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4年10月8日 星期二

對人歡笑背人愁 明星「好心情」妙法

英國欖球球星哥士打(Nick Koster)離開精神治療中心後自殺;張繼聰、謝安琪7歲女兒Kakaball台上跳熱舞,完美遺傳父母表演DNA。兩單表面看來完全不相關的新聞,背後同樣有着值得關注的情緒危機,誰想得到強壯如牛的欖球員會了結生命?誰會相信影星張繼聰事業、家庭皆得意,原來也有過抑鬱的日子?

明星、運動員,帶給別人歡樂與正能量,背後往往自困愁城,抑鬱症不分貧富、膚色、職業。金像導演陳德森(Teddy)以過來人身份,訪問10個曾患抑鬱症的星級嘉賓,找出問題根源,拍成訪談節目《好心情》,分享心境變好妙法。

陳德森2008年走出抑鬱的幽谷,隨後幫過十多個自尋短見人士,只有一個至今未走出陰霾。聖嚴法師的「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如今變成陳德森「好心情」行動4大法寶,翻譯成英文印在團隊的淺藍色制服上。與過去相比,Teddy面色明顯變得紅潤、精神抖擻。

他這次找來的嘉賓都很陽光,比如電台節目《架勢堂》、《早霸王》主持,與小儀為聽眾帶來歡笑的森美,原來也曾受抑鬱所困。他接受《好心情》訪問時,披露自己有過度活躍和思覺失調,導致不開心,最終演變成抑鬱。他在家庭醫生建議下,透過每日感謝一件事,解開心中枷鎖。

起初,森美對醫生說:「我日日都不開心,有什麼好感謝?」思索了3天,還是想不到值得感謝的事。醫生最後說:「那你就作吧!」不解的森美去茶餐廳叫乾炒牛河,想起:「啊!感謝今天吃到牛河!」人不能只有負能量,應該要有感恩的思想,看事情正面點。覺得會使自己開心多過不開心的事,就去做;反之,不要去做。

對鏡大笑

很多明星的抑鬱源自童年,陳德森訪問了森美、葉麗儀、黃德斌、林建明等10人,9人與此有關。其中,薛凱琪最叫人意外,這位一出道就走紅,家境好、形象好、事業順遂的歌手,自小活在童話一樣的世界,父母寵她,儼然溫室寶寶。然而,給你無限幸福的人,往往最能摧毀一切。

薛凱琪二十多歲時,父母突然說要離婚,一下子讓她徹底崩潰,原本甜蜜溫馨的家庭,原來一直存在裂痕。事實上,很多父母為了給孩子一個理想的童年,往往會掩蓋彼此矛盾,等子女長大獨立後,才作出自己人生的最佳抉擇。他們以為這樣對子女好,在薛凱琪身上卻帶來嚴重負面反應。

薛凱琪如何走出低潮?原來她和陳德森方法近似。陳德森的做法:「當起床情緒不穩,洗完澡對着鏡子,深呼吸哈!哈!哈!大笑三聲,聲量要大到讓鄰居投訴。然後再對鏡子裏的自己說:『我今日一定要開心!』」

薛凱琪的辦法差不多,只是她並非大笑,陳德森透露:「她將氣運到丹田,然後噗!噗!噗!把不好的氣吐出口。」

這個方法與古人的「吐一口烏氣」類似。近年全力在內地發展的薛凱琪,做過訪問後十分感動,知道《好心情》最後十多分鐘,有5個精神科和臨床心理學家,以及6種另類療法幫助有需要人士,於是拍心口說:「將來要是有觀眾找到適當療法,卻負擔不起治療費的話,由我來支付!」

至於自小擔任童星的張繼聰,同樣受過抑鬱折磨。陳德森覺得,張繼聰是三四十歲藝人中最有智慧、最能洞悉人生的,得病後認真面對挑戰。「他真的做到活在當下,這件事說來容易,做卻很難。抑鬱症像感冒,是不可能康復的,偶然會復發。」

抗病法寶

《好心情》節目內還有「案件重演」環節,讓嘉賓將經歷抑鬱期間的一個小片段,重新演繹出來。

由於不想再回到過去,張繼聰拒絕參與演出,最終由林祖輝演繹。「他既然走出痛苦的過去,就不想再回到那個位置,可以理解。」如今,張繼聰除了幕前演出,還花不少精力在運動上,尤其跑步,近年本地的馬拉松賽事,都看到其身影。而運動正是抑制抑鬱症的一大法寶。

陳德森的抑鬱症訪談節目《好心情》,香港觀眾104日至126日,可在YouTube 好森晴 好心情 頻道收看,每逢周五下午4點首播,共10集;每集1小時,包括45分鐘嘉賓訪談,其中15分鐘深挖童年往事;此外,還有實況劇場重演嘉賓病發情形,並找來藝人參與演出;最後10分鐘則由專家提供寶貴意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