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1年5月18日 星期二

輕裝上路

 《易經》中的「易」這個字,古人總結它有三個含義:簡易、變易、不易。

這三個含義是貫穿整本《易經》的總綱,也是三種人生境界。

1、簡易:簡單成大美

一陰一陽之謂道。易的根本是簡單的,就是陰陽。六十四卦的符號都是由陰爻和陽爻組成。陰陽就是道,道也是簡單的,所謂「大道至簡」。真正的道是極其簡單的,簡單到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高人指點別人,一語道破天機,不用太多言語。高明的醫生總是一針見血,藥到病除,絕對不會開亂七八糟的藥物騙錢;精明的商人一招領先,步步領先;武術高手在搏擊時總是一招制敵,擊中要害,絕對不會大戰三百回合才擊倒對手……「窗前明月光」「春眠不覺曉」「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些詩句夠簡單,但是正是這些簡單的詩句成就了唐詩的大美。簡單是自然天趣,天人合一。簡單就是回歸自然,回歸那最簡單的生活,簡單的心境。簡單就是有一顆童心。有一顆童心,就更容易感到快樂。簡單的心,如同虛空,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簡單的人,如同自然,寧靜淡泊,人到無求品自高。快樂很簡單,無求;幸福很簡單,知足。簡單是寬廣的胸懷,曠達的心態,閒適的心情。簡單是明快的生活方式,大氣的人生態度。簡單是與世無爭的快樂幸福,無為而有為的大美。

2、變易:應時而進退

易雖然簡單,就是一陰一陽,但是變化無窮,由陰陽變化生成四象,由四象生成八卦,由八卦兩兩組合,形成六十四卦,由六十四卦衍生出萬事萬物。所以,易有變易、變化的意思,「易經」翻譯成英文,就是「講變化的哲學」。《易經》:「變化者,進退之象也。」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變化中發展,我們生命中的一切也無時不在變化之中。變化的結果是非進則退,有的變好,有的變壞,人類社會正是在這進進退退中向前發展。變化是有規律的,總是在一定的時間和條件下發生,把握了規律就可以根據當前的現象推測出未來會發生的事情,從而對應不同的時機而選擇或進或退。《易經·坤卦》:「履霜堅冰至。」「履霜」,指腳上踩着霜。「履霜堅冰至」,指在天剛冷、下霜時,就想起冰天雪地,預知後事的必然發生。歷史上的諸葛亮就是慧眼觀天下,應時而進退的智者。諸葛亮的祖父與父親都曾在荊州一帶做官。諸葛亮早年,在父親死後,也在荊州做小官吏。後來諸葛亮見天下將亂,就辭去官職,隱居隆中。隆中離荊州不遠。荊州為南北通衢,是軍事要地,又剛好是日後魏、蜀、吳三國的交叉、中心地帶。諸葛亮不在其他地方隱居,偏偏選在荊州附近的隆中,是因為他並沒有打算做一個隱士,只是應時而退,等待時機。他隱居隆中,坐觀風雲,見天下已亂,英雄應時而起,他準確到遇見到天下將三分,鼎足而立。諸葛亮並不急着出山,他等待着合適的主君,到劉備三顧茅廬,才應時而進。

3、不易:不變是初心

宇宙萬物紛紜變化,古人卻歸納為六十四卦的符號體系,六十四卦又歸結為陰陽的變化組合,陰陽又是太極運行變化而來,這說明了易的本體是不變、不易的。世間儘管變化無窮,但是其中也有不變的東西在;世事雖然變幻無常,但是人心人情人性基本不變。我們如果只是忙於應付變化,那麼會使自己緊張忙碌,最終卻一無所獲。所以,對人生來說,最重要的一點是不變初心。世事繁華,人間滄桑,對個人來說,擺脫面對生活變化時的陌生感和無力感,初心是最有力的武器。青年的迷茫或許在追求無限可能的奮鬥中突然化解,中年的壓力可能在對「小確幸」的感受中得到釋放,老年的悵惘也許在知足常樂的心態中不經意消散。世界瞬息萬變,註定了我們無法一成不變。但是,一顆不曾泯滅、永遠充滿熱情的初心,將在陌生的變化中,帶給我們一條恪守的底線和一絲久違的暖意。

「大道至簡」常被人誤以為老子所說,實則《道德經》並無此語。此語出處來自五代陶植寫的《還金述》,其《中篇》提及:「妙言至徑,大道至簡。」這篇文章已收入《正統道藏.洞神部眾街類》,但作者陶植生平不詳。

細閱《還金述》一文,講的是煉丹,思路來自東漢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而「大道至簡」應脫胎自易學的「易簡之道」。《易繫辭首章》說:「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經》的「易」,重點是簡易,不是變易,英文稱《易經》是Book of Changes,不如譯作「Book of Simplicity」。

