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討論過中國人的天下觀,其中提到外族來到中國,都很容易與中國人融合。南北朝時,鮮卑人入侵中原後,曾建立自己的王朝北魏,傳至孝文帝就決定全面漢化,連祖宗留給他的姓氏也改為漢姓(原姓拓跋,後改姓元)。以下的主角元好問,就是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
金庸小說《神鵰俠侶》中,有出名「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它就是元好問填的詞:《摸魚兒.雁丘詞》。
元好問自稱是元結的後人。元結是北魏常山王遵十五代孫。北魏是東晉亡後南北朝第一個朝代,由鮮卑人拓跋珪建立。北魏統一華北,傳至孝文帝,定都洛陽,全面漢化,禁止說胡語而用漢語,禁胡服而穿漢衣冠,並放棄鮮卑姓拓跋,改用漢姓元。為什麼漢化要改姓?無他,自秦以後,中國社會以宗族為政治單位,一村一姓,正所謂「同姓三分親」,改漢姓可以得到百姓的認同,且每個朝代都由一姓的族人當皇帝。
金尊宋卑
蒙古人滅了南宋後,統一全國,為了方便統治,改國號為「大元」,典出自《易經》「大哉乾元」,果然獲得儒生讚許。孝文帝改姓元是否基於同樣原因,無從稽考。現今,中史教科書講述這段歷史時,仍以偏安的南宋為正統。蒙古人按傳統修前朝史時,儒臣上疏要求以宋室為正統,並得到大多數儒臣附和。忽必烈卻以兩宋從未統一全國而反對,結果《宋史》跟《遼史》和《金史》並列:「三國各與正統,各繫其年號。」
客觀的說,中國在1127至1279年間是南北分治,金在北,宋在南。南宋卻自視為正統。金人卻認為他們才是正統。一來,北宋從未統一全國,怎可稱得上是正統?司馬光編《資治通鑑》,三國時代以曹魏為正統,因曹魏佔據中原。南宋偏安,怎能說是正統呢?二來,南宋跟金朝簽訂和議,割地歲貢之餘,還自稱為侄,稱金為叔。金尊宋卑,卑者怎能稱得上正統?元好問也不例外,嘗言:「北人不拾江西唾,未要曾郎借齒牙。」藉批評蘇東坡的詩來低貶宋人!
雖然古語有云:「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但儒家一貫不以種族分文明與野蠻,而以文化分。《論語.憲問》篇,子曰:「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意思是:文化可見於衣着、髮飾、禮儀和習俗。《禮記.王制》有云:「東方曰夷,被髮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髮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被,同披。文身,即紋身。題者,額也。雕題,即紋額。蠻夷的特徵就是披頭散髮,身上額上紋圖案(tatoo)。蠻夷生吃蔬果。戎狄以動物的皮毛或羽毛作衣服,不吃米飯。
種族是天生的,文化則是後天學來的。種族無法改變,文化則可以改變。蠻夷漢化可被看作漢人。華夏帝國領土廣袤遼闊,人口多種族眾,幾度大分裂,兩朝亡於外族,依然數千年屹立不倒,皆因以文化分胡(他者)漢(我)。蠻夷戎狄統稱胡,胡人肯學漢文化,即是自己人。這是以文化分胡漢的好處。有利亦有弊,華夏朝廷亡於外族後,只要管治者「尊重」儒家,儒生及百姓大多數會放棄反抗,甘心當順民,為臣為奴。
前倨後恭
元好問並不例外。1234年,金朝滅亡。元好問起初不肯仕元,返回故鄉,編寫金朝野史,結集成《金源君臣言行錄》和《中州集》。忽必烈建太廟,往祭,修理河道,出兵征服雲南大理。最重要是忽必烈興辦書院,開科舉取士。儒生有機會當官,縱使屈居蒙古人之下,且備受種族歧視,但元好問一類北人仍在南人(宋人)之上,保住士農工商四民之首的社會地位。元好問63歲時往覲見忽必烈,表揚他尊重儒學,尊稱他為「儒教大宗師」,又在《劉時舉節制雲南》詩中稱元朝為「漢家」:「雲南山高去天尺,漢家弦聲雷破壁。」
用今天的眼光來看,元好問前倨後恭,拍忽必烈馬屁,毫無氣節可言。可是,後世並無一語譏貶他,金庸還用他的詞,除《雁丘詞》佳妙外,不知是否別有懷抱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