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問博友在新的一年希望自己可以擁有什麼樣的技能?
認真想來,我好像也沒什麼特別想要掌握的實際手藝,我心安理得地依賴成熟有序的社會分工,覺得專業的事情就該交給專業的人去做。不過如果說起做事做人,我就真的很希望自己可以學會漂亮地做事,漂亮地做人。
怎樣才算是漂亮地做人?我想到了蘇軾。他自小聰敏好學,二十一歲便考取了進士,少年曾任翰林學土兼侍讀、龍圖閣學士、兵部尚書等職,但後期他的仕途就非常坎坷了!曾經因為謝景溫的誣陷,被貶為杭州通判。元豐二年(他四十三歲)時,發生了著名的李定「烏臺詩案」,他因此事入獄,翌年被貶至黃州!但在他被貶黃州的這個時候,卻是他作品創作最多的時候,例如〈承天寺夜遊〉、〈東坡〉、〈惠崇春江曉景〉等都是這個時期的作品。這時真可說是他一生文學的發展的最高峰,也因此留下了許多不朽的文學作品。宋神宗年間,王安石推行變法,蘇軾因批評新法而入獄,並多次遭貶謫,先後到過杭州、密州、徐州、黃州、惠州等地任官職,最遠更被貶至瓊州(今海南省)。宋徽宗年間,蘇軾遇赦北歸,病卒於常州,終年六十六歲。
《和子由澠池懷舊》
蘇軾
他一生中最刻骨銘心的,應是經歷數次激烈而殘酷的新舊黨爭,以及由最高政治集團變更帶來的仕途起落。在黃州,他讚「黃州好豬肉」,發明了「火候足時他自美」的東坡肉;與友人郊遊時突逢疾風驟雨,他留下了「一蓑煙雨任平生」和「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千古名句。在杭州,他排除困難,籌集資金,成功解決了西湖的淤塞問題,從此西湖上有了一座蘇堤並多了「蘇堤春曉」一景。在惠州,他沒有哀怨嗟嘆那裏的瘴氣和暑熱,「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是他對當地風物的由衷熱愛和讚美。即便是在花甲之年被貶去在當時仍然十分荒蠻的海南,他也沒有讓自己消沉閒散,挖渠開井,開壇講學,育人啟智,被後世誦詠,傳為佳話。
以如今世俗的眼光看,恐怕實在不能說蘇軾是個高情商的人。他耿直率性,不愛拘束,毫不遮掩自己的真性情。即便擁有不世出的傲驕才華,他卻並不是長袖善舞那一款,反而屢遭貶謫,越貶越遠。因為政敵的迫害而備受拖累的他又是如何對待這些政敵?他後赴金陵拜會王安石,一笑泯恩仇;他還寫下「從此歸耕劍外,何人送我池南」以寄託懷思。對想要徹底毀滅他的小人章惇,他在回覆其子的信中淡然寫下「但以往者,更說何益」,不但洪量盡顯地將往事一筆勾銷,還給病中的章惇寄去藥品,望其早日康復。曠達豁然,開朗樂觀和大度坦蕩,這些充滿人性光輝的美好品質,並沒有因為時光的流逝和時代的變遷而有絲毫的蒙塵褪色。隔着千年的光陰,我遙望到了一個依舊閃閃發光的蘇軾,漂亮做事、漂亮做人。
其實早在蘇軾躊躇滿志的青年時期,他就曾在給弟弟蘇轍的信中寫下「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以禪意解讀人生。日後他顛沛流離的一生,不僅踐行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彷彿也一直在呼應自己年輕時寫下的這首詩。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人生啊,可不就是一個接一個的偶然?認真卻不較真,坦然着隨遇而安;諒人也體己,不責怪任何人。漂亮地做人,學問很大,做到很難,我想我還是日拱一卒,盡力而為吧。
蘇東坡是一個漂亮地做的人、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但是這還不足以道出蘇東坡的全部……蘇東坡比中國其他的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智能優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這種混合等於耶穌所謂蛇的智慧加上鴿子的温文。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