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香港社會出現一宗有爭議性的事件:漁護署誘殺闖入社區覓食的野豬是否合情合理?本來是一樁雞毛蒜皮小事,本應不會引起正反雙方的熱烈爭論,但時移世易,社會分化,而這個話題又不含政治成份,大家可以暢所欲言,公開發表各自的「偉論」,所以熱烘烘的幾乎蓋過了與內地通關的消息。
我無意參加討論這個問題,但對其中一項意見有感而發:一個社會怎樣對待野生動物,便反映了當地的「文明程度」,當然假使牠們影響市民的安全,適當的手段是難免的。相同地,我意會到一個社會怎樣教育保護他們的下一代,也可能間接顯示這個地方的「文明程度」。
本地有不少社會領袖,常自詡香港是「一個國際城市」,幾乎所有物質條件都和世界各大城市並駕齊驅。我對此並不苟同,因為除了本地普羅大眾的居住環境和「發展中國家」看齊外,還有「百孔千瘡」的教育制度,每每觸發近年青少年精神問題飆升的警號。香港有些中層、上層家庭把子女早在初中時期,便放洋到歐美升學,成為風氣;現在更有甚者是全家移民是為了兒女能得到「較愉快和更健康」的優質教育。香港社會是否適合青少年的成長,有能力的港人已經作出「良禽擇木而棲」的選擇。他們的決定,或多或少反映這樣盲從的選擇,影響兒女的未來,作出非理性的決擇。
經歷近兩年的疫症是天災,而早前的社會運動或因「國際政治鬥爭」,港人都無法控制;但本地的教育制度和青少年政策,是完全掌握在特區政府手中,可惜成績卻令人搖頭嘆息。
本年9至12月學校局部復課,開學至今已經三個多月,至今已連續發生多宗青少年墮樓或懷疑自殺事件,已創十多年的新高,最年幼「受害者」年僅8歲;接着又有報道,今年的虐兒數字比去年增加超過60%。香港沒有官方機構緊貼準確地統計和分析這些數據,不過我們有理由相信青少年出現精神問題是日益嚴重。香港各級學校都紛紛全面恢復正常活動,但有關當局有沒有應變的準備?大家應該知道這不是放了個半月暑假後重新開學的恒常事宜,而是幾經磨難的停課近一年後的重新起步。
特區政府的急切工作可能千頭萬緒,無暇處理一些較次要的問題。我參考其他國家的準備工作,向博友報告和討論。我沒有十分可靠的本地數據,唯有引用英國的調查研究,雖然兩地情況不盡相同,但仍然有不錯的參考價值。根據英國全國防止虐待兒童協會(NSPCC)的報告:當地青少年的焦慮、抑鬱和自殘的數字激增,3年內激增50%,原因多是沉重的學業和社會壓力,而尋求精神科醫生協助的等候時間愈拖愈長,所以及時得到幫忙的只有25%。英國有一位前線醫生Dr. Nieto感慨地說:「情況比10年前嚴峻得多,例如:不斷增加的嚴重焦慮症,很多自殺和企圖自殺的事件,尤其是青少年自殘的問題日漸惡化,變本加厲。」有專家歸咎於疫情停課,青少年在家無所事事,於是沉迷於社交網絡,晨昏顛倒,破壞他們穩定的作息習慣,接收似是而非的訊息和價值觀,對身心有極大的負面影響。另外,在線上學習期間,很多青少年在無家長監管下,只是虛應故事,而學校方面又單單着重學生的考試成績,很少關顧他們的身心狀態。所以,青少年在此期間困在家中,情緒受困,很容易和父母衝突,形成兩代之間有更大的隔閡。
其實,香港的情況和英倫是大同小異。政府在疫情高峰期停止了很多正常活動,所有文娛康體場地關閉,青少年不能和同儕互動,侷促於當局宣傳的「停課,不停學」的氛圍中,哪個會開心快樂呢?待疫情緩和,各方面都急不及待地復課,但卻沒有去應對長期停課的「後遺症」──學生情緒被扭曲,還要雪上加霜,鞭策老師去加強教學進度,以圖追回損失了的上課時段。
歸根究柢,香港教育制度的死結始終緊繫於成績優劣,而忽略了青少年人最寶貴的身心健康。
反觀,先進國家已嚴陣以待,應付「精神海嘯」,對學校復課作好準備。北愛爾蘭地方政府增撥500萬英鎊購買專業服務(例如:小組靜觀),以支援及協助學生和老師去紓緩情緒壓力。英國保守黨政府寧願加稅,仍然下決心增加額外款項給國民保健署(NHS),解決疫後國民健康需要,其中更訂明用於精神健康服務方面的數額。
香港特區政府在這幾年間,據說動用了約3000億去幫助市民和各行各業紓困,不可謂沒有尺寸之功,但公帑是否用得其所,就有斟酌餘地了!「風吹雞蛋殼,財散人安樂」,現在政府有眾多鴻圖大計,都在在需財,恐怕我們「精神健康服務界」要爭取多些資源機會不大。退而求其次,業界同仁應更有效運用現有的資源,創造嶄新條件去改善我們的服務。
「預防勝於治療」和「病向淺中醫」是家喻戶曉的,但要遵行實踐卻不容易,原因是由於市民缺乏有關的認知,而解決的唯一辦法,是透過教育使大眾明白其中道理。政府為了達到七成以上的疫苗接種率,鋪天蓋地在各大傳媒中宣傳,但80歲以上的老人家的接種數字仍然極低,這不單是因為他們年紀老邁,不能使用安心出行或前往接種疫苗外,其照顧者不敢承擔責任,是其對論理學認識不足所造成的。
香港政情穩定,很多舊東西都被一掃而空,可以騰出多些空間進行改革,例如:公社科取代了通識科,加入「國情」項目外,相信還可容納一些「精神健康」內容;學生人數有結構性減少趨勢,「殺校」之聲不絕,老師過剩危機出現,而教育局似乎無興趣全面推行「小班教學」。
雖然當局對學校輔導服務提供支援,但針對近期發生學生的自殺事件,應該未雨綢繆,開辦訓練班教師熟習「精神健康」的課題及相關的關顧工作;一方面可以推行各級的「精神健康」教育,另一方面又應該有足夠的人手去找出「需要幫助的學生」。
年輕一輩是香港的接班人,如果精神健康不濟,恐怕將來會淪為「新東亞病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