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英倫香港人(二)》提到趙博不久前移民到英國的小經歷。
話說有一天,他帶小女兒到公園嬉戲,忽見一名兩三歲的洋女童跌倒地上,哇哇大哭。趙博環顧四周,成人都坐得遠遠的,毫無動靜。半分鐘後,女童依然哭得淒涼,仍不見其父母出現,於是,他好心扶起她。
說時遲,那時快,女童的洋父親忽然現身,卻不是多謝他扶起自己的女兒,反而責罵他,說:女兒跌倒而哭,便去扶她。以後她再跌倒便只會哭,哭便有人來扶,女兒如何學懂「在哪裏跌倒,便自行在哪裏站起來」?趙博聞言,口啞。
差序格局
網上留言,有指這是種族歧視。洋父親歧視黃面孔的港人。亦有認為港人「好心着雷劈」。趙博反而心平氣和說句sorry,只認為:這是文化差異。人各有志,養兒育女方法各有不同,洋父親並不算橫蠻的責罵自己,他有他的道理。港人反躬自問:也許自己真的多管閒事了!
洋父親的育女方法有多普遍?若非普遍至家家為之,則不能說是文化差異,只能說是個人差異。碰到這樣的洋父親,是港人欠運而已!然而,港人那種「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好心腸,在華人地區相信是相當常見的。儒家不是教人修身要「推己及人」嗎?既然期望自己的兒女跌倒地上時有旁人迅速扶起,那自己以身作則扶起別人的兒女,不正正是「推己及人」嗎?見女童墮地而不施援手,反可能遭責備為「沒同情心」哩!
說到「推己及人」,不禁想起已故人類學家費孝通的《鄉土中國》。此書開宗明義道:「中國社會的基層是鄉土性的」,意思指,中國歷朝都是農民佔人口八成以上。農民是鄉下人,離不開泥土。鄉土社會的價值是儒家思想的價值。費孝通在1940年代研究中國社會。那時,雖然已有若干大城市,受商業社會的價值所影響,但中國人依然未能擺脫幾千年的鄉土社會傳統思想和價值觀念,至今依然。
費孝通指出:中國鄉土社會的基層結構是差序格局。差,指親疏有別。序則是長幼有序的序。中國社會是家庭中心的,家庭內長幼有序,親人的關係由尊卑長幼規定。父嚴母慈,子女孝敬,兄友弟恭,夫對妻有恩有義,妻對夫則需敬需順,朋友──同門、同學為朋,同志(志指志向、信念)為友,此謂之倫常。在差序格局中,每個人以自己和家庭為中心,社會關係向外伸展,「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有一個親屬關係的網絡,每一個網絡都以自己為中心,沒一個網絡罩住的人是相同的。每個網絡的「結」都有不同道德要求。
世態炎涼
有家族關係的是親戚,有地緣關係的是街坊、鄉親以至「同姓三分親」,關係不同,網絡有異,自然親疏有別。關係多少,網絡大小,視乎個人和家庭的社會地位和貧富,此所以有「窮在路邊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之說。費孝通舉例說,大觀園內姑表姨表一大堆,但賈家一朝失勢,忽喇喇似大廈傾,便立刻「樹倒猢猻散,縮成一小團」。大家族如是,小家庭亦如是:「蘇秦潦倒歸來,妻不以為夫,嫂不以為叔」。在差序格局的社會中,世態炎涼可以至此,難怪費孝通說:「中國人也特別對世態炎涼有感觸。」
正因中國人社會幾千年來都親疏有別,長幼有序,故至今仍然講究人事關係。起初,關係譯成英文relationship,因為關係在西方社會和差序格局的中國人社會中,意義大有差別,不只是俗語說的「套交情」、「公關」那麼簡單。儒家講修身、齊家、治國,重點在個「推」字。簡要言之,修身就是克己復禮,然後「推己及人」。能「推己及人」才能齊家。齊家的重點在孝弟。《論語.學而》:「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換句話說,能孝弟,即立了仁之本,立了仁之本,即能「推己及人」。以「推己及人」治國,就是儒家理想的禮治、德治矣!
