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疫情資料:本港新增5.8萬宗病例,累計超過58萬人染疫,超過2,600名疫患死亡!目下身邊不少親朋戚友在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下受到感染,部分接受中醫藥治療後已經痊癒。上日家鄉更送來連花清瘟膠囊及板藍根顆粒,以作治療新冠肺炎之用。
中醫藥有數千年抗瘟疫的歷史,令中華文明得以綿綿不絕,可惜在香港這次抗疫中並沒有法定的角色扮演。最近還聽到一些西醫甚至表示,由於連花清瘟膠囊無科學實證證明有效紓緩確診症狀,所以市民確診食退燒藥已可以。
在病人眼中,沒有中西醫之分,只有有效與無效的差別。內地抗疫,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其中一個原因是採用中西結合的治療方法,中醫藥很早就介入。事實勝於雄辯,在全國確診個案中,有九成以上患者使用中藥,輕症轉重症很少。更令人振奮的是,方艙醫院中百分之九十染疫者服用中藥,整體轉重症率為百分之二至百分之五,遠低於世界衞生組織的報告。西方強調循證醫學,其實以上就是鐵一般的數據。
近日,看到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張伯禮接受訪問,教路香港如何防範疫情,他表示,在Omicron治療中,中醫藥將發揮出更大作用,改善症狀明顯。西醫關注病毒、中醫關注症候,感染Omicron的患者大部分為輕症,結合患者病情以「宣肺祛風」或「甘寒清熱」等中藥進行治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建議,大膽地使用中醫藥,指出中藥主要作用是免疫調節,抑制免疫炎症過度活化、抑制炎症風暴的出現。
也許,很多人覺得中醫藥古老,不能有效治療新冠這種嶄新的流行病毒。事實上,中醫藥吸收了西方醫學智慧後,經過數十年間已經標準化、現代化,只是很多人還持有色眼光去對待。
如果用現代的語言去解讀古代醫書,其實,有很多概念與現代醫學若合符節。舉個例子,很多人都聽過「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這句話,它出自中醫古籍《黃帝內經》的《素問》,意思是身體強健,外面的疾病就侵犯不了。所謂正氣,是指人體正常的功能和具備的抵禦疾病的能力,而邪氣,則是一切致病因素的統稱。
西方醫學認為,只要身體免疫力好,外面的病毒就不能入侵。今次疫情的死亡個案,許多都是身體有疾病,受病毒入侵而出現併發症。如果身體好(正氣存內),病毒就難入侵(邪不可干),症狀也不嚴重了。
近幾十年來,醫界頻頻喊出中西醫結合,但時至今日似乎沒人有能力來徹底評估中西醫結合成效如何,也不知怎樣去評估。
以往雖在醫學院裡或有學者著書大談中西醫結合,但結合來結合去,結合了近兩百年(自清代唐溶川的《中西醫匯通》起),迄今臨床上,中醫還是用中藥治病,西醫還是用西藥治病,沒什麼地方可以看得出中西醫已經結合在一起成為一家人,或大家已經觀念的結合、互相尊重了。
依我淺見看來,因為中西醫的核心問題,尤其臨床診斷治療上,有難以消除的矛盾點,這就如同兩種宗教,目的都是勸人為善,教人做好人,都自稱自己信奉的是世上唯一的真主(神),但因兩種宗教產生的背景不同,所尊崇的對象不同、教義不同,很難使祂結合為一種宗教。
我認為中西醫的差異處如下:
1.產生背景不同
中醫的核心理論源自天人合一、陰陽五行、五運六氣,是長期觀察宇宙自然與人的相互關係,所推演出來的一套天、地、人的理論。
西醫則是從實驗室裡研究出來的一種學問,如1863年法國人巴斯德發明滅菌法,西方醫學一直循此方向前進,後來抗生素的發明使得細菌性疾病得到很大的治療。但對於黴菌性的病或病毒仍無有效的治療方式。
因此,人稱中醫是至廣大的宏觀醫學,西醫是盡精微的微觀醫學,原因在此。
2.診斷方法不同
中醫靠醫師的察知、聽知、感知、味覺、推理診病,也就是所謂的四診──望聞問切。
西醫有賴物理檢查、生化檢驗診病,找出病原體,不論外感的細菌、病毒或內發的腫瘤、血液、淋巴病變等,要找出一個或多個有形的型體來才算是真正有病。
3.治療方法不同
中醫用的多是天然植物或不具侵入性的推拿、按摩、點穴、導引、薰蒸、藥浴,即使廣為歐美醫療使用的針灸,雖為侵入性治療,但也講究循經取穴,非不得已,才採取以毒攻毒的辦法。即便如此也會顧及病人體質的寒、熱、虛、實,採用攻補兼施的方法,即所謂祛邪而不傷正。
西醫治病多以化學合成藥物,或利用儀器改變電的形勢及能量用之於人體(放療),或用外科手術切除病體,此三者都需要高度的科學技術,但也都是破壞性的治療。
4.處方思考邏輯不同
中醫處方講的是團隊精神,不論治什麼病,用什麼方、開什麼藥,都會先考慮患者的體質及病性(寒、熱、虛、實),一個處方就是一個為患者量身打造的「藥隊」,這也是中藥副作用較少的緣故。其實中藥不是沒有副作用,如果搞不清楚病性、分不清藥性,副作用很大。
西藥多是化學合成劑,藥性單純而性烈、收效快。
5.治療原則不同
中醫治療有法有方,法是治病的大原則、大方向;方是治病使用的處方、工具。譬如從北京到深圳,一定要向南走,至於搭高鐵、坐飛機、火車或汽車,甚至騎腳踏車都可以到達。向南走就是法,所搭乘的交通工具就是方。
西醫的方有三大類,藥物(包括化療)、放療、開刀,每類多達上千種,但好像沒聽到有什麼法的論述。
6.外科內治不同
中醫對於很多外科疾病,常以內科治療,比如通氣活血的藥物及方劑用來治療組織變性、增生,包括纖維瘤、血管瘤、脂肪瘤、子宮肌瘤等。至於細菌性的腫瘤,或無菌性的化膿症,中醫清涼解毒的藥物及方劑更多。我個人的經驗,中醫對惡性腫瘤仍無突破性的良方。
西醫多用對抗療法割之而後快,可收暫時之效,但常聽病人訴說治療後遺留的痛苦。
7.中西醫偏重不同
其他如中醫重病因,西醫重病果;中醫重氣(能量、訊息)、西醫重質(物質、實證);中醫重視整體醫療、西醫針對器官治療……,種種差異,不勝枚舉。
我建議,現階段中西醫各自放棄本位主義,多多交流,相互學習,個人在自己的專業上,愛其所同(共同為人類的健康服務),敬其所異(因其原理不同,治病方法不同),在以仁愛為基礎的立足點上,共同為人類的健康長壽而努力,這才是病人之福。
對於新冠肺炎重型、危重型患者,內地臨床經驗告訴我們中西醫結合救治產生了「1+1>2」的效果。有中醫師介紹,呼吸支持、迴圈支持等西醫醫療手段,對於挽救病人的生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在提高血氧飽和度、保護臟器、排痰排便以及解決使用呼吸機後出現的「人機對抗」問題等方面,中醫藥都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