我認為易學三個含義,重點在化繁為簡。世事紛擾,一切從簡,人生便美好。而繁與簡的抉擇,有時也會令人生卡住,百般滋味在心頭,進退兩難。

猶記得當初學習佛教的靜坐與道教的氣功,體會到簡易的道理,成功有時要輕裝上路 

我對靜坐與氣功的理論與學習,經過一段不算短的學習接觸,身心實驗,對健康的影響,對心理的穩定,不能說完全了解,但有一些粗淺心得與受益。

1. 不要追求「特異功能」

上世紀在氣功界出現「怪力亂神」的東西;因進行氣功練習時,導致輕度精神病症状。稱為走火入魔。其實在佛教修習靜坐來看,就是修定,不想走火入魔,就不要勉強運氣,順其自然,慢慢自然有所成就,根據《清淨道論》,《釋禪波羅密》是會有「神通」副產品出現,亦即所謂特異功能。

2. 氣感與身心變化

每天與師兄弟一起練功,只是自然地靜坐,或許觀想一朵蓮花在丹田與呼吸進出同步變化 ...,日以繼夜,勤做功課,雖然沒有特別的功法,亦沒有出現「氣感」,但感覺到注意呼吸與引起身體自然晃動的現象,而且需要長時間的投入練習,才有明顯的身心影響。後來沒有師兄弟一起練功,只有自己靜坐,基本靜坐簡單,不外「調身、調息、調心」,日久練習,一定有身心變化,呼吸會變慢,耐性脾氣、健康都會慢慢變好。

3. 氣脈與身心變化

有氣感以後,不一定就好,如果只是抖動身體,並無明顯增進健康的效果,所以第二步必須以「意」()導氣,通過任督二脈小周天,奇經八脈,若氣脈能通,健康一定有顯著改善變化:如眼睛有神,口水增加,常常有「榖氣」放屁也),在學氣功的人來看;放屁打嗝是排毒,是好事,頭疼失眠,腰酸背痛,口乾舌燥,等會有明顯改進,神清氣爽:精、氣、神飽滿。但前提也要順其自然,不可勉強,量力而為。

4. 「養生」與「養氣」

中國人傳統對「吃」的文化講究,所以連帶理所當然的有「吃補」的文化,更有「吃肝補肝,吃腦補腦」的一些理論,近來各種「養生」食品、飲品抗癌,更是商機無限的主流產品,其實不論吃什麼,環境和身體本身的吸收排毒,新陳代謝運作情形,也應該要整體考量,根據佛道兩家的理論,心理穩定與否,與呼吸的品質可能更重要:

「風」(呼吸)元素影響「火」(消化新陳代謝)元素,若毒不能排出,養分不能吸入,再講究的吃也不能養生,反之,呼吸的品質好,心理穩定的人,「菜根」也甜「香」,只服「氣」不食人間煙火也大有可能(即道家氣功常聽到,自然發生有「僻榖」的能力),所以,即使在「養生」的觀點看來,「養氣」可能也比吃什麼要重要的多。

或有人認為規律的運動也很重要;我的觀察是,三十五歲以後,身體的柔軟度和韌性(氣脈通暢的現象)比較重要,所以運動適量即可(到輕微喘氣流汗,鍛練到心肺功能),不然,損耗可能多於益處,一般常靜坐的人,往往閉目二到三十分鍾就能消除疲累感。養氣不只是侷限於單方面技術上的呼吸吐納,在中國儒家道家看來,修身養性,喜怒中節,少貪少怒,「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看似道德修養,其實就暗藏養生哲學。

5. 什麼是終極關懷

不論靜坐與氣功,跟任何專長興趣一樣,都需要花時間,長期的培養;如果最後,身體健康,長命百歲。一人靜坐,能否不理世事?假若你打算今天靜坐練功兩小時,你的好朋友乃至家人心情不好,需要你的陪伴,甚至實質的幫忙,或者,有團體需要義工在冬天,幫忙發便當給無家流浪者,這會改變你的計劃嗎在歷史上,佛教的大乘,小乘路線就是圍繞於這個生命的終極關懷命題;先獲一己解脫(小乘解脫道),或由於不忍,選擇先幫助別人(大乘菩提道)的人本主義關懷優先呢?

或許,人生重要的功課,就在這進退的決定(變易):不論是進、是退,是獨處、是共事,若常持「水連天碧」的明覺心,無所謂出定,入定,或都可安止於當下的完全覺醒,明靜而住,以此有限血肉之軀,為這世間或多或少的作一點改進,而不只是花時間保養這不過百年必朽之身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