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認為,美國總統特朗普似輕輕放過加拿大和墨西哥,對中國亦會如此。他們普遍認為,上一次特朗普挑起的貿易戰打不倒中國,已是失敗。4年之後中國更強,也有準備,應該不會敗。可是,加拿大與墨西哥已按特朗普要求行事,然而並沒有取消加徵關稅,只是延後,可見特朗普還另有所圖。
中國與美國的矛盾,不是芬太尼的小事,而是貿易結構失衡。中國佔美國外貿逆差大,背後還有美國要抑制中國的發展,不讓中國與之競爭。上次中國不敗,是特朗普策略欠妥,且要拉攏中國來抬高他在國內外的政治地位。對中國加重打擊,本來會在他連任之後,如今他的國內外政治威勢高,不需要靠中國、北韓、俄羅斯元首關係來鞏固權勢,在經貿談判中折服中國,便會是他的成就。若能扭轉外貿逆差,抑制中國的發展,更會是他不世之功。
任失敗後的4年裏,特朗普聚集了更多人才與業界智庫的支持,馬斯克的歸順顯示雙方都有所謀。特朗普不單止求出風頭,也求有所作為,因此在上任前後提出眾多重大革命性政策舉措,外交出擊在這幾天也只是小試牛刀。特朗普不會依傳統的政策規範,也無視國際法律、國際秩序,他的策略是不按常規,出人意表,且是一策多謀,連環模式出擊。因而與中國的談判,便不是加徵10%關稅這樣簡單。
如巴拿馬運河一事,特朗普是要重奪運河的控制權,更要清空中國在當地的勢力,純粹是霸權行徑,沒有國際規範與公義。也如他警告金磚國家不能推出貨幣與美元競爭,不然他會以加100%關稅來對付。這些主張或政策威脅違反自由貿易原則,也侵犯別國的主權與利益,儼然回復到船堅炮利的重商主義、帝國主義歷史。
期望特朗普及其團隊對中國畏難而退,是不切實際的幻想,一是他不會畏難,而是會堅持重壓中國,憑仗美國現時的市場經濟、金融、政治、軍事乃至意識形態的優勢,他會相信可打敗中國,當然不像對付加拿大、墨西哥般輕鬆,而是需要更多的部署、策略和陰謀來克服中國的頑抗。二是打擊中國,多會在收服歐盟、俄羅斯之後,屆時特朗普力量更大,中國也缺奧援,不易抗拒。
不要把特朗普視作愚蠢的狂人,反而應視其為美國霸權轉型復興的希望,不能因不知彼而掉以輕心。
中美民間的交往剪不斷
近日網上出現絡繹不絕的移民潮,源於人氣極盛的中國社交平台TikTok在美國陷入「不賣就禁」的危機,大量自稱「TikTok難民」的美國用戶進駐另一個中國社交平台小紅書(RedNote)。這個現象有機會只屬短暫性質,因為TikTok在禁令生效前只關閉了半天,迅速復活,移民說不定回流;然而,小紅書熱潮始終讓人思考,中國和美國之間不應亦不會因地緣政治影響而阻隔,反應鼓勵更多民間交流,促進彼此了解,消除不必要的誤會。
首先必須指出,洋面孔紛紛湧入小紅書,一周增長十倍,並非轉場到美國商家經營的Instagram、Facebook或X,本身就帶有濃烈的抗議色彩,他們不滿拜登政府基於國家安全考慮禁制TikTok,故意投奔中國,甚至用諷刺口吻說自己是間諜。此外,小紅書定位為以生活方式內容為主的平台,專注於穿搭、美妝、家居及旅行等,大部分用戶為年輕、追求生活品味與享受的中高產階級,那就意味着,美國用戶希望在生活層面跟中國網友交換心得,美式平台對於他們來說有所不足。
過去多年來,中國網絡一直與外界隔絕,網民必須「翻牆」才可見識西方世界。可如今,西方用戶主動走進中國網絡,造成一番趣味盎然的新氣象之餘,同時引發疑慮,中國官方會不會又基於國家安全考慮,出手干預?目前來看,內地官媒秉持開放態度,《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文章表示:「美國老百姓要正常生活,中國企業要正常發展,中美兩國民眾要正常交流……這就是人心,這就是大勢。」又說:「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經濟全球化的滾滾大潮中,在網絡世界的互聯互通中,那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只會愈發緊密,必將攜手向前。在這個意義上,與其說是『TikTok難民』,不如說是『地球村村民』;與其說是『流浪』,不如說是找到了『新家』。」
為了迎接突如其來的外賓,本來僅提供中文介面的小紅書反應敏捷,加設「一鍵翻譯」功能。有些網民索性嘗試自學中文,網上學習外語平台多鄰國(Duolingo)數據顯示,近月美國的普通話學習人數飆升逾兩倍。小紅書除了在美國獲得巨大回響之外,亦在英國、法國和德國等歐洲國家吸納不少擁躉,各國下載量顯著提升。不難預計,中國文化將會透過小紅書讓外國網民眼界大開,連內地潮語XSWL(「笑死我了」)亦可能成為世界網民通用語。
鼓勵民間交流,等於說好中國故事。其實中央政府不斷推出單方面免簽證入境政策,正正是為了吸引旅客親自了解真實的中國。免簽國家超過五十個,免簽期限由一百四十小時增至二百四十小時,國家移民管理局指出,放寬優化過境免簽政策有利於促進對外交流合作,為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注入新動能。歡迎更多的外國朋友來中國,親身感受新時代中國之美。
既然歡迎外國朋友來中國,那麼沒理由不歡迎外國網民進駐小紅書。中美網民直接交流,有助釐清西方傳媒的負面報道。猶記得,國家主席習近平講過:「中美關係的希望在人民,基礎在民間。」
小紅書吸納境外用戶,毫無疑問也有經濟意義,畢竟這個生活資訊分享平台同時是商貿渠道。本來在內地各社交應用的排名中,小紅書未能躋身前三甲,目前仍未上市。人流增加之後,加上國際化的用戶背景,或許成為小紅書重新定位的助力,吸引一些國際品牌及外貿企業,推動業務發展。彭博報道,小紅書大股東擬以至少二百億美元估值出售部分股權,騰訊、紅杉資本及高瓴投資均有意增持。交易成事的話,小紅書估值將重回二零二一年高峰水平,或有助公司最快於今年啟動上市程序。
美國和中國的關係受到人為扭曲,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宮,反華鷹派魯比奧擔任國務卿,恐怕政治層面和經濟層面皆存在着更多不穩定因素。在這樣的情況底下,小紅書吸納移民潮,撮合中美民間交流,尤其彌足珍貴。中美民間網上交往剪不斷、理還亂,順其自然發展,可望成為兩國人民增加互信的契機,最終可紓緩地緣政治的劍拔弩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