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1年12月3日 星期五

烏克蘭之後

大半年提過烏克蘭局勢,究竟烏克蘭危機是否升温還是已成過去?根據報導: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 · 澤連斯基1127 日指出,該國情報機構取得錄音,顯示有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正策劃數日後將發動政變。克里姆林宮否認參與。事件反映雙方關係持續升温。俄羅斯軍隊現正集結於烏克蘭邊境,國際社會擔心俄軍可能侵略烏克蘭,北約於11月30日討論如何應對俄羅斯在其與烏克蘭邊境日益增長的軍事存在,因為人們越來越擔心俄羅斯可能對該國發動侵略。稍早,烏克蘭呼籲西方國家刻不容緩採取行動,以嚇阻莫斯科侵略烏克蘭,稱俄羅斯軍事行動可在一眨眼功夫內發生。烏克蘭呼籲,要嚇阻俄羅斯,最好立刻行動,而不是等以後。

烏克蘭與台灣是當前美俄與中美競爭關係的重點,但涉及的不止這兩個地區,而是美國與中國、俄羅斯的全球競爭,以及在東歐與東亞的地緣政治的可能變局。

美國在烏克蘭是獨力難支,沒有足夠的地區力量與俄對抗。相反,在烏克蘭的北方是德俄可能的合作,南方是俄國與保加利亞和土耳其的合作。土耳其不可靠,對美俄同樣,但俄國對烏克蘭和東歐的壓力是南北並行。北方是德俄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美國與歐盟可阻止其在完工後運作,不管歐洲特別是德國今冬的能源危機。南方是土溪2號天然氣管道已建成至全力把俄國天然氣輸歐洲。美國與歐盟礙於土耳其,並沒有阻止。結果造就俄國與土耳其、保加利亞的合作,把黑海發展為俄的內海,排斥美國等北約軍艦之進入。

烏克蘭無力抗俄,故此政府在極右勢力挾持下,不斷地宣揚俄軍會入侵,要求美國與北約介入;甚至可能如2008年格魯吉亞例子,首先用兵攻擊俄軍,以此把美國、北約拖入泥沼。這是美國所最擔心。俄羅斯不想戰,惟一旦烏克蘭動武,亦會乘勢開戰,一舉而把烏克蘭軍政瓦解,不會如歐洲一些評論所說,會止於聶伯河,只限佔烏克蘭東部與南部,包括基輔。俄軍佔烏,必然執行德、法支持的明斯克的第二協議,解散烏軍,讓聯合國和平部隊進駐。烏克蘭變為中立國,形成俄歐共管,排除美國。德國會支持,因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運作,不單止每年20億歐元經營收入(包括在歐與俄羅斯企業分銷天然氣收入),還可找到與俄共存的方式,抑壓美國,成立歐盟自身在北約以外的快速應急部隊,開始排除美國的軍事控制。

烏克蘭中立,保加利亞亦會進一步與俄合作。巴爾幹絲路與由經俄羅斯到東歐南歐的傳統絲綢之路也可擴展,有助俄國與東歐的經濟合作,抗衡歐盟保守勢力。德法加上意大利更易主宰歐盟在美國與中俄競爭裏中立。

問題是美國是否甘心敗於烏克蘭。在東歐,美國的駐軍未必敢與俄衝突,但可借科索沃在巴爾幹半島製造戰亂,威逼歐盟俄羅斯,使烏克蘭的和平中立道路難走。不過,烏克蘭戰事一起,美軍不敢參戰,俄軍必勝。東亞也會出現北京武統台灣的機會,美國還是如骨牌效應,開始連環地在東歐、東亞倒塌,還可能在美國國內觸發左右勢力的分裂動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