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5年4月14日 星期一

關稅風暴中的「小強精神」

過去一周,對於經營外貿業務的中小微企業來說,無疑是一段難熬的時光。一位經營鞋履生意的企業家朋友對我介紹說,美方關稅「大棒」一開始揮出時,他所在的十幾個外貿微信群有如炸開了鍋,大家熱烈討論,互通信息,商議對策,忙得不可開交。「後來每天一覺醒來數據就往上跳,已經太離譜了,大家反而冷靜了、無感了。」

在他身邊還有不少企業家朋友,經營的服裝、家電、玩具出口行業,正是受畸高關稅衝擊較大的領域。「好在大家都沒有放棄,」他說,目前有人靜觀其變,有人沉着應對,「關關難過關關過,只要企業活着,就還有希望。」

小強精神

小強精神是指像蟑螂一樣具有頑強的生存能力,常用來形容一個人頑強拼搏、充滿了生生不息的信念和源源不斷的前進動力。其中,小強常用來指蟑螂。這個別稱源自於《唐伯虎點秋香》,在這部電影中,周星馳扮演的唐伯虎把身旁不小心被踩死的蟑螂稱作「小強」,稱它是飼養多年的寵物而為之哭泣。所以後來就用「小強」指代蟑螂。

並且,在古時候,「強」指的是有著堅硬外骨骼的小蟲,後來才被引申為堅硬的、不屈服的,所以用把蟑螂稱為「小強」也是有根據的。

看似平淡無奇的話語,聽起來卻格外觸動人心。這種打不死的「小強精神」,其實並非與生俱來的天賦,而是在重壓之下生長出來的鎧甲。從金融危機到中美貿易戰,再到如今的關稅博弈升級,時代的每一粒塵埃落在這些中小企業身上,都重若千鈞。但生活的重擔把人們逼到牆角的同時,卻也總能激發出意想不到的潛力。他們憑藉「窮則變,變則通」的膽略和魄力,危中尋機,彎道超車。有的企業將供應鏈進行模塊化拆分,提升自身抗風險能力;有的則通過自主創新,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和競爭力;基於地緣、業緣形成的產業集群還會自發式地「抱團取暖」,通過設備共享、訂單調劑等機制,實現風險分攤、共生共榮。

而每一個中小企業背後,都有無數的普通人,他們或是流水線上的工人,或是開貨櫃車的司機,或是東奔西走開拓市場的營銷人員。當經濟寒流來襲時,他們的堅持和抗爭總是具體而細微的,沒有驚心動魄的逆轉劇情,只有把尋常事做到極致的笨功夫。但正是這些普通人「再扛一陣」的樸素信念,讓「中國製造」在蕭瑟的寒冬裏,依然還保有希冀和溫度。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