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2年10月30日 星期日

無我則剛

朋友約我吃飯,一副愁眉苦臉。還不等我問,他便開始抱怨最近團隊的項目進展很不理想,多個環節都出了狀況,處處無計可施,被迫一再延期。

我問:這些環節你可控嗎?他說:都是我無法控制的。我又問:項目的進展情況你的直線經理都知曉嗎?他說:當然,所有的決定也都是團隊的意見。我說:既然如此,固然結果不甚理想,但這需要整個團隊共同面對解決。這個項目如此,下一個項目可能還是這樣。為什麼你這麼苦惱要給自己這麼大壓力?他說:因為我是主要經辦人,這個責任就是要我來承擔啊。

原來是如此深厚而沉重的責任感。我說:你用這樣的思路梳理責任,以一己之力代替整個團隊,會不會有點太自我了?

這種焦慮又無奈的感覺,我懂。畢竟,我也曾經是個非常自我又爭強好勝的人。遇到什麼事情,都喜歡大包大攬,還必須要以我認為正確的方式去解決問題。那時每天的生活,真像個鬥志滿懷的戰士,每天都架着膀子,擼起袖子,戰天鬥地。當然會有如願以償的勝利,卻也常常鎩羽而歸,黯然獨自在角落療傷。勝利的時候,覺得自己是個英雄;失敗的時候,覺得整個世界都辜負了自己。

直到某天收到了從清邁旅行歸來的朋友送來的一張手繪卡片,才幡然醒悟。卡片上不過寥寥數筆,勾勒出一幅日照佛塔的景象,並赫赫然寫着:No Ego No Cry 。聯想到佛家常說的「無我」,或許可以翻譯成:無我則剛。這句話帶給我的啟發良多。在困局之中,被異見包圍之時,這句話就會在我腦海裏自動循環,讓我自省,是不是應該鬆手丟棄執念。

誠然,自我意識是重要且十分必要的,它體現着我們作為社會個體的獨立性。我理解的「無我」,並不是要完全忽略和拋棄自我,而是不能囿於自我,要打開心扉,去感知周圍的人和事,然後去修正那些僅僅基於自我意識的判斷和認知。過於強大的自我意識,會無限放大自我情緒,而限制了對其他社會個體和社會環境的感知能力,進而容易產生對峙和矛盾。自我的意志不能得到滿足時,往往還會陷入到一種自怨自艾和自我悲憫的失望之中。過於自我的內心在同時面對外部矛盾和內在失望時,很容易變得脆弱而不堪一擊,好像一顆玻璃心;玻璃心碎了,滿地的玻璃渣既會扎到別人,也會傷到自己。

放下自我,兼修內外,與他人和這個世界達成合解,是為以柔制剛。大概這就是這張卡片上的無我則剛。

回想佛教學到的無我與不應自我執著,乃至個人的修為,真的有助我們面對日常生活中不同處境;我們大多都珍惜有一個能吵能鬧,能哭能笑,能說能道,活生生的我;佛教卻說我是假有的,是無我的,並說人之所以造業受報,無不是因為思想當中有一個牢不可破的「我」在作祟,在「唯我獨尊」主義下,造作種種惡業。「我」是煩惱我罪魁禍首,我們概念中的「我」,其實只是累生無明習氣對自己布下的一個大騙局,讓你上鉤輪迴生死。現在我們從三個方面來分析「無我」的含義,這些是人們最易認為是「我」的所在處。

一、身心無我

多數人把自己的身體認為是「我」。譬如朋友因工作遇到困難,導致精神焦慮,身心受損,我問他:「是不是公司職員給你壓力?」「不!是我自己感覺到!」這個「我」就是指自己的身體而言。身體是由地水火風四大組成;從時間上看,這個身體從生至死,中間要遇到問題,感覺無法解決問題,有負公司,有負同事等階段,而每一分每一秒事情都在變,一生當中,情緒變換過多少次?所以經歷無數困難,人的身體自少年光滑美麗的臉蛋,變成雞皮鶴髮的老人,如果山河相阻,無緣見面,偶然機會來臨,即是同處一室也不敢相認了。由此可知昨日之我非今日之我,今日之我非明日之我;少年之我非青年之我,壯年之我非晚年之我……,無論遇到什麼問題,身體也自然時刻生滅變化,無論你憂慮與否,對身體變老無法改變,對所遇到的問題也無法改變,所以說身無我。

