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3年7月10日 星期一

保護資訊

經修訂的《反間諜法》本月起在內地實施。首先要知道《反間諜法》的實施意義是什麼?

  • 《反間諜法》的頒佈實施意義重大,既為反間諜工作提供了最基本的法律依據,又為在隱蔽戰線貫徹落實 總體國家安全觀 作出了具體的制度規劃,必將進一步推進我國反間諜工作的規範化、制度化和法治化,必將在全面推進 依法治國 的進程中,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是總結反間諜工作的經驗,將實踐檢驗有效、且反間諜工作確需的措施上升為法律規定;三是注意與正在起草的法律協調一致。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草案)》將“國家安全法”的名稱修改為“反間諜法”,保留了現行國家安全法中涉及反間諜工作的內容,將條文中關於國家安全機關履行“ 國家安全工作 ”職責的表述修改為“反間諜工作”,相關條款也一併作了文字調整。

新修訂包括把數據資料與相關國家秘密一起保護,入侵涉密網絡也列為間諜罪行。恰巧同時,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伯恩斯在英國演講,說到「科技收集平台對當今情報界極為重要」。

我國《反間諜法》原於2014年制定,今年4月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修訂。香港正就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23條起草立法,包括禁止竊取國家機密,加強反間諜工作和彌補網絡安全缺口。

數月前,美國軍人特謝拉在社交媒體發布一批機密資料,再次揭露美國在全球的大規模監控刺探,不管是政界顯要抑或平民百姓,無論是其認定的對手、盟友或是第三者,概不放過,各類通訊都被截收;對象包括聯合國秘書長,以及烏克蘭、韓國、以色列等的領導人;那時候還經已探得俄羅斯「瓦格納」組織的情報。

美國環球間諜活動屢被揭發,一直厚顏處之。維基解密曾爆出美國監聽法國多任總統、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意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等歐洲首腦,還侵入丹麥電纜截收區域通訊。

原美國情報分析員斯諾登2013年來香港,英國《衞報》記者格林沃特採訪了他,加上歷年搜集的材料,寫成《無處藏身︰美國政府監控》一書,指出美國在全球每天竊取訊息以百億條計算,規模驚人,既針對多個外國,也監聽其國民。

格林沃特在書中說,美國情報主管的格言是「收集一切」,侵入互聯網伺服器、通訊衞星、海底光纜、電話系統以至個人電腦等,不停擴張監控範圍,努力開發新技術去補上任何缺口。

英國情報機構也聲稱每天收集訊息以億計。《紐約時報》曾援引斯諾登披露的英國密件,稱監聽目標包括金融機構、石油企業等。美、英情報部門以商營網絡為「戰略合作夥伴」。馬斯克透露官方情報機關有查看「推特」的客戶資枓;其他社媒還承認曾協助官方建立假賬戶及發放假消息。

美國關於截取訊息的法律今年底交國會再審議。由於洩密醜聞層出不窮,民權組織強烈批評,政府要為持續竊聽行動辯解,便有伯恩斯到英國演講誇言諜報成績。

伯恩斯稱其部門提早預報了俄烏戰事,他自己先前奉命訪莫斯科,摸清了普京及其高級顧問的意向。取得的情報還有助聯結盟友,及支持烏克蘭開仗。伯恩斯聲稱,雖然俄烏戰事構成最迫切挑戰,中國才是美國最大的地緣政治和情報對手。

他說,中情局過去兩年在組織上已有反映,設立了一個新的任務中心,聚焦中國,那是局內唯一以單一國家為目標的架構,統籌各單位對中國行動,並已增撥資源用於收集情報、分析和開展活動,兩年來這方面開支佔總預算的份額增逾一倍。

他講到,另一個新設的中心是專注科技與跨國挑戰,局裏還破天荒新設了科技總管職位,局屬下各實驗室與學術界和企業合作,支持關鍵科技研發。他重申,中情局中心任務仍是靠人去執行秘密任務。

伯恩斯的演說,反證我國修改《反間諜法》的必要,也提醒香港特區警惕保護好機要資料。過往回歸前,愛國團體不會把組織人事詳細刊登在報紙上。如今固然情況已變。而有聞一些接觸敏感資料的人,為圖方便,會用社媒溝通,難免使人關注資訊安全。

央視報道,一名姓趙的男子,2020年在遼寧大連找到一份拍攝城市風景照片的兼職,本來以為找到美差。趙先生:「當天中午,我通過支付寶收到了200元轉帳,然後我覺得這個錢來得挺容易的,她也挺講信譽的。」

不過對方的要求愈來愈多,不單要他拍攝在大連港口,停泊維護的軍艦,還鼓勵他進入造船廠工作,聲稱可以給他更多的報酬。

直至他看見有關國家安全的宣傳後,發覺他的工作很有可疑,於是決定向執法機關自首,當局指他認罪態度良好,亦沒有涉及嚴重機密情報,最終未有對他作出處罰。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王旭:「很多數據看上去,是自然科學客觀分析的產物,沒有甚麼與國家安全的直接聯繫,間諜組織經過讀取、經過分析,經過與其他的信息進行匹配,和綜合了解以後,會呈現出一個相對完整的情報。」

學者相信,修例能更有效維護國家安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