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3年7月6日 星期四

為孤獨解毒

  21世紀是孤獨世紀。現在是最容易與人連結的時代,但不論哪個族群、教育程度高低、有錢沒錢,共同點就是都曾感到孤獨。維偉克.莫西 醫生在《當我們一起》,談到孤獨是身心的健康問題。身為「國家醫生」,他研究重要的健康與疾病問題,發現現代社會最難治癒的不是心臟病或糖尿病,而是孤獨,而且孤獨與許多疾病相連,形成惡性循環。他積極投入相關研究,從流行病學的角度拆解孤獨。莫西引用一項二零一八年的研究指出,百分之二十二的美國成年人表示「經常或總是」感到孤獨。這更是國際普遍的現象,四分之一的澳洲成年人表示「感到自己孤獨」,而在日本,超過一百萬名成年人符合官方定義的「社會隱士」(hikikomori)。

  在此,我們或許會追問:其實,什麼是孤獨呢?在哲學的層面,這答案不易以三言兩語解釋,但就社會學而言,孤獨涉及三個方面:親密孤獨,即渴望與你建立深厚聯繫的伴侶;社交孤獨,即需要高質的友誼;集體孤獨,即渴望一個社區或一群志同道合的人。

  面對這三種孤獨,現代人傾向以科技來應對,例如用交友軟件尋找親密關係、以社交媒體跟蹤朋友動向,又或在網上論壇與陌生人溝通。然而,現代科技化的世界,並不能真正解決我們的孤獨問題,卻導致另一個問題:人們習慣於分心狀態。

  麻省理工學院的一項研究清楚顯示,人是不可能在溝通上執行「多重任務」(multitasking)。換言之,在人際溝通上,多重任務就是分心,即是當你跟朋友對話時偷看手機,你根本沒有認真地了解到朋友在說什麼。這樣貌似有聯繫的友誼,不是優質的關係,也解決不了人的孤獨感。

  好消息是,這問題是有解毒方法的。一項涉及兩組五十名兒童的心理學研究證明,減少使用手機與任何電子產品屏幕,可以提高我們的情商,進而更懂得與人交往。在這研究中,一組孩子參加了一個禁止使用科技產品的戶外營地,另一組則繼續在學校使用智能手機。一周後,兩組孩子都接受了在照片和短片中解讀情感狀態的測試。沒有手機的孩子在識別情感方面表現更好。

  為什麼懂得與人交往,能夠改善孤獨感的問題?哈佛大學有一項著名的健康快樂生活探索研究,它從一九三八年開始,至今仍在進行,追蹤了二百六十八名學生並持續追蹤他們的子女,而研究顯示,緊密的友誼比財富或社會階級,更容易讓人感到有幸福和健康的生活。

以下是文章節錄:

《當我們一起:疏離的時代,愛與連結是弭平傷痕、終結孤獨的最強大復原力量》

健康的人際關係才是復原的良藥

  2020 1 月,「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 COVID-19)使人與人的接觸變成潛在的致命威脅。病毒像看不見的追蹤狂四處流竄。幾乎在一夜之間,「近距離相處」成了危險的同義詞。公共衛生政策的當務之急是:為了活命,我們必須拉開彼此的距離。

  撰寫本文之際,我們仍在對抗新冠病毒的大流行。醫護人員承受巨大風險、醫療設備短缺、死亡率不斷攀升,各國政府紛紛強制推行「社交距離」政策、關閉學校和大多數的營業場所,要求民眾不要出門。所有必須在工作崗位上保護我們的人,全都冒著生命危險在執行任務。他們提醒了我們,人們對彼此的依賴有多麼深。

  我和太太愛麗絲就和其他的家長一樣,取消了孩子們的聚會;安養院謝絕訪客,因為年長者對病毒最沒有抵抗力; 為婚禮籌劃已久的新人也被迫延期婚禮。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社交活動,像是音樂會、球賽、看電影、約朋友吃飯、辦公室裡的閒聊,以及宗教聚會,突然之間都必須暫停。

