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1年5月31日 星期一

《春江花月夜》

   如果說:一首好詩要有境界,要有興寄,要有餘味,則唐代張若虛(約公元660720之間)的〈春江花月夜〉境界高、興寄深、餘味足,不單是一首好詩,更是一首“詩中之詩”(聞一多語)!

  張若虛,揚州人,以“文詞俊秀”著名。他的詩多散佚,《全唐詩》僅收錄二首。

  〈春江花月夜〉是樂府舊題,張若虛以此舊題寫出春江月夜的迷人景色與哲理探究,更在這景色氛圍中抒寫和渲染民間離別相思之苦,表現得有情有態,真實可感。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擣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複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全詩分兩部分。第一部分十六句,由描寫春江花月夜的景色始,而以融情入理結。開頭八句,寫明月照耀下的江水、花林景色。“春江潮水連海平”兩句,寫長江下游水面寬闊,春潮高漲,江海不分和新月初升的景象;“灩灩隨波千萬裡”兩句,寫在波濤蕩漾下的月光景色,詩人想像,月光隨著流波,水到哪裏,月就到哪裏,一下子,千萬裡的春江,都灑滿月的光輝。“江流宛轉繞芳甸”四句,是春江月夜景色的特寫。“江流宛轉”的芳郊,月下花林的花朵瑩潔如雪珠,充滿奇幻之美;“空裏流霜不覺飛”,寫空中,是抬頭所見,月明的春夜怎會有“空裏流霜”?那是詩人的錯覺和感受,細看而知不是“霜”,自然不覺其飛了;“汀上白沙看不見”,寫地面,詩人這時看到的是一片月色的“白”,也就淆亂視覺上的“沙”了。

  由“江天一色無纖塵”以下八句,寫面對江水月色所產生的人生短暫的體悟。“江天一色無纖塵”兩句,寫月色水光的明淨景象,其中“孤”字下得精妙,勾畫出一種幽深孤獨的環境,引出對人生哲理的探求。“江畔何人初見月”兩句,詩人連發兩問,通過“人”見“月”,“月”照“人”,讓人隨詩人探索宇宙的起源、人類的初始。“人生代代無窮已”兩句,著眼於生命的有限與無限,大自然的永恆不變,詩人就從眼前的江月得到啟示,將人生易逝的感喟,暫時得以消解。“不知江月待何人”兩句,皎皎江月等待何人,詩人又怎會知道?他低頭凝思,只看見長江不斷的輸送流水。天上的月,地上的流水,中間有了詩人的連繫,而形成天地人並列為三的畫面,惹人深思。

  詩的第二部分由“白雲一片去悠悠”到尾,寫遊子、思婦的離愁別恨。“白雲一片去悠悠”兩句,詩人寫出了夫婦離別的情景;“誰家今夜扁舟子”兩句互文見義,遊子在江上扁舟,婦人在樓中望月,互相思念,這種情況,不只一家,不只一處,事實上,也不只一時。“可憐樓上月徘徊”以下四句專寫思婦。思婦對著明月照到的妝台,不能成眠,想要用簾卷去月光,但簾可卷而月光依然;思婦意欲擣衣,卻誤認砧上月光是霜,想要拂拭,結果是“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四句,一筆雙寫,是“思婦”,也是“遊子”,二人相思不能相見,相望不能相聞,只能寄讬月光遙寄相思之情;“鴻雁”、“魚龍”本可為信使,可是鴻雁卻穿越不過月光,魚龍只能在水底“潛躍”,暗示音信難通,則相思之苦,自然更加深重。“昨夜閑潭夢落花”四句,從春殘月落寫思婦對丈夫的懷念。妻子在夢中見到花落閑潭,忽然醒覺春已過半,可是丈夫仍未歸家;江水流,春欲盡,落月西斜,都增加了思婦的哀婉。詩的最後四句收結,斜月隱沒於海霧,而相隔天南地北的人不知凡幾;詩歌到此,讓讀者心情沉重,無以形容之際,詩人卻寫出遊子連夜回家,落月殘輝也為之搖情,灑滿江樹。詩人寫盡人間別離的苦痛後,為讀者留下了愛侶會合團聚的希望,並以明月有情,為千千萬萬離別者賦予同情和厚愛作結。

  本詩以春、江、花、月、夜為背景,而以“月”為主體,從月升起,以月落結,其間以眾多景物陪襯烘托,筆調清麗,理趣盎然;又將遊子、思婦種種細膩的感情,連綿不斷的組織起來,造成了柔和靜謐的詩境,並以綿邈深摯的情感貫穿起來,取得和諧統一的藝術高境界。

除唐代張若虛所作好詩外,《春江花月夜》也是古典民樂的代表作之一。這是一首著名的琵琶獨奏曲,寫的是潯陽江上月夜。因其意境深遠,樂音悠長。此外它亦是中國古典音樂名曲中的名曲,是中國古典音樂經典中的經典。這是一首典雅優美的抒情樂曲,它宛如一幅山水畫卷,把春天靜謐的夜晚,月亮在東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蕩漾,花影在西岸輕輕搖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現在我們眼前。樂曲通過委婉質樸的旋律,流暢多變的節奏,巧妙細膩的配器,絲絲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繪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盡情讚頌江南水鄉的風姿異態。

以下是由香港中樂團合奏的《春江花月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