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地電車總站下車,向山路順着成和道來到毓秀街,在街市的對面,靜靜矗立着一座黃色的三層小樓,這裏是F11攝影博物館(F11 Foto Museum)。另一邊,在位於九龍的半島酒店裏,一家名為f22攝影空間(f22 Space)的古董相機店與F11攝影博物館遙遙相望。
這兩個存放着收藏級徠卡Leica相機和無數攝影作品的空間,屬於古物諮詢委員會主席蘇彰德。如今,這裏是定期策劃攝影展,推廣攝影藝術的空間。
這是一棟1930年代的小洋房,如今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小樓的外牆、窗台均保留着大量的裝飾藝術(Art Deco)的風格。2014年,蘇彰德在這裏創辦F11攝影博物館,用一系列精心挑選的相機、書籍及攝影作品將它填滿,再放置沙發、茶几等生活家居,讓這裏不僅成為推廣攝影藝術的私人空間,還給參觀者一種拜訪朋友的感覺。
隔着一條街的距離就可以遠遠看到一個畫着相機鏡頭的大門,那裏就是F11攝影博物館。推開大門,一個銀色的巨大徠卡相機的模型立在正中央,後面的柱子上有着超過20位親自到訪這裏的藝術家、攝影師們的親筆簽名。而旁邊的白牆上,則寫着本次展覽的主題「Off The Menu」,展覽的靈感源自對疫情帶來的改變的思考。
疫情襲來,可以頻繁出外旅行的日子讓蘇彰德頗為懷念。為此,他將F11攝影博物館改為預約制,花更多的時間專注於現有收藏品,重新發現它們的魅力。
「心頭好」1960年代作品
踏進這間小樓就彷彿進入了一個超現實風格的攝影集,一張張相片從眼前劃過,也走進了一個藝術風格百花齊放的時代。這裏的每一幅作品都大有來頭,蘇彰德也對藏品瞭如指掌,每一幅作品都可以從年代、到攝影師的風格變遷、再到照片背後的拍攝故事,娓娓道來。
讓攝影迷印象最深的是,達芬奇穿着海魂衫在畫室中的近景照片和香港攝影師邱良的深水埗街頭攝影作品「拚命撲水」。蘇彰德告訴攝影迷,在眾多的收藏之中,上世紀60年代的作品是他的「心頭好」。每每欣賞那個年代的照片,或現實、或大膽的風格,讓他總能在照片中找到一些有趣的畫面,那時人們的衣着大膽、神態動人,令人心馳神往。
在通往2樓的樓梯口,這段空間也別有洞天,幾組黑白照片靜靜站在牆邊,YSL在1960年代大膽設計的女士「吸煙裝」造型,開創了女性嘗試中性風格的先河。白色絲質襯衫、長款黑色西褲、顯露腰身的黑色西裝,這是攝影師Helmut Newton在1975年完成的經典之作,能夠在香港親眼看到這張作品是一個意想不到的奇遇。
到達2樓,映入眼簾的便是一整面牆的收藏級徠卡相機和攝影畫冊。從初代徠卡到現代款琳琅滿目,彷彿置身於徠卡相機百年家族史中。此外,微縮款徠卡、與愛馬仕聯名的徠卡、還有為軍隊而設計的徠卡相機。
猶如觀賞徠卡相機史
一款帶有香港元素的徠卡相機吸引了攝影迷的注意。這部相機以香港特別行政區區徽、中環摩天輪、獅子山、香港電車、李小龍雕像為裝飾,在一眾相機中尤為特別。當然,在2樓的一角,還存放着一款Deardorff品牌的老式相機。而使用這件「老古董」拍照需要先調整焦距,再通過一個手柄控制快門鍵。這樣費時又費力的拍照方法如今看來卻別有一番風味。
來到通往天台的小徑,已經能感受到室外的炎熱。推開門去,身處在高樓之中的一片綠洲裏。蘇彰德非常認真地設計了天台的格局,甚至還在這裏種了一些檸檬樹。沐浴在陽光之下的葉子綠得發亮;微風吹拂,檸檬香氣陣陣,是一個能夠放鬆身心的「秘密空間」。
聚焦前衛攝影師
與F11攝影博物館的歷史感相比,坐落在半島酒店裏的f22攝影空間更具現代都市感。作為半島酒店商場中最靠近門廊的店面,每每有客人經過,都會在門外駐足。恰逢空間內的展覽更換,攝影迷來到f22攝影空間,欣賞極具先鋒感的攝影展覽。
攝影迷第一次的探訪恰逢「法國五月」藝術節期間,f22攝影空間首次將攝影師Vivian Maier的作品帶來香港。展覽中大多展示了Maier以「自畫像」為主題的攝影作品。
帽子、長大衣裝扮的Maier打破世俗中女性的穿着打扮。在以鏡子為符號的作品中,畫面中的Maier以商店玻璃、窗戶、商店裏的小鏡子甚至是垃圾桶蓋為載體,將自己與周圍的景物一同記錄下來,表達自己與世界的關係。
而在f22攝影空間,最新展覽關注着不久前去世的攝影師William Klein。曾擔任過《Vogue》雜誌攝影師的他,攝影作品中帶有強烈的反叛風格。彼時,完美與優雅的攝影作品成為風潮,而他劍走偏鋒,以混亂、失焦、粗糙畫質的方式凸顯畫面中的動感。
展覽中的畫作給攝影迷留下了深刻印象,精美的高定服裝與極具生活感的街頭相碰撞,重新定義「時尚」。身穿黑白相間配色的兩位模特兒背對背,卻又用餘光相互掃視,她們站在黑白相間的斑馬線之上,與身旁經過的人流形成對比。從色彩的明暗變化到利用鏡子與模特兒位置再到構圖……像這樣的對比和呼應在他的攝影作品中屢見不鮮,形成獨特風格。
William Klein「Style/別樹一格」作品展
日期:逢周二至日開放
時間:上午11時至晚上7時
地點:f22攝影空間(九龍梳士巴利道半島酒店商場BW11及13號)
(所有展出作品均已有攝影師親自署名及命名,限量版攝影作品屆時將於f22攝影空間發售以供收藏)
看展覽 找「彩蛋」
在F11攝影博物館和f22攝影空間獲得了與過往不同的導賞體驗。以往的看展體驗更多是欣賞畫面以及看看簡短的文字介紹,而這兩次的探訪,更多是和策展人聊照片背後的故事。
在F11攝影博物館裏,很難想像那些只在網上有過一面之緣的照片竟然收錄在了這座博物館裏,它可能存在於樓梯的轉角、可能在某個房間的一面牆上,等待着有緣人的鑒賞。
而f22攝影空間更是給了攝影迷一個機會,在一個特定的環境下了解一個陌生人。當然,這個陌生人就是攝影師本人。「她一定很高吧。」「是啊,她大概是1.75米到1.80米的身高,所以戴上帽子之後,影子有一種中性的感覺。」「原來那個時代的高定套裝飽和度那麼高,真的很鮮亮。」
原來,圖片不僅僅可以遠遠欣賞,感受整體的美感,也可以湊近一下,尋找攝影作品中,攝影師精心埋藏的「彩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