  我們以為,這個危機勢必將導致社交孤立與實體隔離。假如我們無法見面,要如何互動呢?假如我們不待在同一個地方,要如何互相幫助呢?假如我們無法碰觸彼此,要如何表達情感呢?就連「社交距離」這個詞,似乎都宣告我們必須與孤獨為伴。信任問題也開始浮現。有些人因為擔心受到感染,以及對於可能發生的經濟衝擊心生恐慌,於是無視政府禁令,開始囤積應急物資。在全球金融衰退的陰影籠罩之下,「社交蕭條」(social recession)同樣令人擔憂,我們無法互動的時間愈長,人與人的情感聯繫就愈薄弱。

  然而,疫病大流行的延燒卻使我們清楚看見,「社交距離」這個詞其實名不符實。誠然,我們必須保持距離,以防止病毒擴散,卻也因為這個危機,與親友變得更加親密。

  我們每天都可以見到人們發揮群體獨特創意的例子。在疫情慘重的義大利,被關在家中的人們打開窗戶,與鄰居一同合唱,藉此互相安慰。在中國,待在檢疫病房的人藉由跳廣場舞來為彼此打氣。世界各地的人都為親朋好友和陌生人,展開慷慨助人的行動,例如送生活用品到體弱者和年長者的家;打電話給狀況不好的鄰居,分享超市的營業時間, 以及哪裡可以買到衛生紙的消息。

  所幸,現代科技賜予我們機會,以遠距模式強化彼此的連結。藝術工作者透過在自家拍攝的影片,一同合唱或表演舞蹈。家族成員透過視訊一同慶生。民眾透過網路直播欣賞現場歌劇表演。各級學校的學生透過線上課程聚在一起。當我們學會透過虛擬方式一同遊戲、工作與協作,我們也幫助彼此排解了孤獨,同時互相提醒,我們多麼需要從彼此身上獲得復原力。

  更讓我驚訝的是,我在寫書過程中學到的事,現在大多獲得了印證。那就是我們能夠透過強化社交連結,來支持社群與保護彼此。下列四個關鍵策略有助於我們度過危機,修復我們的社交世界,而且影響力可延續到未來:

1. 每天花至少十五分鐘陪伴你愛的人。這不僅限於和你住在一起的人。透過視訊連線與你生命中重要的人聯絡, 聽聽對方的聲音,並看見對方的表情。

2. 把焦點放在彼此身上。在與他人互動時,盡可能排除干擾,不要一心多用,把注意力都放在對方身上,如果可以,盡量做到眼神交流與真正的傾聽。

3. 擁抱獨處時間。要與其他人建立有力的連結,第一步是先與自己形成更強的連結。獨處有助於我們做到這點, 因為它讓我們有機會了解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探索創造力、與大自然連結。我們可以透過靜坐、禱告、藝術創作、音樂和戶外活動,獲得獨處帶來的慰藉和喜悅。

4. 幫助他人並接受幫助。服務是人際連結的一種方式, 能使我們想起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目的。給予和接受都能強化社交聯繫,例如關心鄰居的狀況、尋求他人的建議,甚至只是向迎面而來的陌生人微笑,都能使我們更堅強。

  我在醫院工作時,曾經跟著一位醫師前輩學習。他每次要進病房之前都會先做個深呼吸,用那幾秒鐘的時間提醒自己,有機會治療別人是一件多麼值得感恩的事。現在,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機會。健康的人際關係就像疫苗與呼吸器,對於全人類的復原至關重要。

  這次的疫情不是人類社交連結面臨的第一次考驗,也不會是最後一次。不過,能讓全世界的人同時面對如此艱鉅的挑戰,著實罕見。儘管我們之間有一些差異,但共同的抗疫經驗把我們聯繫在一起,假如我們從此學會如何與人融洽共處,那麼不僅能安度危機,還能擁有生氣蓬勃的未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