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陽曆2月18日是雨水,一年當中繼立春之後的第二個節氣。雨水,獺祭魚,鴻雁來,草木萌動。春雨如酥,陽氣上騰,動植物都開始恢復生機。
未退休前,對於節氣都有一個誤區。春節都是根據陰曆(農曆)來確定日子,與陽曆無關,所以時間不定,去年春節在一月下旬,今年則是二月中旬。端午是五月初五,中秋是八月十五,也都是根據陰曆。二十四節氣也是傳統農耕社會遺留的產物,所以便想當然地以為,節氣也是根據陰曆來確定的。
直到某年春節,翻日曆,才好奇思索節氣為什麼總跟着陽曆走啊。比如雨水都是每年二月十九日前後,清明都是四月五日前後,相差不過一兩天。奇怪了,陽曆不是辛亥革命民國肇興之後才推行全國的嗎?怎麼會與節氣有關呢?
原來,陽曆,也叫「太陽曆」,基於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周期,地球繞太陽一圈,就是一年,即365.25日。而陰曆,被稱作「月亮曆」,是依據月亮的變化,月亮從圓到缺的一次迴圈,就是一個月,十二個月或十三個月(加閏月)就是一年。中國古代的農曆實際上是二者結合,叫作陰陽曆,前者計「歲」,後者計「月」。歲月悠悠,流傳至今,被簡稱「陰曆」,其實是不完整的。
陰曆每個月是根據月球圍繞地球一圈的時間,即是27.32天,陰曆壹月作廿八至卅日,時間幾乎離不開一兩天,譬如正月29日,二月則30日,以便安排作息,不像陽曆,長的月三十一天,短的月二十八天。而陽曆以太陽為中心,冷熱寒暑,以定農時,遂有節氣。如雨水便是太陽黃經三百三十度之時。早在公元前一零四年,漢武帝頒行太初曆,便已將二十四節氣納入。老祖宗的智慧,令人讚嘆。所以,陽曆並不是西方的專利,與節氣掛鈎,並不違和。
舉一反三,深覺得如此常識,必須通曉,特別應用於術數。原來排子平八字命盤需要考慮節氣,但排紫微斗數命盤是根據陰曆陽曆出生日期,同一命主,參考時間略有差異,原因為何?木宰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