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提出今屆中學文憑試(DSE)歷史科有關中日關係題目出事,教育局長楊潤雄即發表涉事試題不符歷史科課程宗旨,傷害國民感情及尊嚴,試卷資料片面,題目具引導,考生極可能達至偏頗結論,要求考評局取消試題。事實上教育界無論是中學、大學,乃至考核學生成績的考評局已呈現百病叢生,政府應立即整頓是刻不容緩。其中包括:
洗腦教學
課堂上,老師應遵循職業操守教學,可惜在通識科的《今日中國》、《當代香港》兩部分,接連爆出醜聞:有老師在課堂「夾帶私貨」,大肆推銷自己的政治觀點,鼓吹「港獨」,又篡改歷史,試圖掩蓋歷史的真相…..
以下是三則例子:
1.
元朗官校趙聿修紀念中學的通識教材美化暴亂,惡意攻擊中央,顛倒黑白是非。2. 趙聿修紀念中學課堂播「獨」官校趙聿修紀念中學繼爆出毒通識教材後,有市民再爆料,指該校曾在通識課堂上播放「港獨」分子馮敬恩的訪問片段,片段中馮敬恩,揚言「香港應該考慮城邦制或港獨」,公然宣「獨」。有市民直斥此等立場明顯有違《基本法》,質問該校校長,怎能容許官中發生如此事情?
3. 小學教師歪曲鴉片戰爭史實 今年4月,有網友爆出嗇色園主辦可立小學一名常識老師稱,鴉片戰爭是英國為了「消滅鴉片」而發動的,引起市民嘩然。可立小學校董會發表聲明,稱已成立調查委員會進行調查。有資深台灣媒體人表示,「鴉片戰爭沒有真正過去。外國勢力用教科書,讓中國香港孩子,從小學到大學畢業日日吞食精神鴉片」。
毒教材
「毒教材」不斷湧現,當中仇警、歪曲事實等內容屢見不鮮,引起全港嘩然。有專家認為,目前教材、教輔資料的審核、把關和監察,明顯存在漏洞,編輯選取資料時有可能出現立場偏頗、資訊片面等問題,為「有心人」向學校滲透,大開方便之門。
考評局考核參與DSE學生的問題試卷:
今屆文憑試試題連環爆出問題,猶如毒害學生的慢性毒藥。自2012年首次開考至2018年共七年的DSE通識科考卷中,有四年以立法會作為主要試題內容,部分試題具有明顯的誘導性,部分標準答案也具爭議性。發生「修例風波」後,很多社會人士醒覺到通識科可能是罪魁。
蓄意強化反對國教2013年通識教育試卷
•題目:選答題之中的其中一題展示了三幅照片,包括港人參與維園六四燭光晚會、港人登上釣魚島,及港人為四川地震捐款賑災,提問考生兩個分題,包括:「你認為有什麼因素,驅使港人參與一些類似照片所示,與國家有關的重大事件?」及「『香港人參與國家有關的重大事件會加強他們對國民身份的認同。』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這看法?」
解讀:試題蓄意強化反國民教育事件的影響,與當年開始出現的「佔中」炒作相呼應。
破壞港政府認受性2014年通識教育試卷
•題目:以「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和「民間人權陣線」舉行遊行的照片,以及2004年至2012年期間的公眾活動及相關檢控數字作為資料,前者要求考生說明兩項政府的管治困難;後者要求考生指出社會兩項出現矛盾的「核心價值」及其後果會否趨於嚴重。另再要求考生評論以示威遊行的方式與提高生活質素的看法。
解讀:當年許多考生坦言:「不明白張圖想表達什麼」。據悉,「政府缺乏認受性和合法性,公眾不認同和不尊重政府」竟是該題的高分答案。
採用誤導調查數據2015年通識教育試卷
•題目:引用兩段報刊資料,其中一份引用了香港記者協會就新聞自由立場偏頗的誤導性調查,絕大部分篇幅唱好「新聞自由」,並列舉諸多「好處」,第二段資料末尾提及「新聞自由並不是絕對的,各國可以依法制約新聞自由」,但無具體表述。
解讀:以誤導性調查為資料,要求考生回答,多大程度同意「高度的新聞自由會提升香港政府的管治效能」。
撐反對派政治主張2016年通識教育試卷
•題目:列舉美國、香港特區、埃塞俄比亞、中國等六地的「民主指數」和「全球競爭力指數」評分,要求考生回答兩項評分有無關係;又要求考生解釋,是否認同「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和立法會的組成更具代表性,會提升香港的全球競爭力」。
解讀:對考生植入「民主指數」、「全球競爭力指數」兩者相關的印象,灌輸反對派「真普選」的政治主張。
抹黑內地貧富懸殊2017年通識教育試卷
•題目:引用一幅漫畫,其中描述一名形態傲慢的富人稱「如今在中國的生活很好」,以及一對貧窮的父子稱「我們已有三天沒吃飽了」。附帶數據只有2015年單年的資料。
解讀:只片面附上2015年單年的資料,意圖引導考生從漫畫內容得出內地貧富懸殊的結論,卻不提中國內地改善貧富差距的努力與成效。
掩蓋日本侵華罪行2020年歷史科試卷
•題目:僅列出一些偏頗資料,再問學生是否認為「1900-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
解讀:提供資料隻字不提日本參與列強瓜分中國、發動侵華戰爭的罪行;被批評試題極為偏頗、具誤導性,等同變相向考生洗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