堪比專家,對自己懂得不多的問題——例如國際局勢、瘟疫與疫苗等等放言高論,並在社交媒體任意人身攻擊。
教育普及 民智倒退
當任何人都可以自命為專家時,就正如科幻作家Isaac Asimov(1920-1992)曾經慨嘆,美國人愈來愈認為:「我的無知與你的博學同樣優秀。」不少專家失落往昔的權威後,往往放棄身為公共知識分子的責任,只顧與同一圈子的專業人士溝通。
曾任美國海戰學院國家安全事務教授和參議院助理的湯尼高斯(Tom Nichols)嘗言:「有史以來,這是最多人能夠獲得最多知識的時代,同時又是最多人抗拒學習的時代。」。他亦慨嘆,雖然大學教育愈來愈普及,但民智反而愈來愈倒退。根據他的觀察,現時大多數美國人缺乏最基本的「常識」。他們先是資訊貧乏(uninformed),繼而被誤導(misinformed),如今淪落至「粗暴的錯誤」(aggressively wrong),公眾不單有愚蠢的信念,而且拒絕任何威脅其信念的新資訊。
啟蒙運動以降,理性和知識都是西方文明的基石,如今已迅速地在情緒之海遇溺。公共政策的討論往往流於情緒的發洩,而不是理性的、認知的商討。特朗普和MAGA派的橫行無忌,是否顯示了現今的美國已成為一個是非不明、蔑視理性、輕視知識、崇尚無知的國家呢?
它答:
「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的口號是特朗普總統任期的核心,但對其成功的看法差異很大。在任期間,特朗普實施了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包括減稅和放鬆管制,一些人認為這些政策使企業和股市受益。然而,批評者指出了諸如處理 COVID-19 冠狀病毒和政治兩極分化加劇等挑戰。在他的總統任期於 2021 年結束後,他的政策的影響繼續受到爭論。一些人認為他的經濟改革為增長奠定了基礎,而另一些人則認為他的治理和國際關係方法造成了長期問題。美國是否「再次偉大」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個人的觀點和既定立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