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政府前幾日開始發動反攻,自尼古拉耶夫(Nikolaev)至克里維里赫(Krivoy Rog)戰線,以及其他方向發起進攻受阻,俄羅斯軍隊稱摧毀了4架戰機、63輛烏克蘭坦克,其中包含波蘭提供的坦克、59輛步兵戰車、48輛其他戰甲車、14輛搭載大口徑機槍的貨卡以及1700多名烏克蘭士兵。
據俄羅斯國防部8月31日例行戰報,烏克蘭向阿爾漢格爾斯科耶(Arkhangelskoye)、奧爾吉諾(Olgino)和特爾諾維波迪(Ternovye Pody)3處進攻過程中損失慘重,遭俄軍擊退,烏克蘭第57摩托化步兵旅的1個步兵營在蘇希斯塔沃克(Sukhoi Stavok)附近被擊潰,目前俄軍正在進行掃蕩工作,似乎戰況對堅守佔地的俄軍有利。
回看烏克蘭整場戰爭,它肯定是消耗戰,是對戰雙方互相等待對方支持不了而戰敗和談。美國當然可以鬥消耗,但本質已是紙老虎,虛有其表,沒有決戰之心。所以,過往可以敗走西貢、敗走阿富汗。
相對而言,俄羅斯是退無可退,背城一戰,決心遠遠大於美國,特別是消耗戰。俄羅斯用石油、天然氣的漲價來支付戰爭經費。在美國西方重要制裁之下,今年經濟只降幾個百分點,不是西方所預期的15%。即使西方與其經濟脫鈎,估計把貿易轉移亞洲,2025年左右便可全然替代。於是,本來美國加上歐盟,人力物力財力大於俄羅斯,可是歐盟被挾從,不是自願,美國又無死戰之力,不敢直接出兵,消耗戰中原來的優勢便一改為劣勢,猶如越戰和阿富汗之戰,對手堅持,美國便難以強硬到底,終歸士氣潰散而敗退。
美國是有後路可退,稍有挫折便傾向於逃跑。自越戰以來,一戰不勝就敗,幾成規律。今次烏克蘭之戰,美國不出兵,可是俄羅斯頑強,戰場上烏軍只是敗,美國與西方的大量軍事物資與經濟援助投入,僅把戰事膠着,無勝利之望。美國不能速戰速決,反如越戰陷於泥沼。若俄羅斯戰場上獲勝,美國與北約可有方法阻截?戰場上已是敗象可見。
戰場外,制裁俄羅斯引發的能源危機與高通脹,對美國打擊有限,反而頁岩油產業全面翻身,該產業破產可能引發的金融危機一下子消失。石化能源產業與軍工亦大有收穫,經濟還可增長,內部政治壓力稍減。相對而言,歐盟卻因對俄能源等的依賴,導致全面能源危機與高通脹,對經濟社會民生打擊巨大。美元高企對歐元的沉重壓迫,使匯價、社會購買力和市場信心喪失,民眾與企業同受災難。拖延下去,難免反抗,南歐可反德法,德法則反歐盟官僚,各國民眾則反政府、反歐盟、反烏克蘭戰爭,以至反烏克蘭移民。社會政治因經濟困難而矛盾惡化,動亂迭生。
烏克蘭的消耗戰中,俄羅斯可等待,美國未必太困迫,歐盟則早晚落於水火之中,最等待不了。冬天會是歐洲寒冷逼人,也應該是烏克蘭之戰的最後階段,戰場內外因素相交,似乎是會俄羅斯慘勝,歐盟遭殃,烏克蘭毀滅。美國物資損失有限,可全身而退,但霸權崩析,或許最大得益者是坐觀其變的中國和個別新興大國,如印度、印尼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