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緊張的生活中,我們特別渴望鬆弛感。那麼,什麼是鬆弛感?我以為,這是一種從容不迫的狀態。打個淺顯的比方,它像一件面料舒適、裁剪合體的衣服,穿在身上,既不緊緊巴巴,也不鬆鬆垮垮。
如果以鬆弛感命題作一幅畫,我首先想到夏日的傍晚,炊煙在房頂升起四漫,夕陽在遠處緩緩移動,幾位老人坐在路邊樹下,眼看着田間小道上蹦跳的黑點走近,指指點點,認出哪個是自家的孫輩,站起身來,準備牽回家去共進晚餐。
如果說得高深一些,孔子那句「從心所欲不逾矩」大約是最恰當的解釋。我們都知道“隨心所欲不逾矩”出自《論語·為政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全段概括了他一生的學習和修養的過程,而我們的人生與孔子人生的階段相似,結果卻大有不同!十五歲左右時知道爲了一件事而努力學習,三十歲的時候要成家立業以保證有足夠的時間、精力和物質條件面對以後的生活,四十歲的時候懂得反思自我,面對各種誘惑而不動心,六十歲的時候人生即將要到終點,不在刻意的執著追求,自身的堅定超過了他人的影響。因爲覺得什麼都是可以,什麼也都可以接受!等到了七十歲的時候懂得自由便是努力獲得心中所求,但卻不能違背規矩,不能傷害他人。 反觀孔子是說: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在道德學問上有所成就,四十歲通暢事理而不迷惑,五十歲理解了人生命運這一道理,六十歲聽人講話能判明是非,七十歲做事便能隨心所欲而不致於超越準則和規矩。
鬆弛感不是因為對生活的無知而無所畏懼,也不是對責任的輕忽而漫不經心。恰恰相反,鬆弛感來自對生活本相的洞察,對人生責任的自覺擔當。只有趟過生活溝溝坎坎的人,才不會為前方必經又不可知的路況憂心忡忡,因為他內心澄明,只要肯走,路永遠不會比腳更長。對他而言,知責擔責履責盡責,已是內化於心的律令,不再當作令人畏縮不前的負擔。
這樣的鬆弛感並非與生俱來。讀讀歷史吧,一些人生於太平,世襲富貴,一切彷彿都已安排妥當,過得卻如沒頭的蒼蠅,暴躁焦慮。另一些人出生貧寒,遭盡離亂,反而把胸有成竹、有條不紊寫進了人生答卷。如果說真有刻入基因的鬆弛感,我想,十有八九不是來自血統、家世,而是和落草人間後的修煉息息相關。
鬆弛感和破執念有幾分相似。一心破執,反落其執。刻意追求、營造鬆弛感,往往適得其反,心弦繃得更緊,心情更加焦慮。在人生的旅途上,鬆弛感好似天邊適目怡心的雲霞,來時由它,散時也由它,沒有誰能把它呼來喝去,更無法時刻擁有。我們能做的,無非養成駐足抬頭的習慣。當你把注意力轉向內在,暫時放下眼前的糾纏,目光看向高處和遠方,那種不期而至的坦然就是鬆弛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