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些年,香港的三月被稱為「藝術三月」: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Art Basel Hong Kong)、藝術中環(Art Central)和「負擔得起的藝術展」(Affordable Art Fair)相繼登場,吸引不同年齡、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的觀者爭相到訪,或交流,或打卡,好不熱鬧。香港藝術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M+博物館等亦有大型展覽亮相,互為呼應,營造全城藝術氛圍。
回想十年前,巴塞爾藝術展剛剛落戶香港時,令喜歡欣賞藝術者非激動。通常只能在博物館和海外知名畫廊見到的名家名作,只需乘搭幾站港鐵去到會展中心,便能親眼見到;每每在藝術報刊雜誌見到名字的著名藝術家及收藏家,在展廳內略略兜一圈,便能偶遇不少。如此一場名家雲集的大型藝術展會,不論對於長久不被重視乃至被忽略的香港藝術從業者,抑或對於普通公眾而言,都不啻為一場引頸期待的嘉年華。
十年過去,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的規模不斷擴大,參展藝術家數量和地域背景日漸多元,影響力和知名度也持續提升,但年復一年,這一藝術嘉年華帶給我們的欣喜和企盼卻不如以往。為何?這其中,固然涉及業界以及公眾對於巴塞爾藝術展「大雜燴」甚至「大賣場」式的策展和售賣方式頗有微詞,也有展覽門票價格高企以及疫情蔓延等種種客觀因素,更主要的是,這項知名展會除了「大型」和「昂貴」之外,似乎再也找不到其他值得藝術愛好者念茲在茲的特色與意義了。
當不同類型、各具特色的藝術展會愈來愈多,「大而全」已經無法滿足受眾日漸挑剔的觀展和藝術消費需求。曾經,不少初入藝術世界的青年人,爭相前往巴塞爾藝術展現場打卡,通常為一睹天價或名家藝術作品真貌,可當「雲」看展技術持續迭代、疫情對於受眾的藝術欣賞和消費習慣帶來無可逆轉的改變時,巴塞爾藝術展及其他國際知名藝術展會,如果從內容和呈現方式兩方面都無法做到及時創變,那麼對於受眾特別是年輕一代的吸引力只會愈來愈低。
人們近來很喜歡談論「初心」。巴塞爾藝術展入港十年,主辦方似乎也是時候回望、省思,展會的初心、未來的方向到底是什麼。學術意味濃厚的業內展覽也好,普惠公眾的藝術盛會也罷,或許在進一步釐清定位之後,才有可能持續生長,及至枝繁葉茂。
以下簡介各場展覽:
1. 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Art Basel Hong Kong)於3月23日正式開幕,今年展會是自2019年以來最大規模,薈萃來自32個不同國家及地區,其中134間國際頂級藝廊展出廿一世紀當代藝術作品,展會除了繼續有「藝廊薈萃」匯集亞洲、歐洲、南北美洲及非洲等地區的知名藝廊展出全球藝術家的當代藝術作品。更有「藝聚空間」、「策展角落」、「與巴塞爾藝術展對話」及「光映現場」等不同藝術展區和特備節目,為觀眾提供不同形式了解亞洲區內多元藝術創作的概況。
2. Art Central 於3月22日正式開鑼,今年將有將有72間來自香港、釜山、約翰内斯堡、紐約、馬德里、東京和其他地區的藝廊以及超過300位藝術家參加。大師新秀雲集,自然目不暇給,如果不知從何入手,以下是幾位藝術家的簡介:
Fernando Botero
Fernando Botero被譽為「在世最著名拉丁美洲現代藝術家」,他作品特色鮮明,最為人稱道是他對於形體之獨特描繪。
《肥嘟嘟藝術大師:博特羅》
這次Art Central將展出其三幅作品,其中《The Street》更是他創作的最大畫作之一,共由4幅畫組成,共有11個角色,構圖平衡得當。畫中場景讓人想起充滿活力城市生活,可能是最能準確捕捉拉美城市街道之藝術家。此外盡顯畫家特色之《Man with Book》以及《Man on a Balcony》也會同時展出。
Riya Chandiramani
Riya Chandiramani是在香港出生長大的印度裔藝術家,作品探討資本主義以及女性主義之交叉點,在西方舶來品之上融合印度經典形象,譬如將印度神像印上盒面、許多熟悉之卡通形象則盤腿而坐,不少作品更寫上中文口號,有趣得來讓人深思。
Julio Larraz
Julio Larra的作品帶有超現實主義特色,以對色彩精確把控以及對於加勒比海地區日常生活寫實描繪而聞名。由於其家族曾經營古巴報社La Discusión,所以他早年曾畫不少政治漫畫,作品見與紐約時報、華盛頓日報、滾石雜誌以及Vogue等主要刊物。他的作品筆觸靈巧細緻、顏色通透,不少畫作人物隱去五官,但憑其他身體特徵卻仍能認出畫中人身份。
權能 Kwon Neung
權能是韓國當代藝術家,在2019年的Art Central聲名大噪,早在預覽展出當天所有作品已經售罄,其創作融入了日常生活的場景,樓下7仔、Starbucks、普通的街頭作為背景,很親切了吧,他的作品還不乏香港場景,但畫中的「路人」卻是明星名人、著名藝術家甚至電影角色與藝術作品,介乎於真實與超現實之間,並非難以想象但又如此令人震撼衝擊,當你以為他擅長玩味幽默,卻又憑著熟練的畫技俘虜眼球。
權能是非常年輕的90後,成長於資訊爆炸的時代,種種混雜的流行文化充斥在我們的潛意識,所以他的作品內有著眾多名人濟濟一堂,也是如此的爆炸。但要將名人們變得日常,相信他是想觀眾將注意力放回日常生活當中,去發掘我們周邊事物的種種可能性,街頭一角、經常轉換的鋪位,也是值得我們珍惜、構成我們記憶一部分的重要片段。
3. Affordable Art Fair的藝術主題,是從香港收藏家那裡獲得靈感。關於藝術治療的五個問題,是一個負擔得起的藝術博覽會。10 年前在香港開幕,至今繼續長達十年的使命,即在香港展示本地和國際創意。五月加入展會,見證藝術對觀眾生活的變革力量。
在過去的十年裡,主辦者讓藝術在香港變得可以負擔得起並且可以接觸到。他們慶祝了來自全球各地的數百家畫廊和藝術家,在訪客喜愛的香港負擔得起的藝術博覽會上,創造了一種引人入勝、創新和創造性的體驗。訪客會發現各種前衛藝術作品、互動工作坊、旅遊和晚間活動,一定會讓訪客高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