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3年7月21日 星期五

戰爭產物:長城

中國人以長城自豪,且認為長城象徵華夏民族愛好和平,從不侵略其他民族,霸佔其土地。

歷史學家黃仁宇(19182000)曾指出:今天的萬里長城,大約以當地15英寸等降雨量線為劃分,西北常年幹旱少雨,土壤貧瘠,所以只能通過遊牧生存,催生了遊牧民族,而其生存方式自然也就慢慢培養出遊牧民族豪放、勇猛的性格,但缺乏文化和理性。這條15英寸降雨量線以南則降雨逐漸增多,土地可以耕種作物,人們靠農作物生活,所以催生了農耕的民族。這樣,以這條等雨線把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劃分開,自此就上演了中國民族遊牧人和農耕人的抗爭歷程。秦始皇為了抵禦遊牧民族,在該線上修建了長城,以後又在各朝代的共同努力下築成了今天的萬里長城。很有趣的是,這15英寸降雨量線,事實上是因為在這條線上的延伸的山脈,由於山脈的影響,暖濕氣流不能繼續向西北前進,自此形成這條降水線。所以從這一例,不難看出,地理因素對歷史形成的重大影響。 由地理因素造就了相應的民族生活習慣,由生活習慣又產生了相應的民族性格,由民族性格和生活習慣會影響國家的形成格局。

長城和15英寸的降雨線重疊,意思是,長城以南,年降雨量平均多於15英寸,適合畜牧和農耕。長城以北,低於15英寸,太乾旱了,耕種無法有穩定收成。長城初建於春秋時代。齊、燕、晉、秦、趙等諸侯國,與西北的戎狄土地相接。未建築長城時,洛陽附近、關中及山西南部一帶,都有遊牧民族畜牧,是諸侯國的原住民。《左傳》記載「殽之戰」,秦軍東侵,晉軍未出兵,先「遽興姜戎」,即召集國內和在晉國附近畜牧的姜戎,組軍應戰。

華夷兩族打仗,通常都是前者打勝,因華夏文化較先進,兵器和軍隊組織較強。趕走了戎狄後,漢族便將可以耕種的地方圈起來,建圍牆,據為己有。既然土地圈定了,房屋築好了,圍牆建成了,田裏種了穀物蔬菜,這片地就是他的私有財產。

從戎狄的角度觀之,這本來是我畜牧之地,漢族憑什麼有權圈起來?還要改變了土地用途,以後無法畜牧!你霸佔我地,我南下劫掠,有什麼不對?為着免受遊牧民族侵擾,諸侯國只好建城牆,將遊牧民族拒於15英寸的降雨線之外。秦統一六國後,將各諸侯國的城牆連接起來,便是長城。

由秦漢開始,漢族對外族輕則驅趕,分而治之。重則剿滅,全族殺掉,如漢武帝之滅匈奴。不佔其地,因農耕民族無法適應草原遊牧生活,「得其地不可居,得其民不可用」。胡漢民族和文化融和,通常都是在胡人侵佔了中原,自立為王之後。漢族屈服於強權,不得不融和。

中國的農民和塞外的牧人連亙了兩千年的鬥爭記錄,回顧起來,欣喜的成分少,仇恨的成分多。尤其是氣候不利的時候,馬背上的剽竊者就不由自主地打算襲取種田人,後者通常有半年的積蓄。零星的侵略可能擴大為戰事,防守者則企圖報覆,有時也全面出擊以圖先發制人。

在時間上講,亞述人的壁畫在公元前9世紀即描畫著騎馬的弓箭手,可是全部遊牧成為一種部落習慣和隨著而來的騎兵戰術則出現較遲,並且經過一段長時間,才傳及東亞。到公元前3世紀遊牧民族的威脅已相當嚴重,這時已有將北方幾個小國家所築土壁結合起來構成一座相連的城塞之必要,這項工程終使秦始皇在歷史上名傳千古。所以這種局勢的展開也指出中國即使在國防上也要中央集權。全國的國防線大致與十五英寸的等雨線符合,這是世界上最長的國防線,不僅為無數戰士留下了辛酸的記憶,也是中國婦女流淚的淵藪。

以此觀之,它在地理上構成另一個因素,注定著中國農業社會的官僚機構必須置身於一個強有力的中央體系之下。另一角度來看,長城並非和平象徵,而是漢族與戎狄經年累月鬥爭和戰爭的產物。對戎狄來說,長城更是漢族將其「妖魔化」的見證。

1 則留言:

  1. 止戈為武,是漢語的一則成語,出自《左傳·宣公十二年》。這個成語原意指止息兵戈才是武功,要能止戰,才是真正的武功。後人用它表示通過正義的戰爭平息戰禍, 長城的作用也是一樣。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