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野馬,難以駕馭。心猿意馬,遊走不定。到處碰撞,焦頭爛額,生活中事無大小,滿頭煙,都是煩惱。煩惱從哪裏來?從心而來。
所有修煉,都離不開修心。《聖經》提到:「要保守你的心,勝過保守一切。」心的平靜、喜樂、知足,是被視為理想的狀態,而只有這樣,才能在修行中提升層次,但煩惱是避不了的。煩惱中的憂慮,是人的思考常態。「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如此立心,是想說明憂慮是智慧的表現?人怎樣才能活得無憂無慮?
對於心的修煉,「四句教」是明朝思想家王陽明先生所言「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無善無惡心之體
善與惡本來是一對道德範疇,在沒有認識之前,是無法界定善惡的。這句話的意思也就是說,心作為一客觀存在的主體,本來無善惡可言,是一本來空靈清淨之物,就心體本來而言,是沒有善惡的。還有一層意思,就是說心一定要保持本真,不能有善惡之偏,如果有善惡之偏,心體就會失去本色,喪失了它的本來面目。
有善有惡意之動
意是指意念,意念就是心動。善惡是與人的意念同時出現的。一是說心本無善惡,善惡是由於心動產生的。人只要有意念心就動,心動就不可能是中性的,心動產生意念,意念不是向善就是向惡。二是指人的心中一旦有「善」或「惡」,心就不再平靜了,就會有「動」。這是因為「善」和「惡」都是有「意」的,心一有「意」,就有所指,就將產生欲望。所以,人只要心動,只要一有意欲,就必然相伴而出現善或惡。意動是知也是行。從這裏也可引申出,只要有知有行就必然會出現善惡,非善即惡,非惡即善。
知善知惡是良知
當善惡已經存在的時候,分清善惡就非常重要。如果能分清孰善孰惡,這就是良知;如果不分孰善孰惡,就是沒有良知。這裏提出兩個概念,一是知,就是要有判斷力,能分出有善有惡,何善何惡,而不能善惡不分。二是良知。這是一個判斷的標準問題。良知的觀念原出於《孟子》,孟子說:「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只有把善作善,把惡當惡,才叫良知。如果只「知」,而沒有「良知」,雖然能分清善惡之別,但有可能會把「善」當「惡」,或者把「惡」當「善」。只有良知,才能以「善」為善,以「惡」為惡。
為善去惡是格物
格物在這裏的涵義非常豐富,指人類的各個方面的活動。如果概括地說,就是改造客觀世界,就是人生實踐的目的。為善去惡就是人類改造客觀世界的目的和標準。王陽明先生在這裏用了格物這樣一個內涵抽象模糊而內容非常豐富的詞,給後人留下了想像空間。可以說,「格物」二字可涵蓋人類的一切行為,人類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的一切活動都可以「為善去惡」為標準。
王陽明先生的「四句教」,從邏輯上是一個從認識到實踐的過程。從「心」到「物」,從「無」到「有」,從「知」到「行」,從主觀到客觀,再到「知行合一」,達到物我同體的境界。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知行合一」的過程,並不是自發就能實現,而是需要一個「致」的「工夫」。程灝說:「涵養須用敬,為學則在致知。」「致」的過程,既是一個認知的過程,也是一個磨練修習的過程,因此需要下艱苦的「工夫」。「工夫」在陽明心學中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範疇,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和過程。沒有「工夫」的過程,就無法從「知」到「良知」,從「良知」到「知行合一」。
心體是道德之根,價值之源,是純粹至善的,也指人的本心。心意發動之時,本乎天理良知者向善;若受人慾私念障蔽,則不一定為善,甚且為惡;明辨是非善惡的能力,是不假外求的。格物即端正心意所在,務使意念皆能純正無邪。
無善無惡是至高境界。只要有意念,就會有善惡,差別就在心裏。良知是心的本體,讓我們能分清善惡,修身養性,就是為了去惡從善,以良知為標準、去做事。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善惡在於一念之間。天理自在人心,有良知,才懂什麼是善,當良知有了惡念,那所做的就是惡。善惡也許有時候並非那麼分明,我們也無法總是做出正確的選擇,但是必須明白不管是好是壞,都應該有良知,這是做人的根本。
六祖有言:「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摘自《六祖壇經.般若品》)
煩惱之火,全是自我燃點;星星之惱火,足以令整個人燃燒殆盡,筋疲力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