人是由精神和物質兩方面構成的。作為四大和合而成的物質,身體離開「心」的精神就成了植物人,反過來作為精神的「心」離開了身體也就「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了。本來知身無我就明白到心無我了。《金剛經》有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再說人一天之中起心動念不下百萬次,一生之中更是無以計數,一生之中所遇到的問題無數,如此一來這個「我」不是成了天文數字之多,豈不犯了無窮過乎?

二、命無我

生命無常,一呼吸不來便成後世。命是伴著從生至死整個人生旅程。命大概有兩層意思,一個是命運的命,例如:「我的命好苦啊!」一個是生命的「命」如:「今天公司出了問題,差點兒令我血壓上升,脈搏加速,差點而要了我的命。」由這幾句話看來,無論是生命或命運都不能獨自存在,而是附屬於我——我的。既然說我,就可以說無我了。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思想中的「我」只有一個,而生活中的「我的」卻是無窮無盡的。假使把「我」和「我的」劃等號,除了以上所講的過錯外還會犯三重過:

1.多我過:人的身上任何一部分都可以稱為我的。如:我的心、我的身體、我的手、我的口…,無一不是「我的」,「我的」是「我」的話,一毛一皮、一屎一尿無不是我了,我何其多哉?

2.一體過:若說我的是我,父母、兄弟、姐妹、朋友無不可以稱為「我的」;一切雞鴨鳥獸等也無不可以稱為「我的」,擴而展之,國家乃至世界無不可以稱為「我的」,這樣豈不成了眾人乃至眾生一體,只有一人有我,他人及其他動物都不存在了嗎?

3.無情過:人們所認為的「我」是活生生的有情生命體。如果說「我的」是「我」的話,衣服褲子、房子、車子……無一不是我的,「我」豈不成了無生命的無情物?命既然不能獨立於我之外,所以命無我明矣。

三、名無我

名只是一種符號,是為了人類群居生活方便而立的代號;人是超級的怪物,明知名字是隨便可取、隨時可換的,一旦冠在某人頭上,一定認為這個代號就等於「我」。你對這代號加以讚歎時,他就洋洋得意,飄飄亦仙;如果誹謗他,就可能上法庭或吃官司,賠償名譽損失費。有一點智慧的人都可以理解,名字之中是找不到「我」的,因為名字隨時可以更換,而「我」是不可更換的!人不可以、也不可能說:「今天這個我不要了,明天再換另外一個我。」人可以有好幾個代號,而人只有一個「我」,我又是常一不變義,這和可以多個及可更換的名字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名也是無我的。

《大乘義章》也說:「苦非我體,故名為無我。」亦即是說,無常故苦,苦故無我。但世間凡夫往往妄自執著有我,死守不放,從而引起諸多煩惱,招致種種苦果。佛陀苦心孤詣,一次又一次不厭其煩地,對我們述說無我的道理,希望我們能明白箇中道理,從而得到自在解脫。

三法印有云:「諸法無我。」「法」字的意義得廣大,它不僅包括有為的事物,也包括了無為的「絕對性」與涅槃。世出世間、善惡、有為無為、相對絕對,沒有一樣事物不包括在這一個「法」字中。因此,根據此一申義,「諸法無我」很顯然的是說不僅五蘊之中無我,在五蘊之外或離開五蘊依然無我。無論在人(補特伽羅)或法中,都沒有我。大乘佛教的態度亦復如是。在這點上,與上座部一般無二。不僅強調法無我,也強調人無我。

佛所教的無我論,不應被視為消極的或斷滅的。和涅槃一樣,它是真理、實相;而實相絕不能是消極的。倒是妄信有一個根本不存在的、虛幻的我,才是消極的呢!無我的教誨,排除了妄信的黑暗,產生了智慧的光明。它不是消極的。無著說得好:「無我性乃是事實。」

1 則留言:

  1. 三法印: 諸法無我;諸行無常;究竟涅槃。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