「推己及人」,從另一角度來看,可將人引喻為一塊磁鐵,吸引「思想相近、志同道合」的同類,排斥其他類別。如果你想結交仁慈、慷慨的人,自己也必須先成為這樣的人,種什麼因,收什麼果。你所有的思想,最後都會回到你自己的身上。
上段引述《論語》,它早在二千五百年前,記錄了祖師爺孔子說的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道出了做人的真實意義。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別人;自己希望怎樣生活,就想到別人也會希望怎樣生活;自己不願意別人怎樣對待自己,就不要那樣對待別人;自己希望在社會上能站得住,能通達,就也幫助別人站得住,通達。
總之,從自己的內心出發,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對待他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簡單地說就是推己及人,它和我國民間常說的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為別人想一想等等,指的都是一個意思。
為什麼有人會如此友善地考慮到其他人呢?真正的原因是:你種下什麼,收獲的就是什麼。播種一個行動,你會收到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你會收到一個個性;播種一個個性,你會收到一個命運;播種一個善行,你會收到一個善果;播種一個惡行,你會收到一個惡果。
你有權利非公平地對待其他人,但你這種非公平的態度,將會使你「自食其果」。而且,進一步說,你所釋放出來的每一種思想的後果,都會回報到自己身上。
因為你對其他人的所有行為,以及你對其他人的思想,都經由自我暗示的原則,而全部記錄在你的潛意識中,這些行為和思想的性質會修正你自己的個性,而你的個性相當於是一個磁場,把和你個性相同的人或情況吸引到你身邊。
確切地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文明。一個人真正成為文明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因為這是很高很難做到的要求,所以我們目前的社會總是在反複提倡「精神文明建設」。我國產生過眾多的推己及人的先賢,「大禹治水的故事」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立立人」和「己達達人」的崇高典範。
大禹接受治水的任務時,剛剛和塗山氏的一個女子結婚。當他想到有人被水淹死時,心裏就像自己的親人被淹死一樣痛苦、不安,於是他告別了妻子,率領二十七萬治水群眾,夜以繼日地進行疏導洪水的工作。在治水過程中,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經過十三年的奮戰,疏通了九條大河,使洪水流入了大海,消除了水患,完成了流芳千古的偉大業績。之後,在民間流傳著這樣一首《大禹治水》的民謠:「大禹治水十三年,一心為民解災難。實地觀測慎調查,團結勤快聽意見。三過家門而不入,廢寢忘食瀝肝膽。河道疏通水患滅,灌溉農田萬民歡。」
到了戰國時候,有個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談起這件事,他誇口說:「如果讓我來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得更好。只要我把河道疏通,讓洪水流到鄰近的國家去就行了,那不是省事得多嗎?」孟子很不客氣地對他說:「你錯了!你把鄰國作為聚水的地方,結果將使洪水倒流回來,造成更大的災害。有仁德的人,是不會這樣做的。」這就是成語「以鄰為壑」的由來。
從大禹治水和白圭談治水這兩個故事來看,白圭只為自己著想,不為別人著想,這種「己所不欲,要施於人」的錯誤思想,是難免要害人害己的。大禹治水把洪水引入大海,雖然費工費力,但這樣做既消除了本國人民的災害,又消除了鄰國人民的災害。這種推己及人的精神,多麼值得我們欽佩和效法。
「推己及人」這種替別人著想的道德情懷不僅在我國,在全世界也有著廣泛的影響。據說國際紅十字會總部裏,就懸掛著孔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語錄,體現了人類對美好人際關係的嚮往。
我國有句俗語:「人和萬事興」。推己及人的嘉言懿行,正是實現「人和」的潤滑劑。願我們所有的炎黃子孫,都能時時處處推己及人,使五千年燦爛文明之花,開得更加艷麗芳香。這一點推廣開來,對於整個社會,意義是很了不得的,那樣就經由我國傳統文化的力量實現了全球的和諧、共榮。
推己及人,意思是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別人的心意。 指設身處地替別人着想。 出自《論語· 衞靈公 》。 《 論語 ·衞靈公》:“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朱熹 集註:“ 推己及物 。 ”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